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模拟实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记忆的能力。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大气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实例演示和第二节中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实验模拟课堂教学为例,展示地理模拟实验课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
陈杰 《考试周刊》2011,(9):146-147
《热力环流》一节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同时它的难度也比较大。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学习大气运动的基础,学不好它,后面的大气运动就根本无从下手;它的难度体现在它的抽象性,学生看不见、摸不着,  相似文献   

3.
花梅 《地理教育》2004,(5):22-23
一、教学设计思想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该节涉及到全球性大气环流是人类所直观看到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甚至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该节在该单元和中学地理教学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影响贯穿于整个初、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但现行高中教材只有大气环流理论一节,其影响则散布于各章节和初中地理教材中,学生很难把这些地理现象同大气环流理论联系起来,更不会运用其理论解释这些地理现象的成因.高中学习的地理理论和初中学习的地理现象严重脱节,学生学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该节的重要意义,随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材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在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洋流等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探究欲旺盛,对自然地理很感兴趣。学生已学习过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基础性知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中的大气运动部分,先介绍了热力环流,然后介绍了三圈环流,它们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非常容易陷入把气温和气压的关系理解为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一、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中的重难点内容,是在学习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之后,学习“大气的运动”和“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之前的核心部分.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看...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流”既是高中地理教材“地理上的大气”一章的重点,也是该章的难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顺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引起大气环流的诸因素。经过多年实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假设条件→推翻假设→步步深入→得出结论”的“四步法”。 第一步,由热力环流导人大气环流,提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即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指出引起大气环流的因素是很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先提出三个假设条件:(1)地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目标准确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运用图示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激发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过程师:出示孔明灯图片(提出问题),有谁认识这是什么,有谁知道它的来历?(可能学生会议论纷纷,借此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学生来讲台前点燃它们,同时提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在湘教版《地理Ⅰ》第二章第三节,共包括下列两部分: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节大气环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面学过的“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实际应用,又为后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10.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后续学习大气相关内容的基础。在“热力环流”教学中,没有通过直观实验,而是通过模拟实验场景,设计递进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一步步探究、发现,既较好地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又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热力环流知识迁移谭启明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大气运动的重要基础内容。我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有意识地把知识进行迁移,通过迁移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热力环流就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2013版)教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内容,教材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之后安排土地资源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地形与气候两大要素是影响土地类型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教材第四章编排了“交通运输”“农业”“工业”等内容,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基本概况并形成正确资源观的基础上,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地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特点和分布等,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联系实际,分析淄博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拓展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前知后移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教材前面出现的知识移到后面实施教学的现象。具体分为课内前知后移和课间前知后移两类。1.课内前知后移教材有些章、节的开篇内容就是一些总结性或规律性知识,它们通常要借助对后续知识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如果按教材原有顺序实施教学,会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坠入“五里雾中”,既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会挫伤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将这些内容后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新知。例如,“全球性大气环流”第一自然段便阐述了大气运动的意义:“……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  相似文献   

14.
“三圈环流”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从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心理分析,它是学习全球气候知识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在“大气”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留给师生的空间很大,如何处理好这个知识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笔者一般采用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而后教师边讲边两,完成“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见图1)。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读图1,归纳以下几个知识点。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及规律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并详细学习了地球上的大气和水。第四章则是在前面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大气和水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外力。当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一地理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两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帅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知道因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教材中的大气环流图设计成立体图形(如图1),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纬度上的大气环流中,空气在地面和高空的运动形式(图中①~⑨不同箭头的表示),根据此图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分 析中学地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中学地理教材局部分析(或称微观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学地理教师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有重要作用。中学地理教材中的重点是指在教材知识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知识内容 ,是教材着力叙述的部分。教材重点有层次之分 ,就整体教材而言 ,有重点章 ,在每一章有重点节 ,节内又有重点课题等等。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地理教材中第四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因其内容与前后各章知识关系密切 ,是学习以后各章 ,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 ,所以第四章是世界地理教材的重点章。第…  相似文献   

18.
一、了解高中地理教材结构与特色 教材的每一章前面都有一个问题式的提纲,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每一节都有“阅读”、“知识拓展”、“活动”、“读图思考”、“案例分析”等栏目设置,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问题研究”供学生利用本章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翁成福 《教学考试》2023,(18):32-37
<正>“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地球上的大气”专题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解答这一部分内容的试题时常出现错误。2022年全国乙卷第9~11题以海陆风为载体,从地理基本概念出发,利用常见天气符号和热力环流的原理考查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该组试题难度中等偏上,区分度较大,体现了高考试题选拔人才的功能。对此,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方面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完学习.”本文以湘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热力环流》这一课时为例,浅谈高中地理“学案”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