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观念的更新是关键,而儿童观的转换则是关键的关键。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如何看待儿童,其重要前提是以什么样的方法论为指导来认识儿童。“对儿童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如何认识儿童,以什么方法认识儿童”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成为人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人们曾经像认识其他事物一样,把儿童当作客观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认识儿童;曾经像认识小动物一样,解剖式地认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也曾经像崇拜神一样“仰视”儿童。应该说,正是由于方法论上的限制使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远不能满足儿童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儿童是什么?"的认识也不一样,体现出儿童观的历史性,儿童观的历史性要求我们在认识儿童时应该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虽然关于儿童的认识千差万别,人们对本质的认识都为"儿童是人"。本文拟以阿米尔汗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为例,从倡导自由、差异、多元等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期对儿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从做中学"即"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不仅对目前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人们观念的改变是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前提,对"从做中学"正确的认识是观念改变的关键.而用发展的观点正确对待和把握"从做中学"是我们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应有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特殊儿童观是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特殊儿童是人类群体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说,特殊儿童观问题实质也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的问题。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相伴随,人类对特殊儿童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受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表现出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认识水平,即不同的特殊儿童观。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儿童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惯用的分析方法并不能达到对儿童本质的认识,在对"分析"方式的反思与批判中,哲学解释学中"理解"的方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认知儿童的方式开始由"分析"向"理解"转换。本文致力于分析认识儿童的方式由"分析"向"理解"转换的必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这种转换的认识与关注,运用"理解"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6.
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教学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因此计算教学历来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人们对计算教学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1.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儿童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观念变革时期,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形成了对儿童和教育的新认识。认为儿童不仅与成人有差异,儿童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阅读速度,或在回答问题上等,儿童之间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教育中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进度,要求所有的儿童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的观念,认为教育应该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  相似文献   

8.
儿童学习观是儿童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儿童"、"发展"及"幸福"等持有不同的观点,便衍生出了有关"学习"的不同观念。这些学习观各具认识论基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即占有",它是人们在现代功利社会背景下,依据"成人-儿童"二元比较的他者思维框架,建构的以"匮乏"为基点、以"功利幸福"为目的、以"占有"为手段、以"效率"为标准的儿童学习观。这一学习观由于其特定的观念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使得其表现出根本的自身缺陷性。其实,超越二元比较的理解框架,直面儿童本身,儿童实际上并不是一类本质先定的匮乏性存在,而是拥有丰富发展潜能的生成着的人。"学习即生成",即是儿童内在的生命潜能在与环境的开放性相遇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儿童生命的内在规定性构成儿童生成性学习实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是促使儿童通过探究去认识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并深入思考他们观点和经验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概念、技能与观念等方面。其中,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它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深刻地认识理解过程或事物及其规律,这就必须在科学探究中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0.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纪录片《幼儿园》反映出在幼儿园教育中,"听话的儿童"才是好儿童、儿童是知识的容器、儿童是幼稚无知的等不科学的儿童观还普遍存在,可见尊重儿童天性的儿童观需要回归。而拯救与回归的起点就是充分了解儿童,蹲下身子耐心倾听儿童,而不是想当然的以自身固有的观念去看待儿童。  相似文献   

11.
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法治精神是支配和决定法治战略得失成败的关键."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使得人们的权利观念和对法律的依赖感不强;法治精神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引进和移植的法律制度缺乏民情的强力支撑是民族法治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科技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而在这三种理性下,人们对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的完全理解是渐进的,是发展的嬗变过程:在"科技理性"下,对儿童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它的缺位;在"实践理性"下的对儿童价值认识不清晰导致它的错位,直至最终在"解放理性"下的真正完整地生态地认识儿童价值而实现的归位。  相似文献   

13.
吴宇 《现代教育科学》2012,(12):96-97,49
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教育实践改革的成功基础是教育理论的实效性,教育观念的科学和正确性是教育理论实效性的保障。纵观《纲要》实施的10年,人们对幼儿的认识和教育方法并未从观念上给予正确的认识,科学的儿童观还没有在教育实践中真正确立。本文试从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挖掘科学的儿童观,简要论述其理论在幼儿教育革新中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蓓 《早期教育》2006,(8):21-22
一、确立“儿童的科学”是科学的观念。 科学既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指获得这种认识的过程即科学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12,(Z2):54-55
创建于1961年的上海市六一小学是杨浦区一所特色鲜明的优质中心校。十余年前,学校面临着教师观念陈旧、课堂教学沉闷等诸多问题。如何改变教师观念、打破"沉闷"成了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1999年,我们接触到了儿童哲学这个课题。儿童哲学的创建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他发现儿童推理技巧的发展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功能。儿童哲学就是一种运用于教育,以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为目的的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门运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发儿童思考、启迪儿童智慧的核心课程。经过12年的研究积淀,"儿童哲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游戏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冯亚杰认为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认识结构以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他指出:“认识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又回来加强了认识活动。”一、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对如何看待儿童期的价值,鲁洁先生在《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观念现代化》一文中是这样阐述的:“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活着,他们也为现在而  相似文献   

17.
正谈话是人们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最为基本的方式,我们每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会谈话的,谈话需要参与者具有共同的语言表述的认识、态度、情感和能力。近些年来,随着全语言教育观念的出现,尤其是对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越来越重视。如这些年来一直不断升温的幼儿语言培训市场及家长为孩子挑选语言培训特长班的热情等,都足以说明人们对于幼儿语言已经逐渐重视起来。笔者认为成人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做中学"作为世界科学家的一个联合行动,自2000年引进中国以来,在教育界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做中学"的宗旨是以变革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让所有学前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进而变革幼儿园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未来全民科学素养,为2l世纪的中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人才。让孩子学科学和知识,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儿童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的改变,托幼机构对幼儿卫生保健重视程度的增加,幼儿卫生保健的观念和实践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一、幼儿健康观念的改变当今世界,人们的健康和疾病的观念(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一观念的产生是对人类认识的深化,不仅把人看作生物学中的自然人,而且从整体的,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更…  相似文献   

20.
儿童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对于"儿童观"的认识和理解,人类经历了一个艰辛又充满激情的光辉历程。尤其在当今急剧变革的时代,儿童的生存和背景变得异常复杂,儿童观的深层危机已经对人类教育构成了威胁。儿童的教育需要正确的"儿童观"做强有力的基础。何时导正了对儿童的观念和行动,教育何时才会有希望和出路。这样看来,要建立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