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寻儿童科学教育的真义:对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设置80多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偏狭的理性主义价值观与工具主义价值观是多年来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取向.本文在分析、批判这种取向的基础上提出儿童科学教育应以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为其价值定位,应以探究、体验、发现为核心,以追寻儿童科学教育的真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近年来也成为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儿童用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学习科学是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人们的一个重要追求。我们想让儿童经历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为儿童体会科学的本质、领悟科学的真谛、了解科学家的精神与品质奠定最初步的感性基础。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老师们在反复尝试和研究这种学习与教学方式、不断反思自身实践的同时,还要及时关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才能更快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探究既是科学家的基本性格组成,也是儿童的天性。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给予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途径,也是儿童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儿童思维具有泛灵论的特点,与早期人类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是相似的,会将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事物.儿童思维的泛灵论只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一种倾向,与科学教育中的模拟法和类比法有很大差别,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尤其是科学教师为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而利用泛灵论特点进行教学,实际上并不能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相反,教师应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引导儿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科学事实,交流与质疑形成科学认识,体验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能够科学地看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成为儿童科学学习的榜样,使科学教育真正达到去泛灵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科学研究的本质、人类学习的本质和科学教育现实的视角看,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上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回归科学和儿童本性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因为他相信,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儿童科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大自然、大社会,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条件是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根据哲学重演律的观点,文章认为儿童的科学体验和学习对应科学发展的原初阶段,这对儿童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启示:科学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儿童科学教育必须强调科学体验,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活动可以独立开展。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因为他相信,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儿童科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大自然、大社会,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条件是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和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真实有效。儿童的科学精神不是灌输出来的,科学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思考方式,是儿童对科学接纳认可并喜爱追求的心理品质。一、鼓励儿童大胆提出问题,给予孩子充分自由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特有的宝贵品质。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在自由的环境下敢于发问。2008年温家宝接受美  相似文献   

10.
戴伯韬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科普作家,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毕生致力于我国教材编撰和科技教育事业,是儿童科学教育的积极开拓者。他创作并编撰了大量的诸如科学小品、儿童科学丛书、儿童科学玩具制作等儿童科学文章,为儿童科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儿童科学读物编撰思想内涵丰富,既关注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注重儿童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塑造,又重视培养儿童科学实验和动手能力,至今对儿童科学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已经认识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到儿童的学习方式都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但事实上却缺乏这方面的充分探讨和实践。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重视科学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有责任把科学的探究性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法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儿童科学探究具有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同时又不同于成人的科学探究,而具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有利于推动我国儿童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科学教育这块园地里,我们很多时候被"探究"、"实验"等科学课的专业名词标签化了,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演变表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在儿童科学教育价值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那么当前在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呢?在属于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的园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列入初中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教学建议之一。科学探究可以有双层含义:一是指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二是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主要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区别。科学家探究的目的是认识新现象、发现新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很多人认为探究只是科学家的事.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探究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高深的学科领域,儿童没有探究的能力。其实他们误解了探究的概念。《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是教师为幼儿创设一种类似于研究的情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幼儿在自然、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儿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并不是科学家才能够探究,幼儿照样也能探究。  相似文献   

16.
刘艳 《文教资料》2014,(35):82-83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拥有极高可塑性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引发探究的导火索,是实验研究的助推器,是问题意识的根源。好奇心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了动机,紧抓该动机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的好奇心在科学学习里充分展现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严重地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未能很好地培养儿童对科学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我国传统文化本就缺乏科学文化的基因,而当初从西方引进科学教育时也忽视了科学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受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观念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一直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轻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今后我国儿童科学教育应充分重视科学文化的宣传,才能真正促进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科学探究具有不同于成人探究的独特特点,如以描述性探究为主、带有片面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以及逻辑性不严密等。科学探究对于提高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细致观察生活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效途径,大自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活”教材,学会探究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法,利用儿童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感性经验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正规科学学习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并借助更多的媒介来进行。非正规学习在提高儿童科学素质方面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但在我国,非正规科学学习仍然是一个投入过少、价值被远远低估、研究得很不充分的领域。非正规学习对科学教育的贡献,对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培养,对科学进步的作用等都被我们大大忽视了。研究非正规学习怎样影响儿童科学素质的发展将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尤其对提高我国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