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丹 《现代语文》2008,(3):46-46
《绿》是一篇充满了浓浓诗意的散文。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那“奇异”的、“醉人”的绿,而且还在于它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浓郁的诗意、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充沛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李东美 《阅读与鉴赏》2008,(11):41-41,16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概括过散文表现生活的艺术特点:“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读《囚绿记》能使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里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著、向上的激情。这是绿的呼唤。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善于像画家一样用精雕细刻的笔法绘制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画面。画面之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意趣和性格志向,使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变得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身临其景心受其情。赏读朱自清散文名品《绿》,又一次惊诧于作者笔下梅雨潭如此可爱而醉人的“绿”,尤其叹服于作者女性化手法所表现的奇妙神韵,不妨先来分析《绿》中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赵后乐朱自清先生的《绿》全文共41句,1000多字,仅用“了”字煞尾的就有18句,但读之不觉累赘、俗气。在朱先生笔下,“了”字或联情,或缀景,或叶韵,使文章更加脍炙人口。一、联情朱先生曾两次游仙岩。一次春天...  相似文献   

5.
在《绿》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独创性地发现了“绿”的美、“绿”的魅力、“绿”的理性。他用准确朴实而充满绿的色彩和芳馨的语言,画出了“绿”的鲜为人见的美与力,使《绿》和“绿”活在千百万读者的心中。应按怎样的审美层次来欣赏《绿》呢? 一、从审美感觉层次来欣赏梅雨潭“绿”的美。美国美学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绿》全文四段,首尾略写,即点题和复沓,重在二、三段。而重点中的重点又是第三自然段,是欣赏“绿”的关键段。  相似文献   

6.
陆蠡散文《囚绿记》最近被选入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文章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  相似文献   

7.
有老师发表文章,说他教授《绿》这一课时,从文章的第一段一下子就跳到了“作者如何写‘绿’的呢?”那一段,即文章的第三段。有老师也附和说这是《绿》的教学范例云云。这种对《绿》的背景部分的忽视的教法,我不敢苟同,其理由如次。 第一,第二段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了山亭、岩石、天、水草、瀑布、水花等景物,其立足点是变化的,它和第三段以下立足点景致的描写构成一个整体。纵观全文,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变化有三次,一是在山边,是远视,写概貌;一是在亭边,是近视逼视,写具体(以上立足  相似文献   

8.
《西湖的“绿”》是一篇游记,文章描写了西湖神奇的“绿”。本教学设汁变常规的理性剖析为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西湖多彩、多姿、多情的“绿”,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体会“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围绕“绿”字,读中现景,思中显形,说中悟情。  相似文献   

9.
提起朱自清的散文,读者自然会想起《背影》。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阅读上的美感,《绿》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绿》写的是游温州仙岩的所见所闻,朱自清对梅雨潭的评价是:“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而人们读罢本文也会由衷地惊诧于朱自清的《绿》来。朱自清的《绿》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不妨探讨一下本文的艺术特色。《绿》在写作上分两个层次:一是写梅雨潭的瀑布;二是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开门见山地写他第二次到仙岩,使他惊诧的是她的“绿”。这是全篇的“眼”,也是全篇的点题。《绿》的第一层次…  相似文献   

10.
《绿》与《荷塘月色》同是朱自清先生手笔,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描写一样形象细腻,文辞一样秀美可人,笔调一样清新脱俗。但是,过细体味,深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这虽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差异何在?概括地说,就是前者“浓”,后者“淡”。《绿》的浓和《荷》的淡首先从景物描写的色泽表现出来。《绿》中,作者为了显  相似文献   

11.
徐军强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4):36-37,50
《绿》一文,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独具匠心的构思,创造了一种严谨、自然的结构方式。同时,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形象来描述,组织成一幅美丽、生动、感人的风景图画,造成一个新鲜优美的散文意境。从而歌唱出充满青春活力的“绿”的赞歌。“绿”的成功创作,是跟作者崇高的思想基础、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高深的艺术造诣等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朱自清的《绿》和陆蠡的《囚绿记》可谓两个描写“绿”的散文名篇。但因各自的创作宗旨与风格的迥异 ,而形成了作品的不同境界。从创作背景来看 ,朱自清的《绿》写于1924年2月 ,当时的朱自清虽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却未参加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 ,甚至对革命有些许的不理解 :“呀!黑夜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么走好!”这就表明了他迷惘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 ,他试图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的天地 ,于是将这种心情带到《绿》中。他将梅雨潭的“绿”同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及西湖和秦淮河…  相似文献   

13.
有人撰文力主“巧设悬念,以趣促学”,这一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若说教朱自清的散文《绿》须讲一个古时商人卖鸡蛋的故事,则大为不妥。这个杜撰的卖鸡蛋的故事,与朱自清先生的名作《绿》可谓圆凿方枘,格格不入。鸡蛋放在瘦小的巴掌上只是“显得大”,它的本身并没有增大,狡诈的商人制造假象蒙蔽顾客,这种伎俩理应受到唾弃;而梅雨潭的绿呢,它不明不暗不浓不淡恰是到了好处,美到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描写的是瑞安仙岩梅雨潭的景象。文章以“绿”为题,可见描写的重点所在。“绿”是一种极其单调的颜色,但作者却把它描绘得丰富多采,构成了一幅幅瑰丽多姿的画面,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境界。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是一位高明的画手,他运用神奇变幻的笔触,调制绚丽奇特的色彩,采取新颖别致的手法所致。 一、大量设喻形象逼真 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逼真,画面多姿多彩。 在描写梅雨亭时,作者选用了一个新颖奇特的比喻:“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关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以苍鹰舒展双翅、蹲  相似文献   

15.
历史常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而大家笔下的文章也常常如此。同是一山,有黄炎培的《庐山》,有孙福熙的《庐山》;同是一水,有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是一景,有鲁迅的《雪》,有鲁彦的《雪》;同是一物,有陆蠡的《灯》,有巴金的《灯》;同是一时,有季羡林的《黄昏》,有何其芳的《黄昏》。以上这些范作,真可谓天上一对,各尽千秋,地上一双,各表风流;情人眼里,各爱西施,英雄眼里,各慕木兰。这正应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语)之妙趣,尽属同曲异工之妙;而散文大家朱自清《绿》文中对绿的描写与小说家宗璞的《西湖漫笔》中对绿的描写,则属异曲同工之妙的范作。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散文《绿》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完整一体地把“绿”当作千娇百媚的美人来写,以情感的画笔,一层一层地点染出“绿”的不同凡响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17.
蒋君花 《现代语文》2013,(11):69-69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语言凝练、文字优美的文章,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将绿描写的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  相似文献   

18.
我们熟知的朱自清先生,以散文见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真挚、深厚、清幽"(语出叶绍钧《朱佩弦先生》)。对这些名篇的各版本解读累现报端,可谓"前人之述备矣",而收录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绿》,却鲜有探究、发声者。究其原因,或在于《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情景、事理结合得疏密有致,研读者颇能感受到种种情思、理趣,进而作阐释、生发;小品类的散文《绿》,状难摹之景,抒单纯之情,主题不丰润,手法显单一。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本文属文学性作品——散文。教学中应突出一个“读”,在朗读中感知形象,增强语感;着重一个“绘”字,在绘画中领悟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落实一个“评”字,在评图中品味语言美;明确一个“思”字。深人情境,品赏语言风格,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设计提要]本设计采用“读——绘——评——思”的构成形式。即:1.朗读《绿》,绘梅雨瀑。2.评图品味语言美。3.从色彩符号中品赏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设计实施]1.朗读《绿》,绘梅雨瀑。  相似文献   

20.
《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一篇借物抒情散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文章讲述了作家与常春藤的一段“交往”经历:“瞥见”绿、“留恋”绿、“幽囚”绿、“开释”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