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接触数据分析工作,就有同事上前,一脸关切:“以后由你负责数据啦?”“嗯。”“真的啊?!”对方声音高了8度。“真的。”我有些没了底气。“真的啊?!!”对方已接近纪敏佳震碎玻璃杯子的高音。“真的。”我基本是在嗓子眼哼哼了。“我太同情你啦!!!”……虽然之前知道数据工作的繁琐,但被如此同情,还是有些心理准备不足,开始恐惧,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啊?  相似文献   

2.
何东 《出版参考》2011,(4):38-39
“啦……”一声灵魂脆响! 在一个彻骨的寒夜中,一位曾经以祥和平静的文字给无数中国人送去内心与灵魂温暖的伟大作家,走了。  相似文献   

3.
刚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主人公向女友求婚,说出了这句台词:“以后你要和我一起辛苦啦!”看得出来,男主人公对未婚妻说这句话时,内心是饱含歉意的:结婚,不会给你带来幸福,只会让你跟我一起吃苦。  相似文献   

4.
有人视“名”如“命”,只要有“名”就捞,也不管该不该得。做记者工作多年,至今还为报道中排名而苦恼。近日,我参加了一个“扫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几十个单位,一百多人。我把报道写了,社长审了,第二天报纸一出版问题就来了。一位管宣传的副部长找到我:“排掉啦,把 N 局排掉啦,他们不派人来参加会议啦!”部长还很神秘地转达了 N 局领导的牢骚,说什么:“开会有我们,扫‘黄’有我们,报纸上都把我们撇在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一些同志对报刊宣传颇多责难。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片面性”。什么“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啦,“只讲物质鼓励,不讲思想政治教育”啦,“只讲生产队自主权,不讲国家统一计划”啦。稍客气一点的,则抱怨“民主讲多了,集中讲少了”,“物质鼓励讲多了,思想政治教育讲少了”,如此等等。对于这种责难和抱怨,很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报刊宣传中有没有片面性呢?有的。在一篇文章,一篇报道中,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应当认真对待,努力防止和避免。但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就整个报刊宣传的倾向来说,我以为并不存在所谓“片面性”的问题,倒是提出这种批评的同志,混淆了片面性和重点论  相似文献   

6.
问:在中国文坛上,你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独特主要表现在你出山很晚,五十多岁才开始进入文学视野;但起点又很高,几乎没有铺垫和过程,一步到位,文章和名字一下子就响亮了起来。对此,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答:你只看到我五十一岁正式动笔,而没有看到我背后五十年的修炼,五十年的积累。以我的体验,对于从事文学来说,你曾经走过的任何一条路,干过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是浪费,都能派得上用场。用一句成语来说,就叫“厚积薄发”。用一个汉字来描绘,就是“尖”。你看这“尖”,下面奠一个“大”,上面添一个“小”,就是说,因为基…  相似文献   

7.
“杨乡长,你提供线索的那篇稿子发表啦!”我手里拿着7月1日的《驻马店日报》高兴得手舞足蹈.杨前亮乡长看着报上登的那篇稿子面带微笑连声说:“写得不错,写得不错!”随后他  相似文献   

8.
读10月6日《今晚报》的文摘版,有一短文题为《一位作家“贪污”一只桃》.说的是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把“广为人知”的典故“二桃杀二士”写成“一桃三士”.那位作家说:“中国古代有则成语‘一桃三士’,讲一个桃子不说究竟赐给三个有功的大将中的哪一个.结果他们互不相让,以决斗分雌雄,最后皆死于对方的刀剑之下.”文章批评得很幽默,说:“这位作家不仅‘贪污’了一个桃子,还把三位大将的‘自杀’定为他杀’”.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的朋友邀我为他正在编写的书稿组织材料,催得十万火急,我因此关门闭户地忙碌了若干天。这一天刚登上QQ,就有几个朋友过来催我去天涯的散文天下看看。我心头茫然:又出了什么事啦?C好像憋了一肚子怨气,一迭声地嚷:快去快去,去了就知道了!D倒是快人快语:嗨,江湖又出封杀令啦!我大惊,赶紧进入论坛,果见众人正在围攻一个小女孩,其中不乏老朋友们的熟悉面孔。  相似文献   

10.
<正>天气逐渐变冷,候鸟开始迁移,第一次迁徙的三只候鸟结伴而行。飞到途中,一只候鸟忽然惊呼:"遭啦!我把寻觅到的小灵芝给放在家里啦,我走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把它藏好!我们走以后,会不会被那些入侵者给找到!还有,我离开时忘记交代邻居帮我照看;还有……不行,我得回去。"不等另两只候鸟的劝说,第一只候鸟已经展翅往回飞。看着第一只候鸟往回飞,另一只候鸟羡慕起来,想起自己其实好像也有很多东西忘记收存,  相似文献   

11.
成语“无独有偶”有时常被人们误用。“无独有偶。今恰又接山西来函,从8月5日开始,由中国黄河电视台提供的中国新闻节目,将不加删节地通过美国SCOLA电视台播出,这不又是一个开得更大的窗口吗!”  相似文献   

12.
天堂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天堂。他来到天堂门口,喜极而泣,然后开始欢呼起来:“我终于来到天堂啦!我终于来到天堂啦!”然而天堂的守门人却诧异地问道:“哪里是天  相似文献   

13.
提到周恩来这三个字。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对手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他的朋友特立尼迭和多巴哥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公使说:“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的崇山峻岭和江河大川中。”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在他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思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虽然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编按]  相似文献   

14.
寓言小故事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15.
电视     
《视听界》2009,(2):7-8
2008电视剧收视态势出炉 全国卫视流行“联播”;央视强化突发事故出镜记者中心制;看腻啦?还得看!访谈类节目陷“中年危机”  相似文献   

16.
“贾雪峰被捕了!”一个消息在边陲伊犁传开了,人们奔走相告。“贾雪峰这条地头蛇,无恶不作,这种人不抓,党风难扭,民愤难平!”“如果不是‘周包公’,这条毒蛇准会滑脱啦!”  相似文献   

17.
“现在信访部门好人少了,好人都走啦!” 3月12日,一位上访人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发牢骚。但他心目中有一个“好人”——民政部原信访办公室主任曹国英。 曹国英今年50岁,河北人。1998年7月至2000年5月任民政部信访办公室主任。现为民政部档案馆馆长。 10天后,曹国英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相似文献   

18.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3,(37):94-94
简易柠檬夹 烹饪的时候或许需要几滴柠檬汁调味,有了这只小巧的不锈钢“夹子”,您就可以随时榨取少量果汁。而不必用掉一整颗水果啦!  相似文献   

19.
读报多了,才想到了“囫囵吞枣”的典故。元代《湛渊静语》载:从前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一次听人说“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便得意地表示“那我以后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别人笑道:“吃生梨只嚼不咽,倒可做到;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后人就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称为“囫囵吞枣”(辽宁人民出版社《成语典故》P252)。不料当今生产精神食粮的文人中,有的也爱“囫囵吞枣”。如1992年末月发现的下例: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栾菊杰为中国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奥运冠军至今,这块金牌中国击剑队等了整整24年。难怪比赛时仲满刺中对手一剑,解说员会紧张得大叫道:“好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