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藏彝走廊跨境傈僳族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在中、缅、印、泰、美、澳与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跨越区域与国家边界的分布格局(1),其弩弓文化也随之广泛流布,并通过同胞间的跨境互动而成为其共享的文化象征符号。追溯傈僳族远古历史记忆里的"神弩"及其文化隐喻,并跟踪调查在中缅泰三国跨境迁徙与其弩弓文化的场景性重构及其功能的在地化叠加,可以发现傈僳族在适应不同国家社会环境的生存调适中所呈现的族群认同、区域认同、国家认同的多维并存与跨境互构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云南边境地区16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汉族朋友的数量、语言、文化等因素对边境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推进学校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大汉语的普及力度,加强边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社会交往,以及加强边境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两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渊源及两国边界的复杂划定,由此考察了中缅边民的国家认同过程:模糊、清晰、淡化;并认为两国关系的长期友好与边界划定,对分居两国的民族保护密不可分——“国家”这一划界并未对民族的“割裂”造成损伤。由此认为,中缅两国的边界划定及其显现出来的双边关系,对反思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民族的划界问题具有特别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腾冲古永傈僳人的生活中,各类仪式非常丰富,构成了其生命过程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方面。"刀杆节"作为一种仪式展演和传播网络的节点,对于不同层次的族群认同建构、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是全球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主要国家安全危机。本文以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为例,主要论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的内容,分析构建当代国家认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边境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边疆与国家的安稳。在对我国中越边境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中越边境地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面临整体效果不佳、学校中国家认同教育偏差、家庭与社区中国家认同教育缺失的困境。在意义重大与面临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边境地区的国家认同教育应构建内容上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核心、形式上涵盖文化所有场域的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解决生计问题是人类个体获得自身存续和发展的必然路径与现实命题。文章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建构了人们多元化的生计模式。通过对小凉山彝族传统生计模式如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代性条件下该地区彝族生计方式发生的具体转向。研究发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政府力量推动及个体对迁徙与流动是该地区彝族生计模式发生转换的重要推力,不同的生计模式均是人类适应多样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换取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缅跨国婚姻模式主要体现为资源交换婚姻、互补婚姻、欺诈婚姻三种模式,从其婚姻动机、交往途径、婚姻现状看,都具有交换性质,基本模式为"交换婚姻"。这种"交换"关系并非感情与感情的交换,更多掺杂的是物的因素。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越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对隔界村的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通婚情况不尽相同,近年新增的"跨国婚姻"以同族通婚为主,有低龄化特征,且均为"非法"跨国婚姻。跨国婚姻的产生是文化、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边境村落治理影响深远。建立良好的边民通婚机制,保障跨国婚姻有序有效,对边境村落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因此,每个人都将面临着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对本民族的认同。如果两种认同能够协调一致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反之则会导致各种民族矛盾的产生。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笔者以对长阳第一高级中学的田野调查为依据,试图对土家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77名回族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回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自尊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回族青少年自尊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喜欢大于自我胜任力; (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认同程度大于对本民族认同; (3)国家认同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自尊中的自我喜欢维度.该结果为今后回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多重社会认同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其与群体间知觉的关系。对云南省昆明市和昭通市的643名汉族和364名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又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国家认同要显著强于民族认同,汉族的民族认同要明显低于少数民族。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两维结构得到证实,认同类型主要包括4种:整合型、民族型、国家型和弥散型,汉族调查对象主要表现为整合型和弥散型认同,少数民族表现出全部4种类型的认同模式。居住环境影响少数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所在社区汉族居民较多时,少数民族居民更多地表现出整合型和国家型的民族-国家认同。群际知觉因民族-国家认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整合型认同调查对象的群际知觉最为积极,弥散型认同的调查对象群际知觉最为消极。调查结果有助于深入把握人们对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管理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对群体关系的影响和意义,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以促进积极的群际知觉。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政策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手段之一,是国家推进减贫进程中最直接的政策投入,其政策效果易测量,易评估。文章通过对某村落易地扶贫政策实施进行调查,发现了移民生计的变迁中物质资本增强金融资本弱化的政策效果。村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仍面临着经济基础发展薄弱,政策参与主体单一,政策目标群参与度低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傈僳族作为云南丽江华坪县少数民族中的主体民族,其姓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傈僳族的姓氏文化独具特色,蕴含着原始宗教信仰的特质,有着较深的图腾崇拜痕迹,是其原始宗教信仰经过漫长历史演进后在现实中的遗存,具有典型性和珍贵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省大学生中的比例也在全国处于前列,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状况、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的表现规律,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运行机制,以有利于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和谐文化、和谐心理。以保山学院和大理学院为调查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77名回族中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回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自尊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回族青少年自尊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喜欢大于自我胜任力;(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认同程度大于对本民族认同;(3)国家认同可以很好地正向预测自尊中的自我喜欢维度。该结果为今后回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非法移民给其输入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人口安全及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未能得到学界足够重视.非法移民对人口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无序增长、人口素质下降两个方面.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以同一跨境民族的非法通婚类型为主,他们对本民族具有的民族认同感是促成非法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冲突关系,对国家认同感的淡化、模糊并非由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而往往来源于非法移民及其家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某些不满.  相似文献   

18.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族大歌为例,从侗族(南侗支系)的“无字传歌声”的行为模式与侗族的生计方式的整合中解读侗族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缅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贡赐外交是两国官方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腾冲是中国西南通道上的要冲,历史上很多时候,中缅陆路交流都经过腾冲通道而进行。和顺侨乡是中缅交流的产物,和顺人因其天时地利之便,在中缅陆路交流史上,以“通译”的身份为两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边界作为地方社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空间和时间记录,是通过当地人的历史记忆、现实实践、文化想象而得以展现的。地处中缅边界的“极边之边”腾冲猴桥口岸黑泥塘村,在观念的沿袭、族群的融合、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空间层面的内外关联中所产生的边缘性,因国家边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而形塑了特殊的边界地方感,而当地人也在多种形式的边界实践中建构起明确而稳定的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对于地域特性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言,边地意识和国家认同并非必然对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建构的。边界地方感与国家认同的深度融合,对于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