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档案定级、升级工作中出现一种"越级"行为,例如机关档案定级、升级中,原已达省三级的,可以越过省二级直接升一级;原来没达标的,可以直接升省二级或省一级,不受时间约束.  相似文献   

2.
体育报道不应提倡迷信河北某电视台2月25日体育节目中,报道国家乒乓球队在邯郸基地训练时,内容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记者问:老运动员都说这里是一块福地,为什么?运动员答:都说附近有一个大佛寺,能给人带来好运。问:你认为灵吗?答:还是挺灵的。北京某电视台3月...  相似文献   

3.
4.
延频 《今传媒》2003,(2):62
《人民日报》2003年1月7日在《视点新闻》刊登一幅图片新闻,标题是《打工新观念——别人回家我进城赚钱要打时间差》,报道了来自贵州的陈师傅更新打工观念,抓住春节来临之际大批民工回家过年,城市务工人员相对紧缺的时机,进城打工的新闻,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出现在图片画面上的是陈师傅右手提着小包,左手牵着一名儿童,后面跟着一位肩挎手拎行李的年轻人,满怀希望走出火车站的情景。陈  相似文献   

5.
有位通讯员呼吁:请记者不要给通讯员出“难题”。这个“难题”,不是指记者交给通讯员的难度较大的采写、调查任务,而是指利用与通讯员之间的工作关系,为个人办私事。这位通讯员是在一个市级局办公室当秘书的,他身兼数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与不少记者、编辑较熟,近些年来遇到这类“难题”不少,多是有关记者、编辑亲朋的人事调动和安排之类的事。不办吧,情面难却,也怕影响工作关系;办吧,又实在为难,非力所能及且不  相似文献   

6.
提出这个主张,决非别出心裁,实乃受了一篇失实报道的触动! 据7月13日《杂文报》一篇署名更夫的文章披露:广西南部某县,面积3835.85平方公里,仅有黎(塘)湛(江)线15.4公里铁路通过该县东部的一个镇。然而,不久前一家地级市党委机关报的头版头条新闻中却这样写道:“某某  相似文献   

7.
提倡“一体化”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陈玉堂,王士敏,李穆“一体化”是指编辑出版部门在编辑加工一次文献的同时,肩负起情报加工的前期任务即对文献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分类号进行标引,对摘要进行提炼、加工。“一体化”是中国高等学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0日,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了北京城,所有北京人都饱尝了这次沙尘暴的滋味。 北京的这次沙尘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何如此凶猛?认真找一找自然的、人为的、域外的、本市的原因,特别是多挖一挖本市自身的原因,认识治理沙尘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把微软远远抛在身后的新巨头——苹果公司,让高科技领域的气氛悄然紧张.强大的对手面前,懈怠等于死亡.于是,许多闻所未闻的高科技产品依次亮相,典型的是富士通,其最新款概念手机,配备了全透明触摸屏,看书时可以当放大镜用,还可以即时文字翻译,而通过这块透明屏幕看到的东西,可以即时拍摄下来.这些令人瞠目的新功能,或许早有设想、早有预谋,但毫无疑问,“犀利哥”苹果让他们不得不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记得以前看报,曾看到一则启示,其内容是一个出版社向社会征求对本版书的批评意见,并要付给一定的报酬。我感到这种花钱买批评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最近又听说,有的出版社,看到报刊上对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合理的批评意见,除登载文章的报刊付给作者稿酬外,这个出版社又给发一份稿酬。这同样也是花钱买批评的精神,也同样令我感动。  相似文献   

11.
近期,笔者发现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商业报道,不可不注意“文明服务”的问题。什么是“文明服务”?就是要求商业服务人员按待顾客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服务方式文明,有礼貌。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广大商业工作者在“文明服务”方面做得是卓有成绩的。顾客进店,售货员主动打招呼,热情介绍商品,为顾客当参谋,显示出社会主义商业服务的新风尚。那时的商业报道中,常常有这一类的宣传,受到了人民群众和商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我们单位有位年轻党员,谈及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提出要“岗位成才”,意即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许多同志听了后,点头称好。岗位成才,我认为是非常实际的,值得倡导。目前在一些新闻单位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同志还相当多,这些同志怎么来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脱产进修,当然是个渠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文摘报刊盛行,许多文摘类报刊,动辄发行几十万到上百万份。文摘报刊的盛行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因为文摘报刊选录的文章,大都具有新意,一也;言之有物,不尚空谈,二也;短小精悍,无“裹脚布”之既长且臭,三也。即使原文较长,文摘报刊也只选其精髓,而弃其“穿靴戴帽”的部分。读者花极少时间,就能尽览报刊精华,能不乐乎!我个人就自费订阅了好几种文摘报刊,它们对我写作杂文随笔征引材料,提供了极大方便。我所发表的杂文和随笔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靠文摘报刊所提供的材料而写成的。文摘报刊的盛行,为“文摘体”文章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文摘体”,又可称为“电报体”。据说美国著名作  相似文献   

15.
我们单位有位年轻党员,谈及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时,提出要“岗位成才”,意即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许多同志听了后,点头称好。岗位成才,我认为是非常实际的,值得倡导。目前在一些新闻单位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同志还相当多,这些同志怎么来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脱产进修,当然是个渠  相似文献   

16.
编辑其实也是一种多重身份的人。在出版社,他是编辑,以编书为己任;为了编好书,他得买书、读书,这时他又成了读者,他要写点书评,读书札记,乃至洋洋论文,他就成了作者;如果,他要去听听营业员和读者的声音,抓一点“信息反馈”,帮助书店做些卖书的工作,那么,他又成了营业员了。这四重身份,被“书”一以贯之,最终当然还是编辑的本来面目。但是,每变换一重身份,对“书”的观察就换了一种角度,对书”的感受和体会就会出现变化,变得更“立体化”、“多样化”。这比单纯以编辑身份  相似文献   

17.
提倡“四不问”高峡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向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样提问:“你此时一定很激动吧?”对有实力夺冠而未能夺冠的运动员又这样提问:“你是不是感到很遗憾?”被访问者对记者这样提问,评价只有两个字:废话。这类废话式的提问,决非体育场上所独有,其它领域也...  相似文献   

18.
卖“破烂”     
时间:七十年代末。地点:某机关院门口。街头小摊旁。人物:马大虎,某机关干部,45岁。废品收购者,五十多岁。卖瓜子的小摊贩,二十来岁。 (一)(幕起,画外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请看——)某机关院子的门口,赫然挂着“××县委员会”的牌子。忙乎了半天的马同志走出院门,掸掸一身旧中山服上的灰尘,摘下口罩,显得有些劳累疲乏。马操着浓重的东北方言:“我叫马大虎,今年四  相似文献   

19.
见报载,河北省有些县在廉政建设中,制定了“四个有别”的“土政策”:对上级有关部门来人接待有别;对外地,外县来人吃喝有别;对县内企业请客送礼有别;对记者来县采访有别。人们不难看出,这样“别”来“别”去,非把廉政  相似文献   

20.
吴金 《新闻三昧》2005,(6):12-12
平时读报也不太注意新闻的五要素,但一旦看到某些新闻留下一些缺憾,如读不懂或读着不解渴时,去细找原因,才发现其中必然少了五要素中的一二,特别是新闻中的“何时”、“何地”,这两要素非常重要,至少是遵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必不可少的事实交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