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当代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范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体育课程模式分为学科中心或学生中心两类.其中学科中心的课程范式是由传统的活动课程范式、动作教育课程范式和概念课程范式构成.学生中心的课程则是由学生发展课程范式和学生中心课程范式组成.通过对美国几种课程范式的探讨,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作为艺术课程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课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基于学校舞蹈教育实践的课程研究中,舞蹈知识形成三种范式,分别是“学习舞蹈”“从舞中学”和“中间道路”。“学习舞蹈”范式基于表征主义知识观,旨在通过身体训练使学习者在最大程度上映现与表征先在的舞蹈知识。“从舞中学”范式基于生成主义知识观反叛“学习舞蹈”范式,旨在通过舞蹈教育获得超越舞蹈形式、技术、风格的收获。二者在非此即彼的对立中各自陷入困局。为破解这种困局,舞蹈教育知识的完形结构属于一种立足中国语境的“中间道路”。基于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学理思考,舞蹈教育知识应由舞蹈本体知识和舞蹈衍生知识两大类构成多维度、多层次的完形结构,以致力于通过作为美育的学校舞蹈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为主要视角,重新审视近代武术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事实, 通过剖析近代武术文化生产的时代特征,从权力与知识的角度阐释近代社会精英参与并主导武术文化范式变革的本质。研究认为:在近代“救亡”主题下,社会精英的介入改变了武术原有的权力结构和知识生产的“小传统”形态,使武术在文化范式上进入“大传统”的范畴之内。而武术救亡作为社会精英理念的“顶层设计”,则须经过“知识”的俗世化才能够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最终形成近代国家救亡全民化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是当下我国体育课程对学生生命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没有经历"现代性"充分洗礼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试图以后现代主义为研究范式来完成体育课程质量的逾越急需现代性反思与探究。通过对近10年来后现代主义课程主张之描述和对传统体育课程"某些错误"的批判,指出游离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导致课程改革缺乏严密的理性逻辑和坚定的价值理念,揭示某些现代性误读所带来的危害,确认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返魅"必须扎根于现代性的课程基调。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是当今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目前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并辅助以上机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载体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创新。将案例化教学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案例贯穿课堂教学,以实践案例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并结合练习案例供学生练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以问题情境驱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以案例方式展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进行学习,使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教学范式是教育质量和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时俱进的教学范式改革对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吉林财经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组在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优化教学内容、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改革考试方式、建立教与学互评等探索,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进实践与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内地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与实践对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影响和新要求为背景,借鉴"多元智能"和布鲁纳结构主义及"知识网络图"等学习理论,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开展地理有效学习为目标,创建了"结构主体、图表载体"的地理课程有效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高中课程领域,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探索出多套适合我国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当英国Alevel地理进入我国中学时,地理教师在英国原版教材教授过程中以及我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显出诸多缺憾。本人在a-level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语言壁垒、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障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比较分析了AS地理与国内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反思AS地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手段和原则,以引领学生面面击破AS地理学习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整合正走向更深广的层次。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本身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这一特征也使得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特别适合于新课标中素质、素养理念的落实。不过,该怎么具体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目前还缺乏详细的实证研究。有鉴于此,文章从信息加工的视角,以减少认知负荷为目标,以案例的形式探讨了微课与地理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的地理期末测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均在低于0.0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整合课程 (又译为综合课程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范式 ,在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热点 ,我国也对整合课程进行理论探讨和试点实践 ,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 ,整合课程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陷入误区。本文的作者怀着一种历史情怀 ,追溯我国整合课程的源头 ,对整合课程的称谓进行再辨析 ;追踪整合课程的最初形态———赫尔巴特学派的科目中心整合课程 ,从历史中探寻当前我国整合课程的启示 :正确理解整合课程概念、正确理解分科与整合的关系、培养能胜任整合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开放教育金融、会计本科《市场营销学》的授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和直播课堂上进行,教学基本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知识传播模式,通过计算机与网络,将多媒体技术以及人机对话方式联合考虑,通过校园网,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课程的全部信息都是开放的。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开放教育课程改革的必备条件,但是,任何课程的改革都必然会涉及到三方面的探索:一是教材内容的更新,二是教学方式的改进,三是教学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与知识是一对联系比较密切的范畴,而课程知识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发展.本文在探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关系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几种传统的课程知识现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实现课堂的多雏有效互动的方式、构建课程知识与个体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关联和课程生态化,从而促进个体的和谐生长.  相似文献   

14.
政治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学的一种实践方式,它涉及到政治、生态、道德三个方面,是把政治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生态伦理在不断创新,20世纪的生态社会主义就是其典型代表,政治生态伦理的价值也一直在创新,其现代价值就是生态政治文明这一新的文明范式的提出。科学地揭示政治生态伦理的思想传统、发展形式和现代价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具备良好英语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但我们原有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了。因此,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依据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从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为学生开设多样化课程,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同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利用科学、实用的评价手段,实施以促进学习者自主性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而实现高职高专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懂外语的人才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行政范式、新公共管理范式和公共治理范式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四大主要范式.这不仅是称谓上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作为政府重要职能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现代化演进.新公共治理范式作为新世纪公共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与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转变表现出极高的契合性,也影响着我国政府社会治理职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与运动相遇"的视阈是一种超越主客关系的物我相融的美学视阈,在这种视阈下,体育课程将从认识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1)人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将是一种美学的主体性地位;(2)运动技能将以文化的方式"如其所是"地在课程中存在与呈现;(3)体育课程的设计将循着基于共同的非形意义而自由创设外部形态不同的运动的思路;从而达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卷入其中并体验游戏的自由状态."相遇"之体育课程现并非空想,当前欧美提倡以运动内在价值为本位的"运动教育课程"、"竞技体育课程"就是其实践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8.
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与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理论"是新世纪人文科学研究面临的一种文化语境,也是关乎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某种程度上决定其知识生产的路径与转向。"后理论"代表了一个思想生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理论价值转向的到来,为文学理论知识图景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改变了文学理论的知识面貌、知识范式与理论表征,也促使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更加注重以多样化的形态面向文化政治与公共领域,更加突出反思性与思想生产的深度整和,以及在价值定向与价值选择方面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院校近10年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近10年来本科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的文献回顾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在梳理的基础上,对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范式、涉及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的分析讨论。结果,1)“专业培养目标”实质内涵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结合是专业方案建构的重点,应当更加看重“专业培养方案”的前瞻性;2)专业培养方案的主体是由“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和“课程”三部分构成。从知识的角度比从传统的课程认识和建构专业方案更贴近真实,更务实;3)师资队伍的水平,课程的质量是专业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的基础。抓住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的质量就等于抓住了专业建设的灵魂。结论,现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发展已由“整体结构”设计为中心转向“课程建设”为中心,且课程内涵的确定、教材对课程的表达和教师对课程的演绎将是课程建设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20.
"形式逻辑"与"普通逻辑"这两个术语,在我国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逻辑教学中,都是作为"传统逻辑"的同义语,表达着同一种逻辑,即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主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逻辑。1979年,随着国门的打开,"形式逻辑现代化"和"普通逻辑课程现代化"的提出并实施,"形式逻辑"有了传统与现代之分;普通逻辑已不再是传统逻辑的同义语,而是一门吸收了大量数理逻辑知识但仍以传统逻辑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逻辑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