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2年2月6日当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将《优待条例》递交给大清隆裕太后之时,这就意味着在中华大地统治268年的满清王朝至此灭亡.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此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从兴中会成立到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党人用了近十八个春秋的浴血奋战.然而从武昌首义到袁世凯篡权才不足1年的时间.除了许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没有“剩勇追穷寇”,而是在大敌包围年轻共和国的关键时刻,革命党人的后院起了火,原先的松散的联盟很快的分裂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大大的削弱了革命派的力量,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流产.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西方政党观念在中国得以传播.因政党观念的传播,革命派和立宪派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党组织.这些政党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发展.而伴随政党观念传播的议会政治,则提供了辛亥革命后政治运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直隶宪政改革的重要机关,顺直谘议局认为国民的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政治改革的深度,所以应当重视教育在政体改革中的作用。为此,顺直谘议局将启蒙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将师范教育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将发展教育与兴办实业相结合,从而使直隶的教育改革与政治改革紧密结合。在顺直谘议局的推动下,直隶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价值目标规约着手段的取舍,手段是保证价值目标实现的各种活动方式和条件。革命派因武装反清革命和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价值目标的需要,视体育为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如果说革命派体育价值选择是一面镜子的话,那么,本文认为可给当下中国体育的发展带来三点启示:尊重市民在创造价值基础上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选择与重建,发挥身体运动文化的人本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国人的体育需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体育需求具有时代性和变迁性;克服实用理性缺陷化倾向,重归体育的本质价值。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府为了缓解内忧外患的紧张局面,试图透过自上而下若干领域的制度更新,以回应社会各界现实关切的同时,实现其延续江河日下王权的政治图景。作为晚清改革内容之一的学校体育,也承担着相同的现实诉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晚清(1902-1911)学校体育改革成果—政策文本的分析后发现:(1)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类型、制定主体与政策内容较为单一;(2)形成了以权威工具为主,能力工具和象征劝告工具为补充的政策工具类型体系;(3)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建章立制,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得到新兴知识分子的支持,双方曾一度紧密合作并成立了同盟会,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联合很快就破裂了。本文将试析其因果。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错综复杂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从各种角度审视。分析和把握武昌起义爆发前后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革命派、清政府、袁世凯北洋集团三者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是客观评价段祺瑞在辛亥革命中活动的前提;全面考察段祺瑞在整个辛亥革命过程中的活动,并与北洋阵营中其它将领的政治表现进行比较,才能对其功过作出充分的评价;探究段祺瑞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北洋阵营中其他将领有明显不同的原因,对于进一步认识段祺瑞其人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地理等原因,清政府有组织地通过大量翻译日本法学图书,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大规模派遣赴日司法考察和法政留学,全面输入包括日本法学理论、司法制度、法律教育及各个门类法学知识体系在内的法律文化。为20世纪初中国早期法制近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财政状况相似,都遇到了财政危机。由于两国在变革前政治、经济的差异以及两国改革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的不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并未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也仍然是封建制度下的管理方式,只是把中央政府的财权下移,最终没有带来财政状况的改善,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而日本政府的明治维新改革是全方位的,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俸禄制度以减少财政支出,改革地税以增加财政收入,扶持民间资本以开拓新税源,最终化解了财政危机,并建立了新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从法国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系的组成、政治过程以及政治结果等几个方面对政治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总结出"法治"和"权力制衡"是法国政体能顺利运行的灵魂所在,这两点对于其他国家的政体构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在当时世界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之下,清王朝不得不在各方面进行改革.1905年底,派出了以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出洋考察,考察团对各国许多方面都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当时中国正进行教育改革,所以对此格外留意,在各国参观了各种学校,还请教专家对此作了讲解.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0月10日,我党在国统区创办的公开报纸《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该报撰写的“代论”,题目是《辛亥、北伐与抗战》。该文对中国统一战线发展史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文章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要算是第二次统一战线,于是造成北伐胜利。现在,全国抗战,于是,又有第三次统一战线,包含着新的国共合作,及其他抗日党派的参加。”在这里,周恩来明确地把辛亥革命前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是回应国际形势新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回应国内社会新变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意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保障大学生健康成才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5.
青年时代的朱霁青,在教会学校里接触到西方的知识和文化后,充满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留学日本期间,朱霁青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并受到孙中山的赏识。朱霁青回国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清政府专制统治、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段祺瑞独裁政府的一系列民主革命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俊宗教授的新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以下简称《回应》)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术专著。该书以“大学是以学术为本质的特殊社会组织,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而将其他学术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为立论基础,分析了大学及大学制度的生成过程,提出了大学发展所经历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相应的大学制度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对20世纪以来大学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大学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该书还对德、英、美、日等四个典型国家的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湖南辛亥革命形势的成熟与粮食危机有一定关联。在辛亥革命的酝酿时期,湖南出现了以粮食匮乏和粮食价格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粮食危机。面对缺粮的挑战,湖南地方官府消极被动,调控失当,未能发挥粮食流通、储备在缓解粮食危机上所起的作用,造成粮食危机频发,人心思变,民变叠出不穷。革命派有意地利用粮食危机造成社会动荡的形势;立宪派与官府在粮食危机处理上不断发生龃龉,最终分道扬镳。湖南爆发革命的时机成熟。  相似文献   

18.
林伯渠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认为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统一的一元化民主集中制,并把它运用于边区的政治实践,奠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恩格斯将其称之为"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思想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文化做了重要的铺垫。在他的著作《政治学》当中,不仅论述了各个不同种类的政体,并且也指出了何为最优良的政体类型,同时,这部著作也标志着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对西方政治体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在戊戌年间有着许多改造国民性的言论,主要包括开民智、抨击科举、大办学校、兴女权、戒缠足等。这不仅对于促进戊戌变法思潮的传播和揭示清政府的腐朽具有积极作用,而且与其东渡日本期间创立"新民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国内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他的"新民"思想,而对于他戊戌年间国民性思想的研究却略显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希望为研究梁启超的国民性思想尽其绵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