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土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现状的考察和评价,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目标和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协调,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数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而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的协调度为0.586 9,说明全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基本协调。另外,本文还对广东梅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协调发展提出了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立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效益评价分值,对呼争浩特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应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适当提高投入强度扣调整投入结构并重,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重点抓好效益整体协调提高,积极促进各区域效益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6,(6):82-86
根据渭南市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对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水平分值为0.8935,可见渭南市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合理,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益较好,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偏低。为渭南市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对类似地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恰当评价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文章参照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中国沿海省会城市土地利用指标,建立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福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土地利用水平中等偏上,尚有挖掘潜力.最后分别从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及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应为少占用耕地,增加物质、经济产出和可持续利用。城市土地应根据不同用途特点进行布局,以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应适中,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在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方面,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分用途土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汶川作为地震重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本文以"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后,汶川县土地利用现状为出发点,对汶川县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及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汶川县土地利用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宁城县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参考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宁城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直接或间接低影响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笔者通过对托克托县建设用地历史、现状数量和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建设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增加迅速、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不大;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大,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偏低,集约利用水平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1998年至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有关数量结构分析方法,对韩城市近十年来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8年,韩城市各种土地类型变化的强度依次是:交通用地〉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未利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牧草地〉水域.(2)1998-2006年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6年,韩城市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对土地利用的控制程度加大,土地利用多样性减少,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差异加大;第二阶段2006-2008年,韩城市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3)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数量结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解释近年来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规律,而韩城市适宜的多样项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不高、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明晰和界定农地产权边界,稳定产权权能,保障产权权益,完善农业自我积累和生态保护机制,是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类型监测的目的是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更,为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土地利用、变更的信息。通过3S技术与常规手段的辅助,进一步对一系列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建立解译标志,完成了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植被的遥感图像的解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0矢量化解译的图班,经统计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类型,从而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与可操作性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需求,本文以安徽省淮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人类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目前毁林开荒和开垦草原、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过程极其严峻,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体系、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土地利用可持续管理体系和退化土地生态重建工程体系,实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宪法》规定我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是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如何才能在经济上实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资源配置上的效益最大化?城市土地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应适当分开,成立国有土地投资经营公司,全面负责营利性的土地经营。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是产权的转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开,以及产权市场的架构和管理,对于深入改革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都咸阳自汉高祖元年改称新城后,原名已不存在。在宁夏固原、陕西神木曾出土咸阳鼎,澳门珍秦斋藏有咸阳方壶,均系西汉器,其咸阳乃云中郡县名,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30公里的托克托县一带。  相似文献   

20.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内蕴着生态文明的理念,显现了生态文明的"共生平衡"和"公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现实中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制度性和根源性的障碍,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市场化滞后与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化等问题。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需要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建立健全土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从而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