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明华 《双语学习》2007,(5M):105-106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世界自闭、阴暗而扭曲。她们的婚姻与爱情是分离的矛盾体。无爱的婚姻是造成女性人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以写“永恒的人性”著称,其创作充满了对人性丑恶、灵魂污浊入木三分的呈露。作为女作家,张爱玲以女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和冷静的心智,描绘了新旧杂陈的各式各样的婚姻现象。她较深地洞见了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以及女性因之产生的无奈和苦痛。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几篇代表性作品来分析她的女性小说系列,为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健全,女性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提供了审美和参照作用,并以此来明示她为女性意识的转型和成熟作了最初的不倦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世界自闭、阴暗而扭曲。她们的婚姻与爱情是分离的矛盾体。无爱的婚姻是造成女性人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说关注女性命运,描写了女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挣扎,揭示出女性个体生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从世俗的角度入手,以爱情婚姻为载体,对上海地区的市民意识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与海派、通俗文学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她不满于此,她的作品总是在浮华背后隐藏着令人发省的思考,让读者世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在这方面她超越了通俗,使其作品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童年是人生旅程的第一站,它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某种底色。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婚姻与爱情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均是猥琐﹑坠落﹑无能﹑丑陋的,张爱玲作为女权意识的代言人,在她的小说中女性生存的苍凉与悲怨的女性主题意识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而体现出来的,反映了那个畸形时代里的畸形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类型各异的男性形象的分析,来透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对于男性所持有的视角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作家简·奥斯丁一生未婚,其作品大多是描写男女由爱情走进婚姻的,实际而又不乏浪漫。而20世纪30、40年代的张爱玲描写的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张爱玲的作品大多是写婚姻的,在时代更替的洪流中女性的婚姻注定也是苍凉而悲切的。两位女性作家虽然理解在工业文明不发达的时期,婚姻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的经历和国度的不同对于婚姻的理解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在对人性的探索中,饱含着深深的悲凉情感,它通过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演绎人生,用“审丑”的眼光,审视人生的虚伪,通过对“无爱”婚姻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张爱玲小说中揭示出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都市社会中被黄金光圈严重扭曲的,虚伪的人性,给人们以独特的心理感悟。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上海沦陷时期非常重要的作家。她选择“欲的自由”和“生的苦闷”作为自己作品的主旋律,反映在“食”“色”的双重枷锁下,人从来没有跳出兽的圈子。从而揭开了女性心狱里充满疮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始终引起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从心理特征、思想特征和命运特征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借此更好地解读张爱玲。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和苏青的创作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具体表现在:关注女性的附庸地位,审视女性的奴性心理以及批判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实现了对"五四"女性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主体的构建,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畸形/变态中的女性;梦想/幻灭中的女性;无奈/堕落中的女性;青春/叛逆中的女性。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将人物形象难以言说的性格情感物化为了具体的服饰,在她的笔下,服饰成了人物性格的载体,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这里我们在梳理张爱玲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基础上,来探讨其服饰描写与女性人物形象的关系。横向上,主要探讨服饰和人物性格、情感、身份、地位等关系,纵向上,探讨服饰和人物命运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品题材很小,人物很少,并且多以女性为主,这就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色。张爱玲描写的女性形象,有初涉世事的少女,有遭遇婚变的少妇,有的写了一生的经历,有的只是人生的片段,但她对人物命运的处理和最终结局是一致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多林 《孩子天地》2017,(5):244-245
张爱玲是我国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和小说,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印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小说作品中。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女性身上都带有悲剧色彩,女性的婚姻、家庭、所处的时代对于女性命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女性人文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刘瑞娟 《文教资料》2012,(27):67-69
张爱玲的作品对女性传统意念中奴性意识进行深刻揭露与剖析,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透析她们对爱情、婚姻的追逐及对人生的态度,展示与思索女性人物的生存命运和精神世界,探索女性隐迷的心理与渴望,进而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现代意义,探析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可分为三类:一是缄默无助的女性,如禄兴娘子,娄太太等,二是丑怪疯狂的女性,如七巧,霓喜等,三是自由青春的女性,如曲曲,密斯范等,其小说中的女性特征,懦弱胆怯,丑怪疯狂,女性潜意识,压抑焦虑,缄默无助,创作心态,描摹现实,悲凉压抑。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一生为我们制造了"张爱玲梦魇";她写了《传奇》,但她的一生是一部更大的传奇。她的作品离不开她那个时代和她的家族。她的为人、行事及思想发展都能从她的家庭、生活经历中找到对应。不难看出,她的作品有"她自己不快乐的童年生活反映并转化"。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张爱玲这两位分属于两个文化时代的作家,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个人生命体验等方面,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对人性的缺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特别是对女性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但不同的是鲁迅是站在救国救民的高度来审视国民精神,改造国民性;张爱玲则始终站在潮流之外,发掘表现人生和人性的种种丑陋肮脏,她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抱负,有的只是“同情的了解,了解的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