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初两蕃与唐的东北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初的辽西走廊,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控制这一地区,既可以东扼高丽,西控突厥,更可以此为跳板将势力向广大的东北地区延伸,而当时占据辽西走廊的主要是号为“两蕃”的契丹和奚族,所以唐初的东北策略基本是回护两蕃,争取它们的归附,进而控制辽西地区,达到牵制突厥和高丽的目的。因此,从高祖到太宗,前后用了近30年的时间,最终完成对辽西地区的争夺,并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尤其在大宗时期,更征用两蕃军队,利用其地理优势,协同唐军对其东西二邻--高丽和薛延陀作战。  相似文献   

2.
一奚族早期的生活奚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隋以前的史书曾称为"库莫奚".它与契丹族是一对孪生兄弟民族,祖先都是东胡族.奚族正式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这时,奚族尚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主,辅之射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9年),奚族被拓跋魏在弱洛水(今西喇木伦河)之南击败,  相似文献   

3.
唐前期幽州军事防御地位的演变体现了幽州军事力量对唐王朝安全的影响与中央政权对幽州的管控。唐初由于幽州对河北局面的影响以及对突厥、东北蕃族的防御作用,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随着王朝的巩固,幽州军事地位下降,经历武后时期的东北蕃族叛乱,幽州军事防御再度得到唐王朝的重视与积极经营,成为防御东北的雄藩大镇。  相似文献   

4.
在与奚、契丹的对抗中,安禄山领导的东北三镇的军队发展为唐朝最强大的军队。安史之乱爆发时,由于唐羁縻内、外蕃的方式不同,导致奚、契丹的分化,属于内蕃的奚、契丹被安禄山扫地为兵,属于外蕃的奚、契丹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与勤王的唐军时而合作、时而对立。安史之乱后,回鹘雄倨于北亚,奚、契丹长期附之。  相似文献   

5.
契丹白马青牛传说和奇首可汗传说是两则不同源的始祖传说。奇首可汗传说起源较早,奇首可汗在历史上的原型就是领导宇文鲜卑迁入辽西的莫那。白马青牛传说反映出契丹族有两大来源,一是源自宇文鲜卑的早期契丹人,一是在唐开元、天宝以后融入的室韦、回鹘成份。建立辽王朝的耶律氏家族出自后者。  相似文献   

6.
契丹族是中国的古代民族之一,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末,迭刺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与五代、北宋并立.当时契丹地区迁入大批汉人,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提高,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辽、西夏、金、元是由生活于我国北方草原森林地区的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等游牧狩猎民族先后建立的政权。其军事制度具有典型的北方民族色彩,在中国古代军制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辽西夏金元时期的武装力量体制和领导体制武装力量是国家实现统治和推行内外政策的工具。契丹等北方诸族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本朝社会经济基础相协调的武装力量体制,并随着汉化和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武装力量指挥与控制体制。1、契丹早在北魏登国三年(388年)就  相似文献   

8.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包括契丹、汉族、渤海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契丹作为一支特殊的力量,受到金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完颜亮登上皇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对具有特殊功用的契丹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改革前期主要是在政治文化上提升契丹人的地位和加大对契丹文的保护,巩固皇权;后期主要实行统一江南的军事部署,使得契丹人成为被征兵的对象,生活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反金起义。  相似文献   

9.
契丹-辽与西夏、金并称为"塞北三朝",三朝自公元10世纪开始称霸北方,相继统治中国长达四百余年.契丹-辽作为三朝中第一支建立在草原上且统治时间最长(二百余年)的一支少数民族政权,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组成与发展上,均形成了混合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政权特点,表现在音乐文化方面亦具有独特色彩.契丹-辽自建国以来官分南、北两面,秉承"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一国两制"政策.通考《辽史》中的南面朝官系统与北面朝官系统均没有对教坊这一音乐机构的明确记载."教坊"作为古代宫廷音乐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唐武德年间设置以来,历经了唐中期对教坊的扩充壮大、五代时期对唐教坊的沿袭继承、北宋时期教坊隶属职权的变迁直至明清长达1100余年的传承演变.那么,契丹-辽时期是否设有教坊,其机制、职能、应用又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10.
辽上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其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博物馆外形以著名的辽祖州石室为原形,正厅8根汉白玉柱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雕刻辽代佛教妙音鸟。直径2米的馆徽以该馆镇馆之宝——契丹银币为原型制造,银币上面刻有“天朝万岁”四个契丹大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