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时期 ,社会的变动引起了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婚姻主权的变动、婚姻礼仪的删繁趋简、封建家庭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淡化 ,则是这一时期婚姻家庭观念变迁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基础,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动与趋势。对民族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已婚率、有配偶率有较大提高.但同汉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丧偶率在缓慢下降,离婚率却仍呈上升趋势,离婚比快速提高;另外。少数民族家庭户增长幅度远小于全户汉族户。并且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和谐。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了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同时也引起了婚姻家庭领域的变化,滋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伦理现象,出现了许多家庭危机.恩格斯认为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并且同时满足男女平等等多方面的要求,为解决各种婚姻难题给予很大的启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古典时代希腊社会风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时代希腊社会在饮食、居住、婚姻与家庭等方面形成了种种风俗,其中某些方面充满了高尚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健康的精神面貌,有着重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家长养育倦怠的影响以及婚姻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家庭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婚姻质量问卷、养育倦怠评估量表、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广西中小学的321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婚姻质量在工作家庭冲突对养育倦怠的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中介模型的婚姻质量—养育倦怠路径中起调节作用;(3)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在中介模型的工作家庭冲突—婚姻质量路径、工作家庭冲突—养育倦怠路径中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15—17世纪,英国民众的婚姻家庭模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权与择偶条件、初婚年龄、夫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人口与物价的变动,物质生活的改善,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世俗教育的开展等,构成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变化的动因。这一现象反映了婚姻与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于1884年,是恩格斯晚年的一本重要著作。恩格斯以大量的历史材料分析了人类早期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论述了家庭发展、氏族制度的特征和它的组织形式,阐明了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上私有财产、阶级、国家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从而揭示了原始社会发生、发展和灭亡,阶级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过程和规律。婚姻、家庭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从动物到人类逐步演变而形成的。恩格斯首先从婚姻,家庭问题着手进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就有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法学家对婚姻问题作过研究,但由于他们的局限性,没有把婚姻家庭组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婚姻、家庭是绝对不变的永恒范畴,因而至多只能搜集罗列一些有关婚姻、家庭的历史事实,却不能揭示出婚姻、家庭关系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巴可芬、摩尔根等人,才真正开始了对婚姻,家庭史的科学研究工  相似文献   

8.
陈宇 《历史教学》2005,(6):34-38
15-17世纪,英国民众的婚姻家庭模式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择偶权与择偶条件、初婚年龄、夫妻和亲子关系等方面.人口与物价的变动,物质生活的改善,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世俗教育的开展等,构成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变化的动因.这一现象反映了婚姻与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刘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3):139-142
农民工是社会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由于制度的缺位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群体婚姻、家庭、生育、子女教育方面表现出与传统婚姻的不同,对这一群体的婚姻、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以期为婚姻家庭立法及相关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奉子成婚是在社会舆论、大众媒体、同辈群体的宽容与支持下,为了下一代的法律身份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产生的婚姻形式,是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青年家庭组建模式。这种现象体现了社会转型期间传统与现代婚姻中婚姻与性、家庭本位与自我本位的博弈及中西方婚姻制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