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职业是与高风险、高应激、高负荷绑定的,被国内外学者界定为高度紧张的职业。而频发的、高强度的应激情境带来的应激反应,会严重损害警察个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公安工作的效率。从警察心理应激的症状、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等方面探析警察的心理应激反应对警察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关怀和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以有序、有针对性地进行警察健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警察职业被国内外学者视为高度紧张的职业,而在野外险情处理中,不管是警察群体还是个体都要面临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警察身心健康.因此,亟需减少或消除警察的应激源,打造社会支持体系,提升警察个人应战实力,以提升警察在野外险情处理中的心理应激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林市范围内1292名初中生进行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应激反应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对初中生的心理应激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初中生的主要应激源来自人际关系、学生、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第二,对初中生的应激反应有影响的中介变量主要是社会支持和“求助”、“退避”、“发泄”、“忍耐”、“幻想”等应对策略。第三,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激(stress)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应激研究一开始,研究者就发现应激对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selye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身心损害。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在遇到各种紧张性应激事件时易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研究初中生心理应激因素对于制定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措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桂林市6所有代表性的中学,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0个班级共15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相似文献   

5.
应激的认知激活理论是Ursin和Eriksen等多位研究者在其多年对动物与人类应激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模型。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观点是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把应激反应看作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而应激反应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对负担刺激的认知评估后,在生理唤醒层次上产生的更高的生理预警反应。本研究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实验证据加以梳理简介,并与其他的应激理论进行对比评述。评述指出,该理论对应激反应的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以及从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应激的心理解释机制,使得该理论表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和良好的解释效度。同时,本研究也指出该理论忽略了情绪对压力认知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激的认知激活理论是Ursin和Eriksen等多位研究者在其多年对动物与人类应激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模型。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观点是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把应激反应看作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而应激反应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对负担刺激的认知评估后,在生理唤醒层次上产生的更高的生理预警反应。本研究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实验证据加以梳理简介,并与其他的应激理论进行对比评述。评述指出,该理论对应激反应的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以及从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应激的心理解释机制,使得该理论表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和良好的解释效度。同时,本研究也指出该理论忽略了情绪对压力认知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几经历灾害性事件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受灾人群、救灾人员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心理创伤,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严重的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终生的困扰。因此,积极开展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凡经历灾害性事件的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受灾人群、救灾人员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悲痛、恐惧、绝望、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应激反应.如果不能得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心理创伤,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严重的会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终生的困扰.因此,积极开展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后勤职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本文从后勤职工心理应激反应的类型出发,分析了心理应激对后勤职工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心理应激管理的五大途径。  相似文献   

10.
灾害性应激事件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极大地伤害人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视角将灾害性心理应激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机制分为心理干预和自我调适两种,论述了心理干预的对象、形式、对策、流程以及自我调适的策略,分析现有防范与应对机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适应是指应激适应和成长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文化上的变化引发应激反应,应激源是跨文化适应的显著性指标。随着留学生队伍的逐步壮大,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应激源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情景下留学生的适应状况、适应方式、影响因素,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应激等。本文对近几年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应激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最后,就在华留学生的应激适应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与增强高校学生的应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的应激反应会使大学生产生心身障碍,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安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应激状况。体育锻炼能减缓应激,有助于提高对应激的应付能力,增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邓扬  李辉 《考试周刊》2009,(13):239-240
“5·12”地震发生后,地震救援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心理学学者的广泛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灾难事件所导致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是灾后心理干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灾难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地震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及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年初新冠疫情属于社会重大应激事件,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巨大的冲击会引起人们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使人们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对大众心理变化早调整,早干预,对我们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应对此次疫情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引导人们通过调整认知、接纳情绪、改变行为方式、及时求助等方面来更好地应对社会重大应激事件。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1):155-156
随着大学生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对校园安全造成危害,也对学生的管理提出更大挑战。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矛盾在校园的激化、暴力事件或社会意外刺激出现异常行为等。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往往引起学生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等。突发事件带来的身心应激反应,会极大地伤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旦学生不坚强,则有可能导致悲观厌世的情绪产生。因此,必须加强对于突发危机事件大学生心理应激能力培养的研究,帮助大学生有力地挣脱心理压力的束缚。  相似文献   

16.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或应激情境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恋爱、自卑、家庭等压力引发过激行为事件引起学校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对某旅游学校学生进行了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英 《教育探索》2004,(8):103-104
现代应激理论认为,来自于个体内外环境中的应激(即压力)源作用于个体,将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敌意、抑郁等情绪反应,丧失自信、自我评价过低等认知反应,对抗、逃学、离家出走、攻击等行为反应,还包括生理方面的适应性反应。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心理应激会破坏个体心理平衡状态,产生心理问题。 中小学阶段,可以说每个中小学生都处于内外多重应  相似文献   

18.
灾害事件是一种社会应激源,会使受害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心理救助措施的介入能帮助个体顺利度过危机,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对待学龄儿童的心理救助,应充分结合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做起,在已有理论模式的指导下,建立起全方位的、整合式的救助体系,并努力探讨适合我国学龄儿童的本土化的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震灾害对受灾者的心理行为影响 地震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属于群死群伤的不可抗力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灾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stressor),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和社区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地震作为灾难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郭爱鸽 《教育探索》2005,(8):109-111
研究教师的应激有助于保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感。教师的应激是一种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警觉、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不同的教师个体,对应激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日常生活中应激导致教师常常出现轻度的心理障碍,如果使用成熟的和中间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教师能够对应激反应进行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