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蕴涵民族精神的内核,体现着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神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主要有:乐观态度、坚韧意志、抗争精神、创造意识、群体意识、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2.
瓦氏夫人崇拜形成因素中,她所创造的军功政绩是形成的外因;特殊的地理环境铸就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是形成的内因。二者相互作用,构成边疆区域土司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一千多年来,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畲族女性无疑也是创造本民族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各种文化合力解构着包括畲族女性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要实现畲族女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就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唤醒畲族女性的文化自觉,又要调动外在力量。只有借助传统文化的合力作用,才能有效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真正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希伯莱文化”^①就是犹太文化,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希伯莱人在吸纳上古东西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体现本民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希伯莱人在历史上不断遭受外族压迫,甚至丧失国土,但始终自觉地、顽强地保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纽带,不仅维系了民族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一千多年来,闽东畲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而畲族女性也是创造本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转型期的到来,要实现畲族女性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就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外在力量,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唤醒畲族女性的文化自觉,才能有效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真正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朋 《文教资料》2013,(2):82-83
传统文化是由悠久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风格。本文阐述了如何将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融入现代设计中去,创造新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石仙斋主人》张大磊形象生动而厚实,丰富而鲜明,阐释了一代知识分子坚韧、淡泊与担当的精神境界。在他身上既集合了佛家的坚韧顽强,道家的清静淡泊,又汇聚了儒家的仁爱之心和进取精神。作家融入了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通过张大磊这样一位普通知识分子一己的苦难折射出民族的阵痛,从个人人生的悲欢去把握历史的进程,鲜明地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屈的灵魂和崇高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文化形态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和实际内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其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切有效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文化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其精神实质在于激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地方文化体现了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地方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对歌文化是布依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体现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孕育于布依族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下。通过探究布依族对歌在异地扶贫政策中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以及在政策之下对歌文化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产生了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而提出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而采取科学的措施,以适应时代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三十多的学术研究经历了革命文化视野、地缘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三个阶段.地缘文化体现的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进程,全球化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革命文化对地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对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激活,以及两者负面因素的共谋等;地缘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而形成的一体化,一方面表现为地域文化的顽强抗拒而形成的多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自己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是革命文化产生于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二是应当从新世纪全球化视角反思革命文化,使其健康发展.三种文化是一个充满对话的焦虑、而且必须不断整合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1.中华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延续繁荣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力量。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水乳交融的。民族精神居于传统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精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它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创造、积累、选择、吸收和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又以强大的潜在力,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积淀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根、特质和未来。真正反映本民族特征的文化并非是此民族的全部文化,它们是那些反映在人们思想、思维中具有民族特征、具有民族认同力的部分文化,经沉淀形成民族传统文化。它们反过来对各个社会成员进行心理感召。民族性区域性是认同文化的鲜明所在,体现于民族精神面貌和物质成果中,贯穿于传统文化习俗中,并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力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统道德何以在今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传统道德活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也活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其葆有生命而存活、发展的根据何在呢?就在民族、中华民族之中。创造并承载文化的主体不仅是阶级,而且还有民族。中华传统道德,是历史上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创造和承载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和承载的;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特点,有其合理存在的根据。全盘西化论和“彻底革命论”否定中华传统道德,就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根据。  相似文献   

15.
唐德亮的诗集《苍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瑶山的自然环境和瑶族的人文生活环境,展示了瑶族人民坚韧顽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瑶族鲜明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长期融汇而形成的,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具有坚韧的凝聚作用。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符号是中国民族文化漫长的积淀,是民族创造智慧的体现,而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过多地受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设计缺乏民族性。把中国的传统符号元素应用在标志设计中,如何从中国传统符号中吸取借鉴,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典是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传统道德需要通过经典的传承而延续,民族历史、民族精神与经典的传承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与民族的存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民族戏剧影视方面更是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不断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和民族风俗中挖掘题材,创造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民族作品,体现出少数民族自身鲜明的民族特征,也对民族戏剧影视的审美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先进教学理论的ESP理论,为创新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研究院王少媛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素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它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