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数据分析得出2009年高考人数下降,然后从现阶段参加高考的适龄人数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使高考降温,高考面临公众信任危机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对高考人数高考人数下降的是喜是忧进行论证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7):16-17
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不少人撰写文章认为考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放弃高考而去职业学校学技术,有的甚至认为是教育不公平、教育品质下降造成的。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去高中学校看看就随便乱说高三学生在高考前放弃高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辍学率稳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管辍学率持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众多,辍学学生人数不容忽视。笔者基于对河南省焦作市农村中小学若干师生的访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控辍保学机制进行探究,分析了学生辍学原因,并从教师、学校和政府三个角度进一步厘清控辍保学机制改革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9,(19)
何勇6月1日在《羊城晚报》撰文:今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不少人撰写文章认为考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放弃高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巴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地处西部的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其在择业的道路上问题频频.如何深入剖析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已成为就绝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的教育工作不断传出喜讯,一直困扰着基础教育发展的辍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2000年,到去年年底,全市中小学辍学率从2.9%下降到1.9%,保定市共有中小学生170万人,这一个百分点就是1.7万人;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2年,河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双双落在保定市,去年,全市高考升学人数第一次跃居河北省第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赋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70-17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现今社会发展的难题。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社会整体环境使得大学生的相对就业能力下降;由于大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热点地区出现供严重大于求的局面;高校大规模扩招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无论是高校、社会、还是大学生个体都应该进行反思。提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突出。随之而来的就业诚信问题也开始入侵大学生就业市场,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深入分析、思考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以期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有关报名人数减少的消息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这是课改压力的影响;有人说,这是"高考改变命运"观念转变的表现;有人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主要与适龄人口减少有关……总之,这是高考"降温"的信号.论者褒贬兼有,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正>百万学子弃考,值得我们关注。高考人数持续下降,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适龄学生减少,这属于自然减员,二是弃考人数增多。对于前者,社会舆论没有意见,而对于后者,弃考引来议论纷纷。在大家的想象中,高考如此权威,甚至被认为是"性命攸关"、"改变命运"的人生大考,为何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难渐渐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包括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岗位供需矛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甚合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得力,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够合理等。因此,我们应该从政府宏观政策、社会观念、毕业生自身素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及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等六个方面综合考虑,来研究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在高等教育的扩张和就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在分析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就业指导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强化大学生职业心理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措施,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职匹配理论在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定位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起点,人职匹配是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的关键。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膜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0~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对温州市2002年至2005年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中职财会专业毕业学生能够直接上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不到30%,而且每年还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就业学生大部分是担任中小型企业的出纳员、收银员和仓库保管员等岗位工作,从事会计核算岗位的人数极少。造成以上情形,其主要原因除中职财会毕业生与地区经济各部门所需人才不配套,课程设置不合理,呈现出就业难、就业率低的势头外,归根到底是与学生本身的职业能力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控流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有所降低。根据2008年教育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但是,该数据也反映了中小学辍学问题的严重性。小学生辍学率约为0.6%,辍学还没有得到完全遏止。中学生的辍学率约为5.34%,辍学率依然偏高。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辍学率更高一些。本文将探讨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以求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有些许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