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阳离子掺杂方法制备了Mg:Er:Yb:LiNbO3晶体,获得了光折变效率高和不影响其它性能的激光晶体.为了探究铌酸锂晶体的微观结构对光学性质的影响,测量了Mg:Er:Yb:LiNbO3晶体的折射率和晶格常数.分析了晶格常数变化的因素和寻常光折射率、非常光折射率变化的因素,这两种性质与Er3 /Yb3 成分的关系不是完全单调变化的,在晶体中,Er3 /Yb3 浓度在1.1—1.2mol%范围内时观察到异常变化.给出了铌酸锂晶体结构对折射率影响的关系,Er3 /Yb3 掺杂LiNbO3晶体的两个主折射率随晶格畸变ca增大而增大.Er3 /Yb3 双掺杂对折射率和晶格常数的变化行为可以用稀土离子浓度影响锂空位浓度和稀土离子在晶体内的位置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LiNbO5中掺进(0、0.5、1.0、1.5mol%)Er2O5,以Czochrals技术生长LiNbO5、Er(1mol%):LiNbO3、Er(2mol%):LiNbO3、Er(3mol%):LiNbO3晶体。测试Er:LiNbO3晶体的吸收光谱,确定晶体的泵浦波长,Er:LiNbO3晶体的吸收变相对LiNbO3晶体发生红移,红移的程度随Er^3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测试Er:LiNbO3晶体的荧光光谱,Er:LiNbO3晶体易实现激光震荡的波长4115/2→4115/2(~1.5μm),是制作波导激光器的最合适的波长。测试Er:LiNbO3晶体的光损伤阅值,其结果高于LiNbO3晶体。Er(3mol%):LiNbO3晶体的光损伤阀值比LiNbO3晶体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采用提拉法(CZ法)生长出了Sm3+:NaY(WO4)(2简称Sm3+:NYW)单晶,给出晶体的较佳生长工艺:晶体沿[100]生长,转速为15—20r/min,提拉速度为1.0—2.0mm/h,分五个程序退火。TG-DTA分析得到晶体的熔点为1203℃。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晶体中稀土元素Sm3+的含量。另外,测量了室温下250—2000nm范围内的吸收和透过光谱以及在405nm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Sm3+:NYW晶体具有易于生长、分凝系数高、吸收峰强、吸收带宽等优点,在LD泵浦的激光器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Fe吸附于锐钛矿TiO2(001)面、替位掺杂表面Ti位,以及在横向晶隙和纵向晶隙内部掺杂的晶体结构变化及形成能,讨论了对应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的变化。为与表面氧空位进行对比,计算了氧空位存在条件下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Fe在吸附于晶体表面并向体内迁移时,倾向于掺杂在晶体表面晶隙位置。通过对电子结构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Fe在晶体表面晶隙掺杂较表面氧空位掺杂更有利于TiO2光催化氧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粒径为100 nm~300 nm 的 Zn1-xNixO (x=0,0.01,0.02,0.03,0.04)纳米粉末.使用 SEM、 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中镍的最大掺杂量为 x=0.03,超出以后会析出氧化镍晶体.随着镍掺杂量的增加,镍掺杂氧化锌的紫外吸收限发生红移,能带宽度逐渐降低,紫外光区的吸收减弱而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镍掺杂氧化锌发射光谱发射峰强度减弱、宽化,并出现一些新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6.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的混合溶液来作复合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b3+共掺杂Al2O3:Eu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相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Tb3+离子共掺杂浓度对Al2O3:Eu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h3+掺杂提高了γ-Al2O3的热稳定性.并观察到Tb3+→Eu3+的能量传递,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AS法测定亳白芍水提液中Fe、Mn、Zn元素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亳白芍水提液中Fe、Mn、Zn元素的含量.结果:亳白芍水提液中含有Fe、Mn、Zn等微量元素,线性范围(μg·mL-1):Fe 1.000~9.000,Zn 0.500~4.000,Mn 0.400~4.000;平均回收率:Fe 101.4%,Zn 101.4%,Mn 107.5%;相对标准偏差(RSD):Fe 4.31%,Zn 5.22%,Mn 2.79%.结论:亳白芍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该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复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提拉镀膜制备Sn掺杂ZnO薄膜,研究了空气退火、高真空退火(10-2Pa)、低真空退火(1 Pa)和循环退火四种条件下Sn掺杂浓度对S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退火条件下不同Sn掺杂浓度时制备的SZO薄膜均为纤锌矿结构且具有C轴择优取向生长特性,当Sn掺杂浓度为5 at.%时SZO薄膜的结晶生长最好。高真空退火条件下Sn掺杂浓度为3 at.%时,电学性能最优,其电阻率可达到5.4×10(-2)Ω·cm。当Sn掺杂浓度小于3 at.%时,薄膜的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均大于85%,当掺杂浓度高于3 at.%时,薄膜的透过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6):86-90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未掺杂的锶铁氧体SrFe_(12)O_(19)、Co掺杂SrFe_(12)O_(19)及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及磁性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未掺杂的SrFe_(12)O_(19)晶体为半导体,体系中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2a、2b、12k晶位Fe原子的磁矩与4f1、4f2晶位Fe原子的磁矩反平行排列,总磁矩为40μB;Co掺杂SrFe_(12)O_(19)后体系表现出金属性,Co与Fe原子均表现出高自旋态,Co原子磁矩为2.5μB,Fe原子磁矩为3.58μB,总磁矩为34μB;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后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55μB,Nd原子被局域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μB,Co原子表现为低自旋态,体系总磁矩为62μB,掺杂后体系磁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6,(2):59-64
本文采用Mn2+掺杂和组装壳等技术,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 BSA)为稳定剂,探索水相合成新型掺杂-核壳结构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方法.工作中以产物的荧光和磷光强度为指标,通过考察Mn2+和Zn的用量、反应的气氛、p H值、温度和时间来优化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合成条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对量子点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量子点的直径为9~11nm,量子产率为43.2%.用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能,并应用于对胰蛋白酶的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法合成了多晶材料,用高温提拉法(CZ法)生长出Er3 :Y0.5Gd0.5VO4晶体.用ICP光谱法测定晶体中Er3 离子含量为1.25 at%,分凝系数为1.06.采用热磷酸腐蚀晶片,在偏光显微镜下对晶体的(010)、(001)面上的缺陷进行了观察,可明显观察到位错线、生长层和包裹物.由此得出,Er3 :Y0.5Gd0.5VO4晶体的主要缺陷是位错、生长层和包裹物等.  相似文献   

12.
《河西学院学报》2019,(2):16-23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中掺杂不同浓度的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对其结构及微观形态进行表征,电化学工作站对目标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浓度为0.03mmolY~(3+)时NiCo双金属氢氧化物效果最优,比表面积可达74.9198±0.2762 m~2·g~(-1),比电容值为380F·g~(-1),电容保持率达到了70%.说明掺杂Y~(3+)可以有效改善Ni-Co层状双氢氧化物电化学性能,可以成为良好的超级电容器储备材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Fe吸附于锐钛矿TiO2(001)面、替位掺杂表面Ti位,以及在横向晶隙和纵向晶隙内部掺杂的晶体结构变化及形成能,讨论了对应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的变化。为与表面氧空位进行对比,计算了氧空位存在条件下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Fe在吸附于晶体表面并向体内迁移时,倾向于掺杂在晶体表面晶隙位置。通过对电子结构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Fe在晶体表面晶隙掺杂较表面氧空位掺杂更有利于TiO2光催化氧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乙酸锌为主要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石英村底上制备Eu3+参杂ZnO薄膜,研究了Eu3+掺杂对ZnO薄膜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测量结果表明,Zn1-xEuxO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具有(002)择优生长,(002)衍射峰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弱,晶格常数随Eu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证实了Eu3+是以替位式形势存在于ZnO晶格中;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表明,所有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均超过80%;光致发光谱研究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几乎不存在缺陷发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Fe掺杂的尖晶石材料Li(Fe0.1Mn1.9)O4的穆斯堡尔谱研究,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同质异能移(IS)和四极劈裂(QS).由同质异能移可知Fe在八面体中处于三价高自旋态,低温时样品的离子性较强.根据晶体场理论,得出能隙随QS而增大,表明Jahn-Teller畸变增大,说明低温下FMn 3d电子去局域化,使化合物离子性增强,与IS所得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Zn与FeCI3溶液在有氧及无氧条件下反应到底生成什么产物的问题,文中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将影响该反应的各种因素、水平进行设计、实验,获得了定量实验数据,得出了:7Zn+6FeCI3+6H2O=2Fe(OH)3+2Fe+7ZnCI2+2FeCI2+3H2↑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山丹黄参中金属元素Mg、Ca、Fe、Cu、Zn、Pb的含量.方法:采用浓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黄参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黄参中的金属元素Mg、Ca、Fe、Cu、Zn、Pb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山丹黄参中Mg、Ca、Fe、Cu、Zn、Pb的含量分别为1932.8、3272.1、687.6、7.3、17.1μg.g-1,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50%~102.16%,相对标准偏差(n=9)为0.21%~1.46%.结论: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锰酸锂正极材料性能,设计了铈(Ce)掺杂的Li2[Mn((1-x))Cex]O3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掺杂量(x=0,0.5%,1%,1.5%)的Li2[Mn((1-x))Cex]O3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Ce不影响Li2MnO3的晶体类型和宏观形貌,可以增加Li2MnO3的反应活性,提高锂离子扩散系数.用Ce掺杂高容量的层状Li2MnO3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当掺杂量x=0.5%时,首次充电容量最高,达到69.4 mAh/g,且稳定循环50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高可见光透过率、低电阻率的Sn-Al共掺杂Zn O透明导电薄膜(ZASO薄膜),分析了退火真空度对薄膜的晶体结构、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退火不改变Zn O晶体的本质,但退火真空度对薄膜光电特性有显著影响。退火真空度越高方块电阻越小,在较高真空环境中退火得到的ZASO薄膜方块电阻可低至0.7 kΩ·□-1。高真空退火时,薄膜的透光率较高,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可达93%左右。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17,(12):102-105
根据Judd-Ofelt理论及速率方程,计算出Nd~(3+):KY(WO_4)_2和Nd~(3+):KG(WO_4)_2晶体的相关光谱参数.结果表明:在同一偏振上Nd~(3+):KY(WO_4)_2的辐射寿命小于Nd~(3+):KG(WO_4)_2,Nd~(3+):KG(WO_4)_2晶体在π偏振上的辐射寿命高于σ偏振,Nd~(3+):KG(WO_4)_2晶体在π偏振上对LD泵浦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