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明永乐至宣德年间,明朝政府与越南胡氏王朝的关系极为紧张,双方展开了历时长达二十三年之久的战争.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期间,交战双方损失惨重,奉明朝廷之命世代镇守云南的沐氏家族掌门人沐晟,也因此卷入战争之中,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沐氏家族自奉明朝廷之命世代镇守云南后,曾与明代影响颇大的麓川思氏家族有过长达80余年的交往。双方关系时和时战,以战为主。期间,沐氏家族坚持与思氏家族中顽固不化的叛乱分子作斗争,并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保障云南各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确保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沐氏家族在奉诏镇守云南的280年间,大力推行驻军屯田、移民垦殖、招民垦种,重视发展水利事业、道路交通,关注手工业和商业,设法苏解军民之困,为恢复和发展云南社会经济和开发、建设云南、缓和民族矛盾、稳定云南政局、巩固西南边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沐氏家族在明代中泰、中老关系之中,始终充当着明朝政府代表的角色,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沭氏家族成员曾极力周旋于明朝政府与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和地方政权之间,为稳定明朝政府在西南地区的统治秩序、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有力地增进了中泰、中老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5.
杨慎终生流放云南,谪戍永昌卫(今保山).因云南沐氏几代人的照看,实际上并未去边境服役,而是长期住在昆明附近的安宁读书写作,这就是他著述弘富的原因之一.本文据有关文献揭示了杨慎与沐家几代人的亲密交往和深厚友谊.同时据明代刑法和户口制度,说明他至死不得返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明代以前云南的矿冶业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多民族的省区,开矿事业,从地下历史文物特别是许多铜鼓的发现,可知其早已存在于古代社会,多为少数民族所制作。战国晚期,楚庄蹻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地至滇,带来了楚国矿冶业高度的生产技术,使边疆文化,更推进一步。汉初巴蜀人民由于滇僰邛筰四塞道路的开通,西南夷地区丰厚的物资随着商队出入,进行商品交换,掀动內地人士群起至边疆贸易,转贩货殖于犍为朱提等郡,在这里开辟奴隶市场,开矿铸币,首先建立起矿冶基地,以此巴蜀殷富。  相似文献   

7.
城镇的兴盛是明代云南社会急剧变化的重要结果和表现,它对云南封建统治的稳固,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的传播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学术界对此总是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明代云南城镇的发展状况、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统治者生活贪欲日益加大。穷奢极侈、大肆挥霍,结果造成了财政上非常拮据,为了摆脱窘境,便千方百计地巧立名目,向民间进行了残酷的榨取,云南的贡金,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世宗嘉靖实录·七年闰十月》条中“正德间,解官不胜内库需索,始派大户四名,加银二百八十两,作验金批收之用”的记载看来,正德(1506——1521)以前,云  相似文献   

9.
明代黔中西堡、宁谷、十二营、康佐、募役、定营等六长官司,在开设之初皆有副长官司。正、副长官司辖地、治权各不相同,形成相互牵制的政区实体,各自以独立身份与明王朝建立联系。在明清土司制度研究中,同司正副分治的现象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明代,云南的音韵学研究掀起了高潮。其著述之丰,研究之独特,在中国音韵学史上实在少见。出现了兰茂、杨慎、葛中选等具有代表性的音韵学家。他们各自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中国音韵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音韵学研究打开了云南语言学研究的山门,对语言学研究起了开疆拓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洪武时期在黔东地区军事屯田钳入各土司的领地之中,它有和谐碰撞的过程,也是血腥和冲突的历史。国家权力随着军屯的延伸而不断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土司长官一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格局,同时也为以后的改土归流打下了基础,为巩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国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客观上还促进了中原民族与贵州少数民族的碰撞和融合,使少数民族社会在历史上、经济上、生活和文化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稻壳兴衰史     
陶诗秀 《学与玩》2022,(10):24-25
<正>生活在城市中的小读者对稻壳可能比较陌生,我们都知道大米是水稻的种子,水稻成熟的时候是金灿灿的,稻壳就是大米外面那层外壳。在我国广大南方地区,稻壳砻糠是碾米厂的副产品,过去一直作为燃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稻壳的地位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云南的外来移民一直是西南地方史研究中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论文主要依据族谱、县志、档案资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明朝这一时期汉族移民来源地进行研究,对云南现代汉族居民的祖先进行初步探究。明朝时期大量外省籍移民以多种方式从江南各地移居云南,其来源地遍及全国各地,这一时期军士武卒、商贩、流官、被谪戍云南的官吏、流放的富豪、充军的罪犯等汉民通过军事留戍、商人寓居、仕宦任职、谪迁流放等不同渠道进入云南,对云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快于其他少数民族,原因可追溯至明代这一区域的土家族土司以及儒学教育。明王朝在西南土司阶层推行的文治教化,以及黔东北土家族土司掌控地方政治、经济带来的民族交融,构成了儒学教育的语境。通过学校教育、祀仪影响及贤达引导三种主要途径,儒学教育培养出大量各级人才,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催生出乡绅阶层,为土家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明代儒学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对云南乃至整个明朝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地方人才的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及风俗习惯的变迁,民族融合进程的加快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明代以后,云南的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频繁。通观整个明朝时期,云南教育在以往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明代云南民族教育发展较快,取得显著成效。云南民族众多,明代民族教育对当今的云南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明代云南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儒释道三教共同影响着云南社会,高道刘渊然及其弟子在云南传道,使云南道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明代是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道纪司、道会司等道教管理机构在云南各地设立,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所见云南道教的实况,明代丽江纳西人木氏土司尊崇道教,由此勾勒出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道教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1958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跃进,社会主义爱国公约和调处委员会,在全国各地犹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地发展起来。它是我国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爱国公约是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是人民群众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