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地尽其用,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耕地,缓解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农村土地利用粗放的现状,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调节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政策落实的偏差,导致出现农民合法权益受损,耕地占补不平衡,滋生腐败以及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与政策实施初衷相悖,使得政策具有一定的争议性。  相似文献   

2.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是国家推出缓解城镇用地压力、促等级、促统筹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以鞍山市西果园尾矿坝土地复垦为例,通过复垦过程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国家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精神。  相似文献   

3.
朱凤凯  张凤荣  朱泰峰  李灿  高阳 《资源科学》2013,35(7):1398-1406
作为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在各地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尤其在用地指标短缺、村庄空心化严重的平原区效果显著,而在都市山区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土地覆被、利用形态下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GIS分析和实地调研,从土地覆被和耕地利用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①由于地类调绘的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和采矿用地地类统计面积和地表覆被面积的不一致,造成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拆小建大”和生态用地的面积损失;②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少,且坡度大质量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会加剧耕地占补质量的差距,同时,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低下和耕作半径的扩大也会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造成耕地撂荒,致使增减挂钩的社会效益也难以保障.最后,提出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关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资源优势、村庄产业类型和发展趋势,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操作方法,阐述了政策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析挂钩政策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协调好城乡关系,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同时避免为了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只注重耕地数量而忽视耕地质量保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雷  姜燕  王云凤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68+70-68,70
矿区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可以实现废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建设用地与农业土地资源增减挂钩,改善矿区环境的重要渠道。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废弃地由于历史原因,长期闲置、荒芜而成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形成过程、复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以《土地复垦条件》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解决好在复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复垦土地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通过对和林格尔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案例实施情况分析,探索增减挂钩试点的实施成效与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运用。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和林格尔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试点,实施成效显著,特别是对于不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不能通过征收程序获取的项目用地,有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虽然通过增减挂钩得到建设用地指标,但对使用集体土地有顾虑,积极性不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缺失等。研究结论:(1)政府主导型增减挂钩模式的优势;(2)增减挂钩规划实施的可行性;(3)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相结合的大胆尝试;(4)非公益性用地的征地途径探索;(5)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实践;(6)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的探索实践;(7)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一个基本性的工作,对于整个城乡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均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故应当在实践之中加强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研究分析,以切实的思想实现工作手段的创新和不断完善。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基本现状,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应当重点加强和重点实现改变的内容项目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实现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完善,使得工作的建设可以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国家提出的"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进城镇化是摆在各级人民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无疑是落实城镇化重要抓手,是进一步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宽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渠道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化改革,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突破政策性瓶颈,是破解城镇化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颁布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农村变社区"的浪潮。针对各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落实情况,学术界争论不已。笔者对平邑县仲村镇北城社区进行的实地调查后,试图阐述一种比较成功的旧村改造模式-北城模式。北城社区用其实践经历较客观地解说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同时为正在进行中的农村变社区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出的背景、工作概述、规划编制及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挂钩工作顺利开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学林 《软科学》2011,25(5):99-101
成都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来,在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在挂钩规模确定、项目区设置、增值收益分配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内涵的分析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并不会对耕地带来威胁,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因为世界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越高.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在于,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城镇规模扩大,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减少,部分地区反而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而且"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很大,是城镇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的6倍以上,如果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减少两栖占地现象,农村居民点整理必然为城镇扩展提供动力.当然,有农村居民点作为城镇扩展后备土地来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地扩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了,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目前最为关键的解决途径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此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尝试定义了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LUUI=(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并验证其可行性,旨在倡导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弱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现结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实际,就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条利国利民利业的好政策,谈一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红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34-134,316
简要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涵义,对如何加强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宾飞燕 《大众科技》2012,(12):188-190
文章通过分析百色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取得的成绩和碰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项目设计,提高项目实施科学性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岭市"单户城镇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与“挂钩”分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挂钩")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该项工作应从城乡互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整理可补充有效耕地面积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耕地需求量两方面因素而开展。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基于经济社会限制性和耕地自然适宜性的评价与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估算了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实潜力;然后通过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需求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之间的关系,并将平谷划分为三类挂钩区,进而提出相应的挂钩整理与运作模式、资金保障措施以及补偿安置方式。研究结果体现了区域间的共性与差异,符合当地实际,对保障挂钩政策的落实和指导挂钩项目区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第二部分的村庄整理项目进行探讨,即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总量减少、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村庄整治在示范项目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村庄存在点多、面广,占地面积大,土地闲置现象严重。普遍存在"内空外松"和"脏、乱、差"的状况,而且建设缺乏规划、功能不配套、设施不完备、交通不便利,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实施,才能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同时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用地供需矛盾,是实现"双保"政策和解决"三民"问题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初衷是实现对我国建设用地的限制行业农用耕地的保护,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短期利益的角度来讲,这种土地利用的规划降低了经济的增长速率。因此,在我国土地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存在一种平衡的方式,实现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效益发展之间矛盾。针对这种矛盾,文中从主功能区规划的角度对土地利用规划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