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提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与习惯。与此同时,不少老师很怕讲,他们担心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就是填鸭式,故他们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甚  相似文献   

2.
一度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唯情唯美,将情说得太多,甚至课堂上哭声连连,这被称之为好课。情实际上并不单纯指抒情的趣味,它应包括情趣与智趣的交融,或情趣与谐趣的统一。随着第八次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不断加深,很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讲授内容的多与少.似乎成了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老师们也似乎形成了一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老师们个个谈讲色变。邢么,老师的讲授到底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老师还是应该讲授,这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相似文献   

4.
陈世荣 《小学语文》2011,(12):18-20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回归,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课堂,却会发现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讲”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渐渐淡出了课堂。许多教师在课上当讲不讲,当问不问,唯恐被扣上“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帽子;课上反复的朗读、看似热烈的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讨好式的评价,不敢指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重要环节的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毫无深度、广度可言……教学中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学生?教学中民主、平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让教师走出“讲”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他们往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内容,在课改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面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虚假和浮躁现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就课堂中的“讲解”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浅见,以和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观摩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三角形的特性”。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后,老师让学生们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问:通过画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习的主体学会、会学。这就需要摆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主次关系。我们目前实施的"自主高效"课堂,正是验证这种关系的最好阵地。我们都知道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外因往往是通过内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传播知识的主体,而更应当具备的是怎样把“一言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教师开始忌讳讲了: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尤其是一些语文公开课、评优课,教师怕走上烦琐分析的老路,背上“填鸭式”或“满堂灌”的黑锅,他们谈讲色变,总是绞尽脑汁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形式”。教师大都以少讲或不讲作为语文教学创新的标志,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  相似文献   

9.
方旭 《四川教育》2004,(9):46-47
一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个朗读情境:“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高,电视台特意到我们班招聘小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上露一手吗?好,老师预祝你们成功。”此言一出,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自由读时,孩子们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比试时,同学们声情并茂,十分投入。整堂课,学生们读得带劲,读得仔细,读得感人肺腑,读得酣畅淋漓,读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最后,老师欣喜地宣布:“由于同学们个个表现出色,全部被电视台聘为播音员。”顿时,教室里掌声如潮。几天后,该班的一个男孩子跑过来问:“老师,…  相似文献   

10.
"交往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多维的学习类型,是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互动而展开的学习过程。交往学习一般以讨论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而两种形式的学习成果都必须通过汇报、展示、评价的形式来展现。在课堂"交往学习"中,展示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王福明  孔晓 《现代语文》2008,(10):77-78
眼下,在学校里经常听到部分教师这样议论,“这节课我讲了一整节,嗓子都累坏了”,“黑板,我都写满了,学生还是不会”,“学生真笨,那篇文章我读了四遍,还是不明白,累死我啦”。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教师工作是认真的,课堂教学是卖力的。但如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能“大包大揽”,要通过恰当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会“懒”。当然,这个“懒”不是消极工作,是积极主动的“懒”。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引导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最能促使学生敢说、善说的有效策略,就是要求教师正确、适时而巧妙的实施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让学生“会提问题”.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这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学目的的要求。从“海题”转变到“会提”.更需要教师教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近日,蕲春县推出了教师帮扶问题学生的“学情日记”活动。各校建立了教师与问题学生结对制度,学校将问题学生的相关资料转给教师后,教师每周与问题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及时化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将情况记载在“学情日记”中。学校每两个月对记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  相似文献   

15.
有些教师在谈及怎样关爱“问题学生”,怎样呵护“问题学生”,怎样把“问题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时,“成功”的经验一套一套的。而当“问题学  相似文献   

16.
《宁夏教育》2008,(2):79-79
课堂上的“顺”不一定是好事。“顺”有可能是学生负担加重的结果,是教师忽略学情的结果。事实上,“没有问题的课”是真正有问题的课。教师之为教,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暴露学习中的真问题,发现学习中的真问题,从而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施教;教师之为教,就是引导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不深到深,从散乱到系统,从“无情”到“有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正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众人面前,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理念.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已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由于过分强调学生自主,从而淡化教师的作用,甚至有的课近似"放任自流",课堂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陈劲芳 《学子》2013,(4):30-31
微观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君不见时下课堂,走马观花者,比比皆是?君不见时下课堂,蜻蜓点水者,亦已多见不怪!笔者提出做足过程,不怕无教可施,看似为教振臂呐喊,实则为学孜孜以求。只有建立在以学为本的基础上的教,才是不流于形式的教,才是目中有人的教。一、一石激浪宽泛教案例:理解字词教学片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说说文中出现的哪些字词需在音、形、义方面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教师评价”始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英国公众对教育质量日益不满,教师素质亟需提高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英国教育与科学部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和在地方教育部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摒弃了陈旧的弊大于利的传统教师评价制度,开始推行一种新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即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讲"课,课堂上教师"讲"几乎成为教师活动的唯一方式,人们把这种教学方法叫做"满堂灌"(或填鸭式)。尽管专家们一直呼吁要改变"满堂灌",但现实情况是:"讲"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活动,"满堂灌"仍然占据着课堂!冷静分析一下,是下列原因所致。1.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解决了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