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从最近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司法解释《关于以侵犯姓名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责任的批复》来探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敏感性的问题。“宪法条款能否作为各级人民法院断案的法律依据”,笔从法律适用这一角度,结合筷人事律师工作的办案体会来论证这一问题,认为,“宪法司法化”在法理上是得得通的,在司法实践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宪法不为人们重视的原因,阐明了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并对涉及宪法适用的几个司法解释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宪法不具有可司法性或可诉性,因而总是面临这样一种质疑:宪法是不是法?如果是,又为何不具有任何法律所必备的可司法性或可诉性?这种质疑极为严峻,因为它所涉及的不单纯是宪法的法律属性问题,而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的共和国”,是不是在真实的意义上实施宪法、落实宪政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宪法司法化在我国的实现有其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宪法司法化是世界各国司法发展趋势之一,受宪法的法律特性及地位、作用所决定,宪法在司法活动中予以适用是必然的。中国宪法目前在司法活动中还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致使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及宪法与人们之间的联系不甚密切,这直接影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齐玉苓案为切入点,从我国现阶段宪法的实施现状阐述了宪法司法化的含义,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国未实现宪法司法化的主要原因,说明了在现阶段我国法律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大力推行利用宪法的司法化来弥补法律制定上、实施上的不足,提高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现状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宪法并未真正进入司法领域.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推进我国宪法司法化进程的观点,并就如何借鉴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建立我国自己的宪法司法制度提出建言.  相似文献   

7.
该是在对宪法基本权利之一的“平等权”保护的基础上探讨了宪法司法化的有关因素问题,并根据四川省的“身高歧视”案,提出了把宪法纳入司法程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宪法司法化的必然趋势。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从而建立起真正的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反对宪法司法化的学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可以通过宪政立法的方式将公民的宪法权利具体化,用这些具体法律去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因而从根本上看不需要宪法规范的直接司法适用;二是宪法规范只是行为规则,不是裁判规则,不具备可司法性。对这两点,我不表赞成。首先,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不可能也不需要用宪政立法的方式具体化,因此宪政立法虽然重要,但不可能替代宪法司法化的价值;其次,宪法中虽然有一些纲领性权利规范不具有可司法性,但多数宪法规范既是行为规则,又是裁判规则,具有可司法性。当然,就宪法司法化的具体操作而言,在受案机关上,出于对法治成本的考虑,可以利用现行普通法院系统,而不必另行设立宪法法院专司违宪诉讼案件;在受案范围上,只宜受理具体行为违宪案件,而不应行使对立法的合宪性的审查权和对国家机关权力争议的审查权;在受案程序上,可以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处罚前置等程序,而不必单独设立一套宪法案件的司法诉讼程序;在宪法解释上,应依据经验法则限制在常识范围内,不应作扩大或限制解释。  相似文献   

9.
遵守宪法是适用宪法的逻辑基础,适用宪法行为的本身也是对于宪法的遵守,不可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宪法的司法适用也不意味着法院享有宪法解释权及违宪审查权.我国宪法司法适用应先从保护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开始,从解决宪法权利受私权侵犯开始,逐步建立起宪法的"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 ,探讨了造成我国公民宪法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 ,强调宪法司法化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及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个基本能力。听知能力是听话人借助听觉器官 ,接收综合信息并通过思维加以理解、吸收的过程 ,它包括 :辨音识义的能力、理解语义的能力、组合语义的能力、品评话语的能力。文章认为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知能力 ,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目的要求 ,调动其听知训练的积极性 ;其次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听知训练 ;最后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知习惯  相似文献   

12.
《宪法十七条》是日本最古的一部成文法。该宪法思想的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而以佛、道两家思想为辅,文句多取自汉籍,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各种思想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在本论文中,主要研究《宪法十七条》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宪法至上 ,而宪法能否进入诉讼程序是树立宪法权威的关键所在。从宪法发展的基本趋势、宪法的法律性特征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等因素来看 ,我国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已成为一种必要和必然。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宪法的适应性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的适应性,是指宪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而不能和现实脱节,其主要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宪法的适应性是宪法权威真正树立及维系的必然要求,是宪法持续有效的理论依据,是宪法保持其稳定性的基础性保障。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宪政实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为宪法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行政体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监督宪法实施的唯一主体,这种体制保证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弥补的最佳方法是创设宪法法院作为宪法监督的另一主体。两个主体各司宪法监督的不同职责并相互监督,将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区域开展宪政建设的伟大尝试。它第一次使工农劳苦民众成为中国人权主体;它确立的苏维埃宪政模式,是新民主主义宪政的雏形;它通篇贯穿的人权保障精神是新民主主义宪政重要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1787年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迄今已200余年。它所确立的原则,仍是现今美国政治生活的准则。多年来,我们对这部如此重要的文献不是予以盘否定就是轻描淡写,或是三言两语打发。既然我们肯定这场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及其历史地位,那就不能无视这部重要的宪法,可以这样,如果没有这部宪法,那,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相似文献   

18.
宪法解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宪法学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如此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只有从民主、法治与宪政关系的高度入手,才能抓住分析和解决宪法解释问题上相关分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但在现实中税收法定主义的实施情况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税收立法数量不足、税收立法权的授权不规范、税收立法权的划分缺乏法律标准。贯彻落实宪法确认的税收法定主义,能解决税收立法混乱所带来的基层政府财政困难、预算浪费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