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书     
从我会说话起,爸爸就在被窝里给我讲《狼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伴随着这些故事和温暖的父爱,我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5,(11):40-40
当“竞争”成为社会的标签时,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坚强”,而“感动”则渐渐被遗忘,他们的心已被功利的外壳包得越来越坚硬——“小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着可怜的女孩冻得瑟瑟发抖的情形,我也会觉得浑身发冷,而火柴发出的温暖光芒总让我感动得流泪,并且幻想自己能有一间又大又暖的屋子,让所有穷孩子住进来……”记和36岁的阎耘谈到她8岁的儿子时,她首先想列了自己的童年,“现在我的儿子和我小时候完全两样,对这些毫无兴趣。”  相似文献   

3.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大段(第5—第10自然段)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现四次幻景,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在准备这部分的教学时,原计划找找童话录像,做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女孩的寒冷、饥饿、痛苦。但很遗憾,童话录像找不到,课件制作又很费时。后来一想,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于是,在教完第一大段后,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细读课文第5—第10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加以联想,画4张幻景图,第二天带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对于《卖火柴…  相似文献   

4.
流泪的阅读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疏远甚至隔绝了泪水? 我记得那些曾经与眼泪伴随的阅读。为杜甫的“三吏”与“三别”,为窦娥感天动地的冤屈,也为那个可怜的孤儿凡卡,他将一封写着“乡下爷爷收”的信投进邮箱,天真地盼望着爷爷会来接他……不久前,为女儿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到最后,小女孩冻死前在火柴的光焰中看到死去的祖母时,  相似文献   

5.
安徒生笔下精心设置的童话世界折射出冷漠的社会现实。而同时,卖火柴的小女孩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她让我们懂得:无论经历怎样的人生苦难,都要对未来满怀信心,用温暖的心去点亮世界,用自己的力量擦出一片绚烂天空。  相似文献   

6.
敖卓回 《师道》2004,(7):38-38
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了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听了不少语文课,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两种不同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9.
李英 《青海教育》2005,(7):47-48
安徒生一生共写下168篇童话,早期代表作主要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夜莺》等,中晚期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母亲的故意》、《她是一个废物》、《柳树下的梦》、《单身汉的睡帽》、《沙丘的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 ,构筑体系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女孩悲惨的生活 ,如果你看到风雪中的小女孩 ,你觉得她怎·················样?· 生 :我觉得小女孩非常寒冷 ,因为寒冬腊月她竟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生 :我也觉得她非常寒冷 ,你看她又冷又饿 ,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 ,蜷着腿缩成一团。生 :小女孩非常饥饿 ,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上一点东西。生 :小女孩非常痛苦 ,富人家都在忙着过年 ,可她直到天黑了还光头赤脚在大街上走着。生 :我觉得她非常孤独 ,富人不把她放在眼里 ,连小孩也欺负…  相似文献   

11.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她为什么跑?因为她不想死,她珍爱自己的生命,她在朝求生的希望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儿童学习语的兴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这其中除了最具美感效应的语本身,也包括了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次提到要重视  相似文献   

13.
简评:小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分步写出了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歌颂了社会主义的美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全文条理清晰,感受深刻,对比强烈,语言流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偶然翻阅书刊,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指着漆成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她接连问了好几遍,学生都答“黑色”。最后,她生气地指着黑板说:“这明明是绿色,你们为什么说是黑色的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因为它叫‘黑板’哪!”读后哑然失笑,进而感到略带苦涩。学生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只相信习惯、经验、书本,却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大脑呢?  相似文献   

15.
没有大片残破不堪的屋舍,没有众多闲苦凄伤的面容,只有一条冷清的大街,  相似文献   

16.
中师《阅读和写作》第六册儿童文学单元,有一篇题为《半半的故事》的课文。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加之学生在第四、五册已学过两个单元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填鸭式”的教学再也激不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本文的体裁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对本课的教学作了适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那节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家都知道那个小女孩的生活很悲惨,都很同情那个小女孩,在课堂上议论纷纷。老师用尺子敲了几下讲台,让我们静下来。老师紧握拳头,举起右手,问我们:“你们猜猜老师拳头里是什么?”“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王萍 《吉林教育》2007,(10):31-33
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这其间,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发现,课程设计越来越精致,课堂教学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也一直在反思: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其间,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发现,课程设计越来越精致,课堂教学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精心打造的小学语文课堂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又该如何设计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孔波 《小学语文》2007,(9):57-57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站在讲台前,与学生一起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正努力地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