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汉字结构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同时,它又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如“名”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向”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若归合体字,那么是上下结构还是半包围结构?若归独体字,那划分独体字与合体字的标准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把一个个笔画或偏旁进行搭配、排列,组成一个个字,这就是汉字的结构,就像砌房子、造汽车一样。因此写好笔画和偏旁,是写好结构的前提。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结构,我们在前面"笔画组合有规律"部分,已较详细地介绍过。从今天开始,我们着重探讨合体字结构。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我们先学习"横向结构"——左右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 ,强调以字形为中心 ,分析字形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字形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要把生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如果是独体字 ,就分析笔画 ,按笔顺说出笔画 ;如果是合体字 ,就分析部件 ,按结构部位说明部件。一个字是独体还是合体 ,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难确定 :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 ,如“木”、“刃” ;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如“休”、“语”。但是 ,有些字介于独体与合体之间 ,不容易确定是独体还是合体。这类字主要是失去独体字特点的象形字 ,随着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 ,这些字已经变为可以分解成两部分的现代汉字 ,如“辛”…  相似文献   

4.
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不仅是基础,还是重点。汉字从形体构成来说有独体字、合体字之分,因此针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也要兼顾独体字和合体字的特点。从基本笔画入手,探讨了笔画、笔顺、构字部件的教学方法,引入"六书"理论,注重独体字做偏旁的表意特征,加强合体字立体结构意识的建构,注重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独体字的构字能力很强。一个独体字在组合成合体字时,会在不同合体字的上、下、左、右、中等不同位置出现,我们把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称为"根字"。如"口"字,居左时组成的合体字有"叫、呼、吸、哈、叶、吓、吐、听、吹"等;居上时有"只、另、吴、呆、兄、员"等;居下时有"古、舌、吞、各、占、台、召"等。掌握根字及其形态变化可以起到写好一个字带动一批字的作用,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第四章<张迁碑>的偏旁写法 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独体字不能拆开,一旦拆开便无意义,所以独体字是无所谓偏旁的.而合体字能够拆开,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部分.这些各自独立的有意义的部分叫做偏旁.如:"榆"字,从"木"、"俞"声."木"和"俞"是"榆"字的偏旁.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汉字结构的时候,人们往往把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只有一个部件的字叫独体字,如山、木、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字叫合体字,如明、解、薪。其实,独体字只占汉字很少的一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汉字是合体字。因此,研究合体字的结构层次,对于探索汉字的构字规律和进行识字教学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钢笔字体的优劣,主要表现在字型结构上。掌握字型结构,重点是独体字的结构训练。独体字的结构写好了,合体字便可不费很大气力即能把握好。无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突出的难点就是为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形状的字体是好字体。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有三...  相似文献   

9.
正一、回顾内容,聚焦重点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0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恐"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心"字底的卧钩要指向字的中心。我们一齐读课题。【点评】揭示课题摈弃了"投影""挂牌"等时髦的"现代化"形式,回归传统,放大了写字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板书示范和提醒,既避免了熟字的"回生",又点拨了写好"恐"字的关键。师:通过预习,对于恐龙你了解了哪些?  相似文献   

10.
汉字从结构上说有独体与合体两种。独体指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指会意字与形声字。在当前通行的汉字中,独体是少数,只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十几,其余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合体字。所谓析形,就是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通过析形,可以了解和熟悉独体字是怎样结构起来的,合体字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等等。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组成情况,能够提高我们使用汉字的能力和阅读古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引入童话,自然无痕师:老师考考大家,今年农历是什么年?生:牛年。师:含有"牛"字的词语或俗语有哪些?生:牛气冲天、九牛一毛。生:水牛、黄牛、牛奶、牛毛。师:都是牛身上的,换一换。生:吹牛。生:庖丁解牛。师:了不起,这个词都知道,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3.
【《灰椋鸟》(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小节教学片断】师:自由读第4小节,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灰椋鸟归林的。生: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从"一开始""没有几分钟""先回来的""后到的"可以看出。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使文章条理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说一说。生: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师:文中有一个字高度凝练地把大家的意思都概括进去了,是哪个字?生:神。师:是的,好一个"神"字!(板书:神)二、研读课文,体会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神"呢?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特别的词语?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请默读课文1耀6自然段,画一画,圈一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生自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上,学生分析“画”字的结构,有的说上中下结构,有的说半包围结构,有的说独体字。最后,老师说“画”字是上下结构。“画”字究竟是什么结构?众说不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小学语文写字教材第二册把“习”“冈”归为独体字;第四册把“司”“网”归为合体字的半包围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归划?恐怕也无充分理由能说明白。现在,大家对于将汉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细读诗句,领悟诗情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首诗歌中的哪些诗句?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师:请大家反复读读这些诗句,想一想它好在哪里?或者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觉得“挂”字用得好,把从远处看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 师:在刚才自读课文时,你们认识了哪些字?我们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教师出示题目中的“美丽虹”三个生字) 师:这三个字中,你最早会认的是哪个? 生1:我最先认识的是“美”,我是在看课外书时认识的。 生2:我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相似文献   

18.
合体象形论     
一般人都认为只有独体象形字,没有合体象形字,而笔者认为象形字可分为独体和合体两类。因此,本文就试图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象形字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独体字和合体字 1989年版的《辞海》说:“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独体是囫囵一个字,分析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和指事的字,如‘文’、‘中’等。”“合体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合成一个字的,就是会意和形声的字,如‘解’由‘刀、牛、角’合成,‘秧’由‘禾’和‘央’合成。”《辞海》的这个定义可以被理解为:“体”是虽可单用却不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偏旁的汉字构件;而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分标准则是看一个字能否被没有剩余地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单用的构件,能够没有剩余地被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单用的偏旁的是合体字,否则就是独体字。 我们感到,《辞海》的这个标准值得商议。比如金文“黑”从“炎”上出“囱”(“囱”为古“窗”  相似文献   

19.
【片段一】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是夕阳斜照的意思,那可不可以把"铺"字换成"照"字呢?并说出你的理由。生:我觉得可以换,这样更清楚明白。师:除了"照"还可以换哪些词呢?(生相继说出:射、洒、映等)  相似文献   

20.
唐薇 《教师》2014,(18):108-108
正2013年12月份的市级教研活动,我聆听了一位姓吴的年轻教师执教的《北风和小鱼》,在导入揭题时,吴老师就顺势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师:(学生已认读"北风""小鱼"。)要连接"北风""小鱼"两个词,我们可以用上这个字。(板书:"和")谁来读?指两名学生读、齐读。师:"和"这个字,你怎么记?生1:"和"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口"。师: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生2:我们班XX的名字里就有个"和"。师:从小伙伴姓名中识字,你真是个有心人!师:你能像课题这样,也用"什么和什么"说一句话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