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教学中,教师"无为"的做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最"有为"的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无为"的姿态来接纳学生的"有为",今天的"无为"是为了学生明天的"有为"!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4,(A3):29-30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把"无为而治"的理念放在语文教学中有它的广阔舞台。教师可以把"无为而治"的思想演变为"无为而教"。教师把主导力量化为无形,"无为"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则从旁进行指导。但"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教师"无为"是为了学生"有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教育技术和技巧。结合中文教育的特点,从无为教育的特征和策略等方面入手,探索以教师的"无为"促学生的"有为",进而提高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做到"有为"而不是"过分有为",应正确地理解子女教育中的"无为",把握好"有为"和"无为"的度。  相似文献   

5.
丘处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观,把"无为"和"有为"看作道的一体两用。他认为"有为无为一而已"、"虽有为而常无为",主张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存无为行有为",并以此为指导,把宗教修炼和涉世功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超越的宗教精神实现了普世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课堂是指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与主体(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实现动态融合、相生相长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课堂上,师生生态地(和谐平衡)从事各种教与学的活动。笔者认为,生态课堂中,教师既要"有为",更要"无为",应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提高能力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引导者。"有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常言道"功夫在诗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面对新课标下"一标多本"的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7.
王林林 《文教资料》2013,(15):44-45
以"无为"思想而著称的道家,主张尊重自然界、人类社会,由此达到"无为而有为"的理想境界。汲取道家这种"无为"思想,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偷工减料"、"不求甚解"、"留有疑问"、"要求阶梯式"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无为而有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无为"是老子的主要哲学观点,意即"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为"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目的是构筑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活跃的教学过程,其关键是树立以课堂"民主"为核心的平等、和谐的教学观念,其实质是创设以身心"自由"为目标的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在教师的"无为"中实现学生真正的积极的"有为".  相似文献   

9.
阐述生物教学应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教师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创造、反思和评价,这种“无为”的正确运用,会生成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发展的“有为”.  相似文献   

10.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顺人心者,欲治人,人无为而不治",如果将这个道理迁移到教学中,特别是有效教学中,也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去教学,何尝不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就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生命哲学包括他的生命价值观、生命动力论、人格特质论三个方面。老子的生命哲学给当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启示:生命的动力源于生命本身,教学的动力不是源自教师的教,而是源自学生的学。课程与教学变革实践中我们应当在“有为”与“无为”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让课堂在师生的“有为”与“无为”之中生成出更多的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下面我来谈一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点策略。一、创设和谐轻松的情感环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能让爱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去创设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去感悟,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  相似文献   

14.
一、"无为"教学体现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中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是上好观察课、实验课的先决条件。然而如何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却大有学问,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本人认为应视材料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费些功夫能寻找到的还是放手让学生去准备。这看似是教师的"懒",实则是促成学生的"勤",促使学生勤动手,勤  相似文献   

15.
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的无为思想,对班主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班主任退居幕后,给学生一个方向,给学生一次机会,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不断发展。用班主任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有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高效在于追寻教育的"同情心",即教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的高效在于构建学习的"共同体",始于兴趣、终于智慧的课堂教学追求,要让自由写作成为表达生活的需要,让自由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的文化管理在于营造生长的"土壤",无论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盛宝和 《考试周刊》2015,(25):187-188
<正>我国自古就有"爱施者,仁之端也",爱的作用之大随处可见。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正是因为他对学生实施"仁爱"。陶行知先生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正在于他对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要想把班级管理好,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师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师爱的诠释师爱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是与学生密切相处,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  相似文献   

18.
黎雪娟 《广西教育》2013,(16):57-58
在学生眼中,黄世林是位相当有魅力的老师,每一篇课文到了他的手上,仿佛拥有了魔力,充实的教学内容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同事眼中,他也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人,有的老师遇到教学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黄世林。记者心生好奇:黄世林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无为"胜"有为"问题意识、自主探究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和  相似文献   

19.
初中科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和实施能反映知识形成规律的教学,做到学生与教师互动,实验与探究并重,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全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在于教育,即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新"、求"变",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