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广角     
河北:“送教进城”激活县级职业教育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民以农为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劳动力急需掌握在城市打工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针对这种变化,河北省许多县级职教中心一方面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紧随当地农民进城的脚步,由“送教下乡”变为“送教进城”。如涿州职教中心根据本校毕业生大部分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旅游宾馆就业的实际情况,在这些大城市设立了“教学点”,选派了十余名骨干教师长驻教学点,为学生授课。学生则从二年级开始一边在用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探讨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与城市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获得差异。研究发现:(1)更高比例城市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以及主管单位为中央/省级的单位工作。2000年之后,城市籍毕业生选择自雇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籍毕业生;(2)绝大多数城市籍和农村籍毕业生选择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就业,选择去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少,但是选择回农村或乡镇就业的农村籍毕业生比例高于城市籍毕业生;(3)2000级以前,农村籍毕业生全年职业收入高于城市籍毕业生。但是2000级以后,城市籍毕业生全年职业收入超过了农村籍大毕业生;(4)农村籍毕业生与城市籍毕业生在劳动合同签订、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工作保障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农村籍毕业生和城市籍毕业生就业获得差异的原因,发现社会资本(特别是先赋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差异(毕业于不同层次大学)是造成两者就业获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山西教育(综合版)》2006,(6):F0002-F0002
为了实现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晋中市榆次区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期制度,每年有2%的城市教师通过全(兼)职支教,结对帮扶,送教下乡,挂职学习等多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由城市中小学的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学能手组成的“骨干教师讲学团”定期巡回下乡送教,为农村学校教师讲课,评课。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和劳动力过剩的大背景下,一部分农村出身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城市留不了,农村不愿去”的两难就业选择。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疏通城乡两个就业渠道,才能帮助农村出身的高校毕业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房媛 《河南教育》2014,(1):53-53
作为一名家在农村的毕业生,笔者对“农村本科生就业最难”感同身受。与家在城市的大学生相比,  相似文献   

6.
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现实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学生主观思想愿望和社会客观现实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农村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方向选择的“错位”现象,由此产生了“就业失当”问题,这直接导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以新农村建设为视角,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高职农村毕业生的科学就业出路,并使二者产生联动效应,互促互进,进而探索一条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职教论坛》2005,(1S):37-38
近年来.长春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通过整合城乡教青资源,使大批农村初中毕业生走进了城市职业学校的大门。从而破解了城市职业学校生源匮乏、农村教育资源闲置两大难题,给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中指出,在毕业两个月之后,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是17.6%,其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失业率竟然高达30.5%,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月薪大概是3505元,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高出了654元。农村背景的大学生就业比城市学生要差,意味着他们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要低,正好揭示了为什么农村的孩子不愿意上大学。(《南方都市报》)  相似文献   

9.
刘中慧在《重庆教育》 2000年第 5期撰文指出,农村职业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准确诊断个性,准确把握着力点。要诊出农村职校与城市职校的不同特点,开展人才需求论证。依据农村职校的个性来确定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具体做法为:坚持“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实施校内“重德、强能”目标和校外“富民、兴县”目标。做到强化学校行政管理、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强化实作基地管理;做好职高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送教下乡、科技扶贫工作、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工作和建立主…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天津教育》2009,(1):3-3
“为中国而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为中国而教——优秀大学生从事农村教育的计划”项目将于2009年2月正式启动。项目组负责人余微介绍,该项目借鉴自在美国成功运作19年的教育运动“为美国而教”,此次将招募一批来自中国一流大学各个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安排他们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及城市打工子弟学校任教两年。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起怎样提高农村中学教研活动的效率 ?这是我们每位教研工作者长期思考的一个共同问题。我市现有初级中学 39所 ,分七个教研片。每个教研片以一所城镇中学为“龙头”(片辅导学校 )。为了使片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不断提高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几年来 ,我市尝试开展“送教到片”活动 ,使农村初中的教研活动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二、“送教到片”的指导思想和师资队伍1、“送教到片”的指导思想(1)送新的教育观念 ,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2 )送现代教育技术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目前 ,我市农…  相似文献   

12.
关于“送教下乡”活动策划的有效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和地方对农村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策划了许多“送教下乡”形式的教研活动,这种城市支援农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交流作用。但是,在送教热潮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观念意识、送教内容、送教形式创新等方面仍然值得思考和完善。只有提高送教下乡活动的有效性,才能使之在深化农村课程改革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志斌 《教育导刊》2006,(10):59-61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许多农村向城镇过渡,大中城市周边的乡镇正在迅速融人城市。在这种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城市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指导好学生择业、就业、创业,使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到城市,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城市人,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校提出了“城市化意识教育”这种办学新理念,指导本校的职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二三线城市对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以扬州市为例,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影响二三线城市毕业生就地就业意愿情况,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为就业工作的“需求侧”,在基本需求、期望需求、个性需求三方面分析,深度挖掘影响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政府是城市人才引进的主导者,高校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者,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动参与者,三者共同组成为就业工作的“供给侧”。提出促进二三线城市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的对策,为二三线城市人才引进工作、高校就业创业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部分农村小学毕业生“免试直升”进入初中就读,这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城乡教育差别相当突出,而又必须采用同一教材,这就给农村初中教学带来了困难和问题。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生活的科技含量以及农村人文环境给儿童的影响和熏陶较城市也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明显减少;生源质量下降.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厌学.在校生流失严重;教师厌教.教学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等。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使我省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我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后,很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资教,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接纳资教生的学校,培养资教生成长为教坛新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2005年4月,笔送教下乡到F镇实验小学。在那次一天的送教活动中,F实验小学崭新的校舍,校长开朗的性格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2006年3月,市教科所到农村学校进行教科研情况调研,其中一站是F小学。我欣然前往。想去看看这所农村学校教科研开展情况如何,他们有什么特点,与城市小学教科研有何差异。  相似文献   

19.
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量农村生源毕业后无业可就,家庭付出的巨额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新“读书无用论”正在西部地区滋生。新“读书无用论”和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关系很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读书已不能带来经济上直接的、明显的实惠。不仅如此,一些家庭甚至出现“读书致贫”、“读书返贫”的现象,以至于有些农民把送孩子上大学看成“就像一场赌博”。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师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何在?本文的结论是乡镇农村中学,认为高师本科毕业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抢占农村经济制高点,他们到农村经济的制高点谋职,客观上能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充满后劲,农村中学师资缺口大,是高师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