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七首》     
教学目的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 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2.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李煜yù暮霭ǎi凝噎yēB.纶巾guān樯橹lǔ纤云qiānC.玉簟diàn舞榭xiè荠麦jīD.佛狸祠cí虞美人yú姜夔kuí二、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填空。1.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是,他被认为是的开创者。2.宋词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3.柳永字,原名;苏轼号;李清照号;辛弃疾字,号;姜夔字,号。4.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6.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除,…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本第八课《词七首》有两处注解不合常理.一是柳永《雨霖铃》中"此去经年"的"经年";二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说大纲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对阅读教学有专门的规定 ,要求本册教材的阅读部分 ,在前两册学习各类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基础上 ,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感知、理解、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说教材《词七首》安排在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是唐宋诗词鉴赏。根据编者的要求 ,欣赏诗词 ,要在反复诵读中 ,运用联想和想像 ,探究它的意境 ;同时 ,为感知诗词的声韵美 ,还要懂得一点格律常识。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之一 ,本…  相似文献   

5.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是音乐和文字相结合的产物,当时称“曲子”或“曲子词”。它萌芽于隋唐之际,成长于中唐时期,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选的五首词跨越了晚唐五代至两宋,这正是词兴盛繁荣的时期。所选五首词无论从思想情趣还是艺术价值上都有令人叹赏之处。  相似文献   

7.
【创意说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按诗人所处的年代顺序编列,都是古诗词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8.
《词两首》是人教版新选课文,仅就有关问题简答如下,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1.怎样理解《忆江南》这一标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源于民歌。白居易为什么将《望江南》改为《忆江南》?读了作品可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改与不改却大不相同。《忆江南》是一组词,是作者离开杭州任所,居住洛阳时所作,当时词人已是67岁高龄了,自然是“忆”合适。同时“,忆”字突出了中心内容和主题,从“忆”江南到“忆”杭州,到“忆”吴宫,紧扣本题,层次分明。因为白居易的这组词太有名了,从此《忆江南》就被列入词牌名,原先的《望江南》反而渐渐被人…  相似文献   

9.
10.
<词两首>是人教版新选课文,仅就有关问题简答如下,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1.怎样理解<忆江南>这一标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源于民歌.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词。李清照的《武陵春》和温庭筠的《望江南》。《武陵春》已被配乐传唱,想不想听这首歌?  相似文献   

12.
《沁园春·长沙》一、自学要求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领会用词精妙的特色;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二、自学引导1、了解时代背景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五年。当时工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但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党内的陈独秀也认为中国革命应当由资产阶级领导。一九二五年秋,毛泽东同志离开韶山去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怀着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虑和激情,  相似文献   

13.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赏析:这是晏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它语言流畅自然,平白如话,意蕴却十分深远,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起句写对酒听歌,词人的心情轻松安闲。但边听边饮,便不期而然地触发了对“去年”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亭台楼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受到有的东西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长行歌》《长歌行》描写在春天早晨阳光照耀下,各种生物都欣欣向荣,但又想到如果秋季一来,花叶就要衰落,因此感到光阴象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回.人的一生也有少壮时期和老年时期,年轻力壮时不努力,等到老大时懊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对我们青少年很有勉励作用.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比兴方法的运用.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六句说明万物盛衰有时,在春季,草木靠阳光雨露的恩泽蓬勃生长;到秋季,草木就桔黄凋谢了,这是起兴。后四句光用水流东  相似文献   

15.
《贺新郎》一调在宋代颇为流行,共430多首,辛弃疾有词23首,且名作较多。其章法、句法和用韵等皆体现出该调的基本特征和情感基调;用语用典,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化用前人诗文熔铸经史子集入词等反映出辛词创作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宋词三百首》中的叠音词,进行穷尽式收集、整理、归纳、统计,分析了叠音词的构造形式及意义,并探究了其词性分类,为后人继续研究叠音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也是我国五千年古老文化中的瑰宝。而爱情、亲情以及由爱而生的离愁别绪永远是诗词中的永恒话题。于是乎望明月而生情,见落花亦情深;伤心时,花儿亦为我悲,鸟儿亦为我愁。博大精深的唐诗,包罗万象的宋词,无一不让文人墨客倾倒于它们的雅韵幽香。而对于初读词的高一学生而言,年代久远的深奥古诗词无疑是拦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屏障。更难说去嗅古诗词的幽香了。于是我准备了一堂鉴赏课,试图跨越时间隧道,打开同学们尘封的心结,让他们通过读词、唱词,记住词的韵律,回味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也是我国五千年古老文化中的瑰宝。而爱情、亲情以及由爱而生的离愁别绪永远是诗词中的永恒话题。于是乎望明月而  相似文献   

19.
先把知识短文《谈谈诗歌》复习一遍,然后把七首古典诗词分成两组来自学。第一组是风景诗:《望天门山》、《春夜喜雨》、《忆江南》、《渔歌子》第二组是抒情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石灰吟》、《杜少府之任蜀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