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文笔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柔婉,宛如山涧的清风而丝丝入骨、夜阑的桂子生暗香盈袖。因而也一直是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首选范文之一。它们曾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  相似文献   

3.
老师讲授排比的修辞手法,常常先举课中出现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相似文献   

4.
《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十分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文章开头的两句,两句中各有一个“师”,这两个“师”怎么解释,其含义相同,还是不同?这个看似没有争议的问题,却麻烦不断,教材、教学用书三易其口,迄今为止,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十分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文章开头的两句,两句中各有一个“师”,这两个“师”怎么解释,其含义相同,还是不同?这个看似没有争议的问题,却麻烦不断,教材、教学用书三易其口,迄今为止,莫衷一是。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教材、教学用书,一方面讲《师说》开头的二“师”含义相同,都作“老师”解释,一方面又节外生枝,弄得是是非非。如1993年的教参上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见《新编中学语文教案》语…  相似文献   

6.
《辞海》(1979年版)的“睡”(3819页)字是这样解释的:睡(shuì)睡觉。《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汉书·贾谊传》:“将吏被介胄而睡.”其中“孝公时时睡”的“睡”字,并非“睡觉”之意。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是其散文中的精品.也是高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许多版本的教材都选了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人们大都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对此,笔者认为:经过反复研读和分析,无论是联系时代背景.还是从文章本身来说。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荷塘月色>一向以语言优美著称,而余光中先生曾撰文批评朱先生"的"字短语用得太多,显得累赘.究竟是朱自清先生在运用语言时犯了错误,还是余光中先生的批评有失公允,应该是一个值得细细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佳作。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清新美妙的荷塘月色图。大多数的评论者都认为这是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是朱自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的向往”。《荷塘月色》一文正是由这两个世界构成的。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文中描写了三个世界,即烦躁的现实世界、宁静的自然世界和理想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0.
谈《荷塘月色》中的“门”教材研究·JIAOCAIYANJIU四川/陈万勇陈万翔通览《荷塘月色》全文,关于门的语言信息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第一段末句);第二次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推门进去,...  相似文献   

11.
《荷塘月色》一文中“妻”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一段:“……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第二次出现是在文章结尾最后一句中:“……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影响,一般认为,“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和“已睡熟好久了”给静寂的环境增添了几分静谧,起到反衬作用;这前后呼应的两笔,使文章结构圆满。然而,笔者认为,上述关于“妻”的认识是有商榷之处的。首先,有关“妻”的叙写不能反衬夜景的静谧。反衬作为一种写作…  相似文献   

12.
再一次打开《荷塘月色》,面对新教材寻求新的定位和突破时,我的目光一下子停留在两个“忽然想起”上,平日茫然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清晰起来。“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像作者这样一位大学者,到底会因什么“颇不宁静”呢?为何不找好友小酌以化解,为何不像常人逛街以忘却,为何不酣眠以糊涂,却于众多烦扰纷乱中“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如果忽略这一问题而直奔月色荷塘,就会将之变成未有源头活水的死塘。其实,文中那个让人流连的所在,和清华园中实实在在的荷塘并不一样,而是情景、性格、学识、思想的综合体。因为作…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明净淡雅的意境与情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该文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就其使作者的审美情感得以展开的艺术背景而言,笔者认为,《荷塘月色》中存在着“两个背景”:一个背景是由荷花、荷叶和月光等意象组成的荷塘;另一个背景是用幻像构建的梦中江南。  相似文献   

14.
<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自30年代起一直作为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教材。在海外,凡是有华文教育的地方都要选它作为教材,在华人世界里可谓耳熟能详。朱自清先生笔下那宁静、淡雅、朦胧的荷塘月色,像诗,像画。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浓浓的哀愁和那淡淡的喜悦感人至深。长期以来,人们"颇不宁静"的原因和那浓浓的哀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章抒写的是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见人教版教学参考书)。“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是符合文章和作者处境实际的。但对所谓“淡淡的哀愁”,笔者却不敢苟同,倒是认为,作品抒写出来的哀愁是浓重的,深沉的,是不可排解的。首先,就当时的政治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心情来看,作者的哀愁不是“淡淡的”,而是浓重的和极其压抑的。文章写于1927年7月,这一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凡正…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在众多《荷塘月色》的解读文章中,"作者中心论"一直被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许多研究者把追寻作者的"原意"作为解读最主要的目标。而事实上,文学文本是开放的,对作者"原意"的追逐是一种典型的"意图谬误"。数十年来,众多研究者之所以热衷于在《荷塘月色》中解读作者的"原意",与这篇散文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即整个文本有一个类似"谜语"的结构;文中的写景是"谜面",而作者面对"荷塘月色"的"心情"则构成了某种"谜底";于是很多研究者联系朱自清当时的政治、生活处境给出了多种解释。《荷塘月色》其实就是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回到对作品的审美欣赏才是文章解读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的《荷塘月色》那篇文章里提到蝉声。抗战前几年有一位陈少白先生———陈先生的名字 ,我记忆的也许不准确———写信给我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那时我问了好几个人 ,都说陈先生的话不错。我于是写信请教同事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过了些天 ,他抄了一段书交给我 ,只说了一句话 ,“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这一段儿出于什么书 ,作者是谁 ,我都忘了。但是文中记录的 ,确是月夜的蝉声 ;作者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他却听见它们在叫。当时我总觉得刘先生既然“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而一般人在常识上又都觉得蝉子夜晚不叫 ,那…  相似文献   

18.
《济南的冬天》一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对济南冬景由衷赞美的佳作。文中第二自然段写道:“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用这个“睡”字妙在两个方面:一是形象传出了济南冬景迷人之神,二是充分表达赞美了泉城冬暖如春这一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杰作,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一篇散文。它以"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读者,赢得一个个译者将其译成英文。文章对朱纯深先生和王椒升先生两个英译本中的三段经典文字进行对比与赏析,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特别是朱先生的译文对原作的理解更进一步,译文中有不少精彩的译笔,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让读者领略到了英译本的美感和韵味。  相似文献   

20.
细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要义所在,也最能见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本文以及下一篇分别是教材编者(郑桂华系沪版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和中学一线教师对同一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虽然观点各见“风致”,不少地方却又遥相暗合,希望这些吉光片羽能给您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