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18道作文题浮出水面。这里,仅就其中部分作文题作出评析。一、全国卷:清一色的关系型话题今年高考三套全国卷考查的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这一点正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语文》“命题建议”提出,“作文题,应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的补充方式”。(2)在各种类型的话题作文中,关系型话题因其适当增加了审题难度和写作的限制性,有利于减少宿构和套作等不良现象,又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性思维,因而深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再考虑到高考…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写作训练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学生面对课堂作文命题(教材中的作文题或考试中的作文题),往往搜索枯肠,难以落笔成篇,完成后也可能是千篇一律、贫乏枯燥,场面十分萧条;另一方面,不作题材、体裁限制的各种随笔、散记却是异彩纷呈、语言鲜活、个性鲜明,极为繁荣。这萧条与繁荣的对照说明:指导学生的写作,只有了解学生的写作心理规律,把握他们的写作心态,使作文命题达到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步,才能优化他们的写作动机,激发他们的写作情感,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心,最终把作文写好。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指导教育部命题中心《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对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进行解析:“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这“三个不同”,意味着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结束了2015年至2022年的“驱动型新材料”模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命题形式。根据其命题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时新材料式”作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考情综述】材料作文就是由命题人提供一则材料,考生依据材料自由命题、立意、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近年来,随着中考作文“一卷双题”模式的流行,灵活多变的材料作文越来越多地进入各地中考试卷。在我们搜集的2021年84个考区的中考作文题中,共有15个考区设计了材料作文题,占比18%。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新版九年义务教材语文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教材,依据修订版《大纲》精神,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编排上仍以训练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导读一课例(课文预习、思考·练习)一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字·词·句、口语交际、阅读、作文、实践活动)。本组课文仍有三篇,主要是围绕“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编排的。《古诗两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讲读课文,而原教材上阅读课文《胡萝卜》换成了《欧阳修追字》,这样更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著名文学家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中受到启发,懂得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全命题式、半命题(话题作文归入半命题式)、不命题(由作得自己命题,如材料作文),尽管它们有交叉的关系,但在审题立意的方法上本是一致的。06年全国卷Ⅰ一改几年前的话题作文为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作文题表现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不同作文题型,准确把握命题意图,明确作文主题,选定作文体裁,确定写作范围,选定写作角度等,使写作切合题意,否则偏离题意的作文,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不会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7.
“说话·作文”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文课型,它肩负着说话训练和作文训练的双重任务。“说”是为了调动学生积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是为“写”作  相似文献   

8.
在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几种作文题型中,材料作文无疑是审题难度最大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材料作文题觉得“无从下笔”时,不妨试一试转换法。所谓“转换法”,就是在阅读并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材料作文题转换为其他的命题形式,再进行构思写作。  相似文献   

9.
作文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原则。作文题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作文教学的质量。如何从作文命题开始,就有意识地遵循中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努力使作文题型的设计适应他们智力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0.
高考改革热点2014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已向社会公布,今年将60分的作文一分为二: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并首次明确“微写作”占10分。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命题作文是极其重要、合理的命题形式,在今后的中考中仍将备受青睐。笔者对2013年128个中考作文题(含两选一作文题)的统计很有说服力:命题作文的比重高达84%,仍处高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的比重只有16%。特别是“选题”类中命题作文的比重也高达79%,这说明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选题”类这块“传统领地”的优势也已失去。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近年中考作文题后,我们不难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是: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成为主流;命题内容———德育渗透成为主导;命题要求———“二松”“二严”成为主向。具体分析如下:一、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一)、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直线上升成为中考主流话题作文自1999年步入中考考坛后,以其注重能力检测、避免宿构、顺应素质教育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需要等优势迅速被推广开来。2002年从抽样的34道中考作文题来看,以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有:北京市海淀区、河北、山西、吉林、南京、浙江、安徽、武汉…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高考涌现出17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3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恩辨(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各卷考场作文的主要弊病有:  相似文献   

14.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下简称。注·提”)实验纲要作文教学目标中提出:“在儿童已有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激发他们书面表达的愿望,提早作文,扩大作文量。通过写作实践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培养作文能力。”这个目标要求正确估计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提早作文的形式,以大量的写作实践为根本途径,实现学生写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提高。这就为“注·提”实验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和作文教学的规律出发,有效地落实纲要中提出的作文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认真落实观察、思维、表达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5,(2):5-6
<正>北京北京中考语文命题将更重传统文化考查关于2015年北京中考说明,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中考语文科目的命题将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考查,强化阅读理解。并且,命题将更加灵活,作文题考生将可以选做。北京中考说明从语文基础运用、传统文化、现代文阅读、写作等4方面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11期刊载了《在话题作文审题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文,该文以话题“忘与不忘”为例,对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进行了详尽指导。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的作文话题就是“忘记与铭记”。《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6期第24页又刊载了以“读图与读文”为话题的作文训练题目,并配有“写作提示”。这和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的题意完全相同。幸运的是,《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载的这两个作文题目,笔者都曾选出来让学生进行了练习,并作了讲评。因此,高考结束后,学生、家长、同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年全国40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将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的重要一条要求是“丰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也有“材料丰富”和“材料新鲜”的具体要求,但我们一些学生的作文,或腹中空空,下笔无言;或材料陈旧僵化,毫无新意,其材料库里就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等寥寥几员大将;或人云亦云,千人一面。所以,要让作文升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用好材料,化平庸为神奇。一、熟中取巧,借教材生辉语文教材和读本中有很多材料信息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如:史铁生、海伦·凯勒、霍金都是身体有残疾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的优秀人物,可以在“坚强·意志”“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种●方●法●徐东林学生最欢迎的是自己有话可说、有材可取的作文题。所以,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出好作文题,使学生有话可说。命题时,除了注意把学生引向生活实际,写自己熟悉的、感受深的题材外,还可采用“化整为零”、“化大(题)为...  相似文献   

20.
<正>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我以为可以建构用来驱动作文教学与训练的“任务”系统模型,这个模型包含六个“任务”:①写出作者个性;②预设读者;③建设写作资源库;④基于核心价值观照对象;⑤使用几种高阶思维;⑥根据需要选择表达方式。无论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命制,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写作,都必须完成好这些任务。若以这些任务来观照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作文题,该有怎样的发现?本文择要而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