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艳芳 《新疆教育》2012,(23):120-120
有的人作文,提起笔,便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就是材料储备十分充足,曾在积累上下过一番工夫。与此相反,有的人作文,提起笔来,便无话可说,即便搜肠刮肚仍无济于事,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材料储备。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作文中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作不成文,而材料的获得就要靠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谈的就是积累。蚕吐丝要吃大量的桑叶,学生要写好文章必须积累丰富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是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感叹学生作文中缺乏鲜活的例子,缺乏厚重的历史人文感,缺乏鲜亮隽永的语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脑中、手中的作文素材太少,平时又不注重积累。所以要解决学生作文提笔无言、干巴生硬的毛病,必须加强素材的积累与整理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是衡量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效地解决好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没什么可写”和“不知如何写”两大突出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搜集,大量占有材料,学会找“米”下锅.也就说写文章必须有充足的材料,而材料就来自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 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2008,(5):64-64
2008年2月22目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学生在体验中亲历生活》一文。文章提出“前作文”和“后作文”的概念,认为,自古及今,教师习惯奉行的一直是学生开始提笔之“后”的作文教学,即出题后的审题、口头或书面批改、作文评讲。  相似文献   

8.
怎样提高学生的修养 ,直接关系着学生作文的优劣 ,也直接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重点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广泛的学识积累是作者创作的必要条件古人云 :“积学以储宝 ,酌理而富才”、“博学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学识积累对写作的作用。学识积累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作者要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 ,必须记住几千个汉字 ;要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 ,你就得积累许多精词妙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  相似文献   

9.
胡虓 《成才之路》2009,(15):35-35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关键是要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0.
1.积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毋容置疑。积累什么?只要翻翻那些作文辅导书,上面几乎是千篇一律地给你指点“迷津”:积累素材。不错,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一如砌楼,没有砖水泥钢筋之类,何以成楼?但我认为,语言的积累更为关键。学生平时作文,相同的材料一经不同的学生之手,好差却是那么悬殊。“语言痛苦”者的作文,淡而寡味;语言丰富者的作文,生动有趣。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在这时显露无遗。特级教师吴稷曾说:“语言和思维一直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学生作文语言艰涩,感情苍白,内容空泛,言之无物。与学生交谈,学生最感头疼的是作文,要么感到没材料可写,要么感到有感受但难以形成文字,这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学生阅读面狭窄,积累素材太少,触发不了创作灵感,产生不了写作兴趣,这就使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墙。“博闻强识”、“厚积薄发”,重视积累指导,是排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抓好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小练笔积累这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作文训练中的难点之一 ,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抑或快速成文。有人认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不求速成 ,但求精益求精。于是一篇作文 ,改来改去 ,“千唤万唤始出来”。此种训练 ,笔者认为 ,一是浪费时间 ,二是不利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我们总是张口讲话 ,提笔成文 ,要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就不能四平八稳摆斯文 ,慢条斯理做学究。所以 ,我们要重视学生“出口成章” ,“提笔成文”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诚然 ,“修改”作文 ,也是作文训练的重要手段。有错就要改 ,但问题的关键是 :首先要写出来 ,…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为写作材料的匮乏而愁眉不展,难以下笔成文。那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一、观察生活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即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作文考试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许多考生,常常为写作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甚至有的出现不能完成作文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与考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考生不会使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这一重要原因。因此,若想在作文考试时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之外,学一点“一材多用”的本领,不失为考场作文的应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通过观察积累生活,通过单项训练积累技巧。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用“积累”与“激励”这两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习作,必将会使作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强而复杂的思想活动,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在作文中如何指导学生乐于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呢?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积累材料在写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作文内容充实.就要积累自己的材料宝库.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对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方法方面做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是许多作文老师发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情况很难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学生们觉得提笔无话可说,找不到作文素材,作文越来越难写,"难于上青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亦如此。平时头脑空空,临场作文哪来"下锅之米"?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做支撑。如果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积累,手中的材料陈旧、贫乏,作文则不能给人新颖而充实的感觉,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如何收集作文素材呢?本文就作文素材的积累问题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材料积累是作文素质训练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之源的问题”。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让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