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谒昭君墓     
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南部 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墓表为人工夯筑的封土堆 ,高 33米 ,占地面积约 3万多平方米 ,整座封土堆青草如茵。可能由于游牧民族崇尚青色或远望封土墓草青青 ,历代相沿称之为“青冢” ,或者誉之为“青冢拥黛”。昭君墓建有陵园 ,正门处有高大的门楼。进入陵园 ,中轴线上依次为大型浮雕“和亲”图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大型骑马石雕 ,相传王昭君当年乘坐的“勒勒车”模型 ,董必武为昭君墓题词碑。石阶路直达墓顶。在墓前和墓顶各建有亭台 ,两侧曲廊葡萄瓜果如盖。陵园内还有历代词碑和文物陈列室、和亲室、昭君汉…  相似文献   

2.
谒陈独秀墓     
《学习之友》2010,(7):31-31
有机会去了一趟安庆,看了陈独秀墓。 如今,墓地不叫墓地,改叫“独秀园”了。独秀园的入口处,有一长60米,高4米的长卷花岗岩浮雕——《惊雷》,那上面镌刻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生轨迹。浮雕的对面,是一座雄伟的汉白玉石牌坊,  相似文献   

3.
谒王朝云墓     
狼山之下的荒山野径边,当余秋雨突然发现那一抔长满杂草的土堆前竟竖着"骆宾王之墓"的石碑时,他大吃了一惊。孤山之上,绿树繁阴。当漫步在幽静的石砌小径  相似文献   

4.
钟芳 《留学生》2014,(22):56-56
一座朴实简陋的长方形基地,安详地躺卧在一个叫图拉州亚斯纳亚·波良纳的离莫斯科只有193公里路程的小镇上,但它却是“世间最美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这就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地。近日出差俄罗斯,有幸与这位最敬仰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作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贺夏 《高中生》2013,(5):56-56
绕过一条长路 道路两旁翠木柱 我们左进右出  相似文献   

6.
7.
谒从文墓     
沱江的水是有些浊了。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河流一样,它正逐步丧失清澈澄明的本相。对面稀疏的几架吊脚楼,破旧而灰暗,如同瘦黑的小脚女人,可怜地站在江边,被更多的群涌而出的水泥楼房困着,愈发显出坚持的零丁与困窘来。没有《边城》里古朴坚实的船,没有黄永玉笔下红焰一样燃烧的花,没有彩蝶般斑斓的苗装,没有天真无邪的翠翠的容颜。那个心中形成的幻象,就如同一只由无数精美的碎瓷片小心翼翼合成的绝世无双的花瓶,在突如其来的一瞬间碎了。我也由此回到了现实中,呆立了许久,才开悟似的轻笑一声,先生,真正的边城,已被您用醇厚优美的字,极艺术的保存下来了。  相似文献   

8.
夏谒贾岛墓     
小时候,开始读贾岛诗时.总朦朦胧胧地觉得他的诗与众不同,因而特别青睐于他。随着岁月流逝.逐渐感悟到他的诗?清奇幽静”。苏轼在将他与孟郊相提并论时有“郊寒岛瘦”之说。一个“瘦”字形象地概括出了贾岛诗的特点。他正以“清真僻苦”的诗风在百家争鸣的盛唐诗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谒胡瑗墓     
陈根生 《师道》2004,(8):48-49
枕着郁郁葱葱的翠绿,听着远远近近的鸟鸣,老教师胡瑗于1999年4月16日被重新安葬在生他养他的小村庄里。  相似文献   

10.
1993年7月25日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民主战士、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逝世47周年。图为陶行知先生的墓地。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经常是几个月才理一次发.有一次,先生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的师傅看见他长发垂耳,衣着寒酸,心中看他不起,便马马虎虎地一理了事.理完之后,先生不动声色,随手抓了一把铜圆,数也不数,直接塞给那师傅,然后飘然而去.那师傅接过铜圆一数,发现竟然比牌价多出几倍,一时又惊又喜.  相似文献   

12.
大先生鲁迅     
鲁迅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卖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末。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斯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妥斯托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  相似文献   

13.
读鲁迅先生     
冷吟 《山东教育》2006,(1):113-113
一位在北非街头游荡的阿拉伯少年,虽衣衫褴褛,却聪明可爱,你相信吗?那可能是被埋没的莫扎特;一个相貌平平,在草丛里捧着露珠欣喜万分的孩子,你相信吗?那可能是未来的泰戈尔!  相似文献   

14.
一天,鲁迅先生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随便,便不太在意,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过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喜不自禁,以为鲁迅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象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相似文献   

17.
悼鲁迅先生     
<正>10月19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花圈、唁(yàn)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日快到了。我想起了一些与鲁迅先生交往的往事。岁月匆匆,那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我与鲁迅先生交往,开始时是与美术有关的。我年轻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那时对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理解(还曾经吵过架,可参看《集外集拾遗补篇》上鲁迅给我的两封信)。后来有了好感,一方面是因为看了他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的那些尖锐的杂文,虽然不大懂,但喜欢那个调调,甚至想模仿一下;另外,则是由于看见他也介绍木刻、版画、谈论美术。一九三三年秋天,我在叶紫家里和陈企霞谈起上海街头巷尾旧书摊上儿童看的连环  相似文献   

19.
理发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当时他工作很忙,有时连理发的时间也没有,因此头发经常是乱蓬蓬的。有一天,他路过一家理发店,正好有点空暇,便走了进去。理发师见鲁迅穿一件旧长衫、一双黑布鞋,就不当回事地马马虎虎剪了几下,没几分钟就完事了。鲁迅也没有说什么,伸手到口袋里抓了一把钱,数也没数就给了理发师,转身走出了理发店。理发师接过钱一看,这顾客给的钱比规定的价格多出几倍,心想,这顾客还挺大方呢。大概过了一两个月,鲁迅路过这家理发店,又走了进去。事情也巧,给他理发的还是上次那个理发师。理发师认出鲁迅是上回那位顾客,这下可…  相似文献   

20.
致鲁迅先生     
<正>二、书信《致××先生》尊敬的鲁迅先生:您好!蹚过时光之海,您的光芒引我游入文学之洋,品味生活的悲烈;您的文章领我攀上思想之巅,感受民族之血的热烈;您的名言邀我稳踏人生之路,享受世间真理的盛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