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孙犁的《黄鹂》无疑是一篇较耐读的文章,其他不说,单就文中"黄鹂"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解读者就各有说法。有人认为黄鹂是"文学艺术家的化身",文章借黄鹂"谴责那种戕害文艺事业的极左政策";也有人认为,黄鹂是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更有人认为,作者"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  相似文献   

2.
《黄鹂》是以散文笔法写成的一篇艺术论文,情、景、理和揩统一,是一篇富于诗意的美学专论。它以黄鹂为描写对象,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生动描绘,在美与丑的对比中写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最终阐明了文艺理论上的“极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作者用形象思维对这一理论问题作了艺术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黄鹂》是以散文笔法写成的一篇艺术论文,情、景、理和谐统一,是一篇富于诗意的美学专论。它以黄鹂为描写对象,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生动描绘,在美与丑的对比中写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最终阐明了文艺理论上的“极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作者用形象思维对这一理论问题作了艺术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一、不协调因素的统一,构成“和谐”作者第一回看见黄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是怎样的一只黄鹂呢?它色彩鲜丽(“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姿态矫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却出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中。黄鹂的这种极致的美的实体以及精神、性格与残酷的、充满血污的战争环境是不协调的,但作者孙犁却别具慧眼:他在这不协调中看到了内在的统一,即抗日战争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带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新生,创造出美的生活和美的自然。黄鹂的美与残酷的战争环境看似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正>一、“创作总根于爱”五十年代,孙犁在青岛养病的时候,曾劝阻病友不要射击黄鹂;对仅仅为了取悦女友而射杀一只海鸥的人,他和正在海面上操作的海带培养工人一样,表示愤慨和谴责;对卖鸟笼的老头儿玩弄“系在一根木棍上”的黄鹂,他感到难过,“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孙犁文集·三》第170页)。  相似文献   

6.
《黄鹂》一文思想内容含蓄、深刻,富有哲理。关键句有三:一句是“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可见本文说的是黄鹂,讲的是艺术,黄鹂是艺术的化身;一句是“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可见不光讲艺术,各种事物无所不包,所讲的乃是哲理,黄鹂乃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另一句是“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它表明了哲理的内涵——要发挥美的极致,必须要有理想的环境。具体来说,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哲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求美。孙犁早期的作品,以清新质朴、简洁明净和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享誉文坛,文中的“黄鹂”是一种美丽的极…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选编了孙梨在 196 2年写的一篇散文———《黄鹂》。课文选取黄鹂与环境的几个片段 ,逐层铺垫 ,最后水到渠成 ,得出了一个给读者哲理性的启迪 :大千世界 ,黄鹂 ,乃至一切事物的极致 ,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 ;结合时代背景 ,还能听到作者的呼吁 :为作家、人才乃至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宽松、和平、自由的社会环境。但是 ,《教师教学用书·黄鹂》却把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读变了味。下面仅从其“课文说明”中摘录两段话 ,并略作评析 ,以资讨论 :①抗日战争时期 ,黄鹂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象征。“在不断的炮火洗…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  孙犁称得上是一位“美文”作家,他写于1962年的病中杂记《黄鹂》是一篇情思境界俱佳的美文。  这篇散文耐人咀嚼的东西很多,要找准切入点,指导学生自读。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内教学容量。  本文教学重心可定在“总体把握文意”上,不必字斟句酌地串讲。  本文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面:一、通过对有关“黄鹂”的五次描写的比较,了解作者对黄鹂的喜爱乃至迷恋的态度,并体会作者的爱美之心和对于美的事物的热切追求,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二、通过对黄鹂在不同环境中的遭遇的分析,引…  相似文献   

9.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郭毅 《山东教育》2003,(8):54-55
2002年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的第二项把原来的“生动形象”改为“丰富”,并在下属设立了“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三条小目。可见,内容的丰富还是贫乏是评价一篇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从更深意义说,作文内容的丰富与否,正是反映了考生语文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抽取了今年高考优秀作文50篇(大部分是《语文月刊》2002第9期选登的),就题材作了概观调查,其中选材于现实生活的,包括社会、教育、人生等约30篇;取材于历史,围绕中外历史名人展开的约18篇,理论探讨如哲学、美学、艺术的2篇…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家的男子汉》塑造了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零到四岁的“男子汉”形象。其人物形象和语言童趣十足,是一篇难得的儿童文学作品,经改动后被编排在四下第六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除《文言文二则》)篇幅都较长,表达有创意——用不同的方式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课后练习题和学习提示中都提出拟小标题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黄鹂》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册书现代文阅读共三个单元,每单元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以文体组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赏析散文的语言。这是阅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基础。《黄鹂》是一篇散文名作。作者笔下的黄鹂,不仅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的鸟儿,而且是艺术的化身、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作者从小黄鹂身上悟出大道理,表达了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所创造的美的意境的向往。传统语文教学仅把课文当作学…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放在文章范畴里,就是指文章所描述的对象,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画面。文章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即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甚至事件本身也是一个形象(叙事的曲折有致也会给人以形象感);  相似文献   

14.
《黄鹂》是孙犁散文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课的范文。文章将黄鹂视为美的象征,精心描绘黄鹂在不同境遇中所呈现的不同神色形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痴爱、向往和追求。笔者捧读此文,在理清了该文的意境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分析法,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梨先生有一篇题为《黄鹂》的散文,其结尾有这样几句话:“各种事物都有它们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段话说的就是环境与极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它们的极致,只要给它们提供了发挥极致的环境,它就会绽放自己全部的美丽。黄鹂是这样,老虎是这样,生活中许许多多的  相似文献   

16.
周启云 《广东教育》2002,(10):42-42
一、整体构思和设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中有“阅读”十一篇,“资料”十篇,散见于各章,与各章知识紧密相连,是必修知识的补充和完善。要做好“阅读”“资料”部分的教学,教师必须有整体构思和设计,以便于进行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和教育。笔者的构思和设计是:分类整理———分阶段施教———信息反馈与交流。(一)分类整理为了便于制表,将“阅读”、“资料”中典型性的文章进行编号(下同):1.材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2.能源的利用与人类进步;3.侯氏制碱法;4.金…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经常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抒情。在《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有12篇用的是第一人称。这些小说中的“我”或为衬托主人公而设,或为便于直接抒情议论而设,或充当串连故事的中介见证人,也可作为文章中的主角出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起到了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这种写法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行文自然、亲切。下面我们就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作为实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采用自叙形式,把一件小事的经过和“我…  相似文献   

18.
“零余者”形象的世纪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20世纪学史上,“零余”形象是一个重要的学现象。世纪之初,受西方世纪末情绪影响以及现实环境所致,出现了一系列“零余”形象;30、40年代学中,主要有团居旧家庭中的“生命空壳”、大革命退潮后的幻灭及民族压迫与斗争中的彷徨三类形象;80年代中后期一群都市“顽主”表现了中国转型期整个社会无所适从的焦灼心态。人知识分子价值观破灭,苦闷彷徨;世纪之末,新生代在物的世界中感受到零余处境,产生了欲望的焦虑,和世纪之初的“零余”在“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上都有着不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滕胧诗”一词的导源、释名入手,指出了朦胧诗主题的模糊性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晦涩型(即诗意艰深难懂);二是多值型(即诗意亦此亦彼)。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有着多种致因,但最主要最直接的还是象征手法使然。象征的主要特征是“暗示性”(即通过某一特定形象以表现或暗示超越这一形象的含义)。象征的生成机制是相关事物间的“可拟性”(即相互对应关系)。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政治文化背景、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以及我国传统诗论的多重影响,诗人往往选择象征手法进行创作。而正是由于象征所具有的涵盖性及主观随意性等特质,导致了朦胧诗主题的模糊性。文章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辨角度。指出了滕胧诗的“朦胧度”应有的极限。  相似文献   

20.
阅读提示:没有人能够否认,沟通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当教育遇到沟通的问题时,教师唯有以“艺术”的眼光和方法去应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沟通效果。本期“德育”栏目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师生沟通的方法、技巧和艺术。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前面一篇寓教育方法于理论之中,后面一篇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沟通“心法”;二者殊途同归,都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