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问题在哪里,语文教学如何改进和发展,语文教师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一直期盼着学理上的批评,呼唤着积极有益的建设性意见。浙江三位青年语文特级教师,从课程的角度对当前语文教学进行观照,作出了回应。褚树荣先生对语文活动课程做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他编著的《教室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将继续请他谈谈语文主题活动,届时且看他如何进行教室革命。  相似文献   

2.
刘乐 《南昌教育》2006,(5):17-18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义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我们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1994年春季,晋元中学预备年级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语文活动课。什么是语文活动课?也许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对于这个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个问题。还在上学期,他们已经上过5次语文活动课。如果说在那时候,学生对活动课还很陌生,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进入“角色”了。“我们最喜欢上活动课。”很多孩子这样说。“活动课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4.
近读褚树荣先生的一段话,如同找到了知音:”语文教学是如何败坏的7那些朴素而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做法是从什么时候起被我们抛弃的7……”(《语文学习》2012年第9期)想想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早已习惯了“讲”、”练”、“再讲”,“再练”的机械模式。学生“练”到麻木,教师“讲”到冷血,难怪有学生发出“语文已死”的绝望之声。每每这样,我会感到悲哀,会出离愤怒,可是悲哀、愤怒之后,又只能妥协,随波逐流。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会躲进文字里,喘息,或者自嘲:我咋活得不像个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他指出:“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叶圣陶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于4月7日在扬州宣告成立,该中心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学习与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活动.在成立大会上,一些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就如何学习叶老、研究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研究中心顾问叶至善先生在讲话中认为:“我父亲关于语文教育的那些想法,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  相似文献   

7.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给“教”与“学”赋予了新的内涵。“教”不是贩卖定论,“学”也非仅仅指“教”别人学,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学。关于教师自身学习,陶行知先生曾作了精辟的论述。重温陶先生的教导,将对我们走进新课程、构建学习型集体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徐江先生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在本刊今年第9期刊发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人说徐先生伤害了整个语文界,有的人说徐先生指出了中学语文的痛处;有的人读后义愤填膺,有的人则不忍释卷。这是好事。我们从这些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反应中,看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想,看到了语文教学未来的希望。批评家最好的批评就是他的文本。徐先生的文章白纸黑字俱在,批评者的观点如今也一并呈现,是耶非耶,都交与读者自己评判。不管怎样,批判是为了建设,我们关于“无效教学”一文的讨论,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有效教学”的路。徐先生的文章虽冠以“批判”之名,其实他着墨最多的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具体建议。我们期待您的参与,一起走出路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朱务善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见《历史研究》1962年第四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朱务善先生说:“五四革命运动既不同于包括辛亥革命运动在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式”。“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阶段,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为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尚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朱务善先生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曾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语文教学类似农业,而不是工业”。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它启发我们不能把教育当成工业来办,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个体,我们的教育应该有活力,在教学中要做到有人、有情、有美。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出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机械的“物”的教育。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实在是不太理想,特别是工具性、市场化使语文教育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现状:无人、缺情、少美1、目中无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还是处于“独语”状态,也就…  相似文献   

12.
徐江先生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在本刊今年第9期刊发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人说徐先生伤害了整个语文界,有的人说徐先生指出了中学语文的痛处;有的人读后义愤填膺,有的人则不忍释卷。这是好事。我们从这些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反应中,看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想,看到了语文教学未来的希望。批评家最好的批评就是他的文本。徐先生的文章白纸黑字俱在,批评者的观点如今也一并呈现,是耶非耶,都交与读者自己评判。不管怎样,批判是为了建设,我们关于“无效教学”一文的讨论,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有效教学”的路。徐先生的文章虽冠以“批判”之名,其实他着墨最多的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具体建议。我们期待您的参与,一起走出路来。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不加思索”这一成语,好多人认为它用错了,是“不假思索”之误,如朱旗先生的《“不假思索”与“不加考虑”》(见《语文知识》1991年第8期)、《“不假思索”能作“不加思索”吗?》(见《语文月刊》1996年第5期)、朱兆功先生的《是“不假思索”,不是“不加思索”》(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12期)。  相似文献   

14.
在著名的语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教学论著中,虽没有提到过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他的语文教学观却深蕴着素质教育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实践。夏老先生十分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认为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他主张把人放在教育的首位,也就是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意识,有独立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看待,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非常赞同卢梭的“不管学生将来人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的观点,他说“人”应灵肉一致,全面发展才能有益于社会,他还说,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都…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文课教学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 ,赞扬很少 ,指责颇多。问题归纳起来不外是 :语文课成了纯技术训练课 ,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语文课的教学程式化、刻板化 ;语文课的标准化考试很难反映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训练成了应试的“敲门砖” ,造成高分低能 ;等等。集中到一点 ,还是吕叔湘先生20年前就指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教育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发展施以影响的活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 ,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所谓课程 ,则是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和…  相似文献   

16.
<正>《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先生针对日本教育现状而撰写的一部教学专著,尤其是他的课程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16年,我国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理念。"活动型"学科课程和佐藤学先生的课程观有何相通之处?我们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一、参与的引领者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的“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在旅顺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我聆听到张志公先生的录音讲话,尤其他那强调“学以致用”的思想,进一步深深地教育了我。在这次讲话中,志公先生充分肯定了这些年来语文教学的进步,他说:“不能讳言,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相当的进步,相当大的提高。”但是,他又尖锐地指出:“花多少年时间,多少课时,花样不少,左分析,右分析,做大作文,小作文,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等,结果要写,写不上来。要说,说不上来。不是人人如此,但  相似文献   

19.
进入初中,我认识了一个“吹牛大王”——我们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外貌虽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据他自己说,他的相貌好是“有国际声誉的”;在人间天堂的杭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经有个韩国人夸奖他“您长得真英俊”。而他那张嘴呢,更是抢尽风头!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而且十分全面。其中,作文教学思想是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谈文章的修改》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学习写作的关键在于学会“想心思”的理论。他说:“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学习写作的人应该记住,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思想。”“想心思”,原来是叶先生老家的方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思考,就是思维活动。叶老强调“想心思”,也就是强调思考和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叶老作文教学思想的核心。今天,我们深刻领会叶老关于“想心思”的作文教学理论,对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