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课文回问】长江三峡雄伟壮观,变幻多姿.具有神话般的简力。我国古代文人曾留下许多吟咏三峡的脸炙人口的诗文。北魏都道元的《水经注·江水j、李白的《上三峡》《朝发白帝城》、白居易的《初入峡有感》等,都是盛赞长江三峡的名篇。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  相似文献   

2.
《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注》中的一节。这段文字在《水经注》中没有注明出处,它的作者一般人都认为是郦道元,但经过今人的考证,系转引自南朝刘宋时盛弘之所著《荆州记》。  相似文献   

3.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撰《水经注》四十卷,不仅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余条河流,描绘了祖国壮丽山川,而且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各地风土人情,所以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三峡》选自《水经注》卷三四,作者以峻诘、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奇险壮丽的风光。《三峡》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中”的万千气象。且读来舒展、自然、毫无斧凿之感,显示了高超的  相似文献   

4.
郦道元,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其代表作品《水经注》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郦道元虽是北朝文人,但受南朝文风影响很深,在其作品中文句骈散相杂,喜欢运用一些古汉语的修辞方式,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七年级(上)语文课文《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中关于三峡的描绘),就是其最为后人传诵的典范作品,下面就这篇文章语言运用中的一些古汉语修辞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三峡》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选自《水经注·江水》,节选的这几段文字,是《水经注》中描写山水景物最具代表性的片断,被称为景物描写的典范。三峡是长江上游江流最凶险的地方,山陡水急,气象万千,描述它的景况确实不易。可作者能够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用一百五十多字就画出它的形态,绘出它的神韵,这种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归纳起来,《三峡》有三个美点: 结构美。结构是任何文章的骨架。文章按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顺  相似文献   

6.
《三峡》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给《水经》之“江水”作的一条注。它是《水经注》中特别优秀的章节之一 ,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散文 ,对后人的山水游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当代散文家、学者余秋雨曾赞扬道 :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 ,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和“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本文虽属节选 ,但全文结构严谨 ,布局巧妙 ,笔法多变 ,浑然一体 ,尤其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首先 ,作者采取先总后分、先山后水的写法 ,按季节分层次 ,条…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15课选用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水经注·江水》节选)一文,文中“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句中“怪柏”一词应为“柽柏”。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初语七年级(上)选录的《三峡》堪称三峡山水美文之经典和千古绝唱。教材称其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但事实是课文的选段其实并不是出于郦道元之手,作者另有其人——晋宋(南朝)时期的盛弘之。学术界对此多有考证,已几成定论,但是2009年6月版的苏教版初语教材却仍未加修正,实乃憾事。  相似文献   

9.
“成就”应是“成”和“就”竺晖人教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外读物《文言文选读》第一册节选了邵道元《水经注·江水》中写长江三峡东端情况的几段文章,其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句中“成就”是什么意...  相似文献   

10.
虽然文章开篇是“自三峡七百里中”,其实,这段文字只写了一个巫峡,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峡。本选文之前是“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这部分已经写完了“三峡之首”“瞿塘、黄龛二滩”。接着才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是开始写巫峡了。《三峡》之后接着是“江水历峡”“江水又东径流…  相似文献   

11.
《三峡》选自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它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本文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而《朝发白帝城》的作者则是当时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李白。仔细品读,就会发现两文既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更具各有千秋之妙境。  相似文献   

12.
《三峡》是我国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山水和四季的景物之美,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音像话“三峡”张连茹高中语文第一册的《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散文名作《长江三日》。课文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记叙了作者冲程塘、穿巫峡、下西陵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三峡气象万千的瑰奇景象。但是,学生们对三峡知之不多,缺乏对三峡的感性认识。那么,体...  相似文献   

14.
易明兰 《江西教育》2007,(11):11-11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作者以传神之笔描绘了黄山风景区千姿百态的奇石.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和审美愉悦。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敢与课文作者比拼——我为黄山奇石取名字”的环节,要求所改名字即要体现景物的特点,又要给人以美感,还要富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峻青的《第一场雪》以优美的文笔,记叙了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的和下雪后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淡雅质朴的瑞雪图.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冬雪的喜悦之情,阐述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很明确.教学重点是:知道作者是如何按雪前、雪中、雪后的记述顺序,有条理地把这场大雪的经过写出来.难点是:作者是怎样在写景中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也释《江水》中的“成就”江苏泰兴市刘荡中学王宗祥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文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这里“成就”作何解?竺晖老师《“成就”应是“成”和“就”》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19...  相似文献   

17.
王东问:《与朱元思书》是怎样描写奇山异水的? 《与朱元思书》的二、三两节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那么,作者是怎样描绘奇山异水的呢? 在第2节,作者抓住了“异水”“清”、“急”的特点来描写。作者先写水之清澈的静态:“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你看看,水是那么晶莹透彻,可以一眼望到底。连那倏忽来往的游鱼、累累细石,都看得清清楚楚。这里,作者用“缥碧”写江水之色。用“千丈”写江水之深,用“见底”写江水之清。用游鱼可数,衬江水之明净;用细石可见,衬江水之清澈。所以,前两句写出了富春江江  相似文献   

18.
《海底世界》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杨守敬针对《水经》作者、郭璞《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互受通称”说、郦道元《水经注》版本、郦道元《水经注》在历史地图编绘中的价值及《禹贡》中出现的“异地同名”现象等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王安第 《职教论坛》2002,(18):46-46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感知、发掘、提炼、描绘教材中的美,并把美春风化雨般注入学生心田,塑造完美的人格。那么,语文教材中,有哪些美的因子,值得我们去探求呢?一、自然美大自然千姿百态、旖旎动人,美不胜收。这些在课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展现了瞿塘峡的雄,“像一道闸门”;巫峡的秀,“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西陵峡的险,“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雄奇秀美的三峡,怎么不令学生心驰神往。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给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