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2003,(4)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10岁的男孩,他们要在城里租一套房子。他们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房子的公寓,可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有孩子的住户。对不起,这是惟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一个10岁的男孩,他们要在城里租一套房子。他们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家出租房子的公寓,可是房东却说:“我们不租给带有孩子的住户。对不起,这是惟一的条件。”他们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先看两个实例: 一是安徽合肥市的一位10岁女孩在家中不小心被菜刀划破了手指,竟不知如何处理,惊慌失措地跑到阳台上大喊救命。邻居们闻声赶来,见此情景,哭笑不得。与此相反,美国纽约郊区的一个农场里,一个10岁男孩在劳  相似文献   

4.
明明班上的同学有的7岁、有的8岁、有的9岁,还有的10岁。他们每两个人坐一桌,那么每桌两个人的年龄和可能是几岁?因为每桌两个人的年龄组合方式有很多,所以,只有把所有的组合都找出来,才能准确地解答这道题。我们可以从每桌两个人中最小的年龄入手,找出所有的组合方式,这样就不会有疏漏了。如果两个人中最小的年龄是7岁,则组合的方式有:7、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我校文科考生地理科考得较好。应考的二十三人,仅有三个在初中学过地理,考的结果十人及格,及格率43.4%(全省及格率是20%),两个在80分以上,最高为87分。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一、注意了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理复习,省里反复强调抓地图,开始我们并不理解。后来,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地图是地理  相似文献   

6.
徐卫娟 《双语学习》2007,(9M):102-102,103
人的思维往往会将类似的问题推理到他所熟悉的知识上去,依靠一些习惯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也就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思维的圈子。这样的思维定势,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扼杀学生的解题思路,妨碍学生去发现新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从另一角度去比一比、变一变,引一引,想一想。这样既能克服因思维定势给解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李庆生 《课外阅读》2013,(18):40-41
<正>我是骄傲的,我向来这样认为。我从不把骄傲看做一种错误,优秀的人总该活得与众不同些。这往往是被宠坏了的孩子才会有的想法,但我却正是这样。初中整整三年的时间,我习惯于自己的骄傲,也放纵这种骄傲。虽然我的成绩在全班不是最棒的,但我总认为自己与那些"高分低能"的高材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根本不是同一类人。我对他们不屑一顾,所以当他们在黑板与课本间周旋时,我正卖力地搞着我的广播、校报、舞蹈和演讲。  相似文献   

8.
哲理·思辩     
《家教世界》2012,(7):42-43
地图哥10分钟手绘重庆地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为地图痴狂。22岁的地图哥李璜拿起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闭上眼睛深思了半分钟,然后提起笔,线条在笔尖下流利地延伸。还不到10分钟,一幅标着密密麻麻的地名、线条像蛛网一样的手绘地图大功告成。李璜换了一支红笔,在地图上横七竖八划了几条  相似文献   

9.
<正>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不是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大伙儿思维过于因袭习惯之势,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比如人从扎紧的布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下面可以装拉链。  相似文献   

10.
“老师,你知道Happy熊吗?”有孩子这样问我“Happy熊是谁呀?”我不解地问:“它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孩子们自豪地向我解释。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叫肖雄的10岁的男孩——《Happy 熊》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11.
李艳敏 《现代语文》2006,(7):109-110
一般说来,初学写作者,对单向性思维感到习惯,而对多元性思维却感到生疏和不适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往往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要打破这种单向性思维方式,就必须加强对多元性联想思维的训练。一、联想是人类心灵飞翔的翅膀联想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也就是神经元模型之间的暂时联系。联想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作能力,它有赖于我们在后天加以发展,这种能力越强,我们就越会把在意义差距上很大的两个表象和两个概念、多个表象和多个概念联结起来,这样我们形成创意和作文的能力就越强,思路就越开阔…  相似文献   

12.
张芳 《天津教育》2000,(1):45-46
地图是由图像、注记、符号以及色彩等要素组成的一种图形语言。它以图像的形式把信息传递给人的大脑,具有任何文字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地图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工具。学生在阅读地图时,通过视神经把各种地图语言(信息)传输给大脑,同时又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图形语言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进行思维活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地理图形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各种有效的地图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教会他们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并…  相似文献   

13.
郑琦琦 《早期教育》2001,(10):34-34
“老师,你知道Happy熊吗?”有孩子这样问我。“Happy熊是谁呀?”我不解地问。“它是我们自己的报纸。”孩子们自豪地向我解释。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叫肖雄的10岁的男孩——《Happy熊》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14.
一夜长大     
春夜,是雨夜;春天,是雨天;春季,是雨季。   很习惯地塞上耳机,淡然地望着窗外绵绵不绝的春雨。有什么感觉 ?说不上来,或许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天气吧 !我不喜欢下雨,却始终对雨有着躲不开的眷恋。   两年前的这个季节,忽然记住了一个玩球很疯的男孩。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大概就是为那股疯劲吧。   常越过众多人的身影,装作不经意地捕捉他的气息。是不是伪装得太好 ?反正从来没人发现过。即使偶尔和他的目光相撞,迎接彼此的也只有那漠然的眼神——我们并不认识。不过我常想这样也挺好,至少不必为别的什么再劳神…  相似文献   

15.
两个男孩     
40岁的男孩和14岁的男孩住在一起。当然,还有别的人,家里一共有3个人,这人不是不重要(有时还是很重要的),但我们要请这个人原谅,我们这次只说40岁的男孩和14岁的男孩的事。“下次再轮到你,下次,好吗?”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2,(4):4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为地图痴狂。22岁的地图哥李璜拿起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闭上眼睛深思了半分钟,然后提起笔,线条在笔尖下流利地延伸。还不到10分钟,一幅标着密密麻麻的地名、线条像蛛网一样的手绘地图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17.
记得香港作家董桥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就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没有想到,在上海的某个角落,一个16岁的男孩把这句活当作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并且用自己的行动不顾一切地去实践它。  相似文献   

18.
燕子姐姐:我是一个10岁的男孩,和我表妹(其实就比我小两个月)同班,可她不仅长得比我高大,成绩也比我好。父母总爱把我们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每次考试后。然后他们就夸表妹学习好,要我向表妹学习。可我不管如何努力,总是考不过他,而我班上,前三名也都是女生,难道女生的学习就一定比男生好吗?苦恼的男孩刘天铭天铭同学:你千万别为这个问题苦恼,因为在小学阶段,真的“男女有别”呢!在儿童时期,男孩和女孩的发育及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女孩的发育比男孩要早一到两年,所以,虽是一样的年龄,女孩通常要比男孩个子高,力气也比男孩大…  相似文献   

19.
有个牧师要求一个男孩将撕碎的世界地图拼好,世界地图中男孩熟悉的地名没有几个,这就让他十分为难。可是,不到5分钟,他就把地图拼好了交给牧师。原来地图背面是一张人物画,男孩把人物画拼好后再反过来,就是完整的地图了。  相似文献   

20.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认识了思维导图,从此爱不释手了。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现在它的作用与威力已远远超出当初的设想。使用思维导图,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或知识学习过程记录下来,生成思维“地图”,这是一种成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对记录下来的思维“地图”进行研究,既可以促进思维水平的发展,又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它为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提供了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下面是我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体验与认识,抛砖引玉,借以探讨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