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宓开云 《生活教育》2012,(15):70-72
近年来,在专家的引领下,随着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深入研讨,老师们对略读课文教学意义的认识逐渐清晰,正努力走出精略不分的教学误区。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那么如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体现“教略学丰”呢?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寻找一个立足点,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精当)的练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第一次编入了普高、职高语文教材(见人教版普高第三册第一单元教读课文,人教版职高第一册第五单元课外自读课文)。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写出  相似文献   

3.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4.
对于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最后一句中说的“冒其未死之名”的理解,人们都把它看作是“批判”或是“批评”。这种看法的依据来自这篇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必修本课后练习第一题说:“作者对‘冒其未死之名’的批判你是否同意?为什么?”因而,由人教社语文二室编写的教参中也说:“结尾还对前面记叙的英、霍山义军‘皆托忠烈之名’的事进行了批评。”经反复琢磨,觉得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对英、霍山义军“冒其未死之名”究竟是不是“批判”、“批评”,的确值得商  相似文献   

5.
《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里问道“课文的对话里提到‘基督徒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是:这“表现了作者的宗教的和种族的偏见。这是作者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这样来回答问题未免简单和武断了。作为高利贷者的夏洛克,体现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残暴贪婪,丧失“人性”,这一点自不待言。但作为一个犹太人——“异教徒”的夏洛克,他处处受到种族  相似文献   

6.
陈业彬 《广西教育》2013,(46):50-51
七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想让学生在初中学好语文恐怕有点难。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为“教师布置练习一学生做作业一教师批改打分一教师公布答案”,其侧重的是“练习”二字,而新课标程教材中的练习都是围绕课文设计的,  相似文献   

7.
《说谦虚》一课,我教过两次,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来。现将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写在下面,请行家指教。一,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中说:“‘谦受益、满招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五省(区)编的教学参考书上也说:“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谦受益,满招损’。显然,两家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初中第三册课文《周处》中“为乡里所患”句,课本注释为;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患。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也说:“‘为’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义,具体在这一课中有‘认为’、‘当作’、‘作为’的意思”,要求指出课文中出现的“为乡里所患”、“始知为人情所患”句中“为”的意丈。《教参》据此字指明:此两个“为”都是“被……认为”的意  相似文献   

9.
正时过一年,教育界对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言论仍然争论不断、褒贬不一。于是,我又好好学习了一番。温儒敏教授说:"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第一册包括“人学教育”。“汉语拼音”、“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部分。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减少了头绪,减轻了难度,增加了趣味性。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有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喜欢上学、喜欢学校,并练习简单的会话。接着是“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拼音方法。汉语拼音之后是一篇篇课文。全册共25篇课文,分五组。每课之后有3个或4个练习题。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除了进行拼音、字、词、句的练习外,还有计划编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复习”的后面专设一次“…  相似文献   

11.
应一位年轻老师的邀请,前去听他讲梁衡的散文《夏感》。 上课伊始,老师对学生们说:“本单元学了‘春天'‘冬天’,今天我们学‘夏天’。”老师边说边板书:《夏感》。然后老师继续说:“请学生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两个问题:作者笔下夏天的特点?课文在哪儿表现了作者对夏天怎样的感情?”于是学生开始朗读。  相似文献   

12.
一、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如吴传姿老师执教《第一场雪》第二课时:师: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揭示来制定。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三四两段,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怎样学懂课文的。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雪中美丽景色。师:“瑞雪兆丰年”怎么回事知道吗?生:知道,课文里告诉我们了。师:我们总结出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雪后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小黑板出示)师:同学们看课文思考练习2,想一想第二个目标是什么?生:知道作者对第一场雪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知道…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14.
讲读完省编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以后,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一个同学说:“课文中‘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这句中‘蹲着’、‘半跪着’的各是谁呢?我不知道。”他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请同学们回答。一个同学说:“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不管是谁‘蹲着’、‘半跪着’都行。”另一个同学说:“本文是作者的回忆。因时间长了,作者记不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交代是谁?”很明显,这两种回答都  相似文献   

15.
周亮 《小学语文》2021,(4):44-48
课后练习是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排在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思考类题目。正确理解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并有效运用,能促成语文要素的具体落实与整体推进。基于此,分析课后练习的教学现状,厘清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提出“以‘题’导学”的教学思路,以期实现课后练习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用好统编教科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新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和运用方法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一、新教材课后的练习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认识。新教材课后的练习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认识 ,可用来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从整体和局部的联系上反复思考 ,然后再进行内容的概括 ,既可凭借文中有关语句进行概括 ,也可自行组织语言进行概括。如《内蒙访古》(P4 0 )的第一题①小题 :“本文记叙了哪些探访对象 ?”可利用此题进行整体的内容概括。②③小题可对一二部分作局部的内容概括。学生带着这几个练习要求 ,先想后读 ,完全可以读出作者对探讨对象的评价和对此发表的议论 :即…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第一册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课文”、“复习”、“口语交际”五部分。与原教材相比,减少了头绪,减轻了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教材开头是“入学教育”,有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形象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喜欢上学、喜欢学校,并练习简单的会话。接着是“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及拼音方法。汉语拼音之后是课文。全册共 25篇课文,分五组。每课之后有 3或 4个练习题。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除了进行拼音、字、词、句的练习外,还有计划地编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复习”的后面专设一次“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我抓住三个重点,精心设计了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个重点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中,“浑黄一体”是个重点词,而理解这个词的难点在“浑”字上。学生预先已查过字典,是不是真懂了呢?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查字典选择义项的练习:用小黑板出示“浑”字的5种解释供学生选择。学生的意见有两种。有的学生认为应选第一条“浑浊”,持另一种意见的学生反驳说:“浑浊”是形容水不清,不应选这个意思。这里是说天和地都是黄色的,‘浑’字应是‘全,都’的意思。”这样,利用小黑板,一方面检查了同学们的预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思考、辩论,澄清了认  相似文献   

19.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课文中释“必勿使反(返)”为:“一定不要让她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