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震东 《数学教学》2006,(1):12-12,32
巩昂著的《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美国一流高中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景画卷.在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的手里,这幅画是那样的生动、逼真,以至于掩卷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在美国就读的华裔学生多数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2.
画大师的画     
《特区教育》2009,(7):F0003-F0003
这幅画恐怕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了。画面左侧是柏树,一棵燃烧的柏树!天空中有星星,它们翻滚着……小镇似乎笼罩在某种不安之中。圣雷米的那一夜果真如梵高笔下的那般扭曲、翻滚吗?正忍受精神病折磨的梵高用这幅画要告诉我们什么?他要选挥死亡?还是……  相似文献   

3.
多出来的空白闪烁的黑点1.把上边四个色块重新排列后,我们得到下边的图。图中的四个色块还是跟上边的一模一样,可是怎么会多出一块空间呢?3.乍一看有很多黑点在闪烁,定睛一看又好像没有,这是神奇FLASH吗?奇怪的象腿2.这幅图怎么看来看去都有点奇怪……图中这头大象又有几条腿呢?歪歪扭扭的斑马线这(答案本期找)4.怎么这些倾斜的曲线也可以画出大小一致的正方形呢?《不要轻易相信自已的眼睛》答案:1.图上的两个“大三角形”并非是真正的三角形,它们的“斜边”并不是一条线段,而是两条斜率接近的线段构成的。2.这…  相似文献   

4.
陈鹏  刘倩 《小学生》2006,(7):10-13
请听讲: 哈哈,欣赏了这幅画,我们可又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只要你能想像到的,就都可以画出来!这可是太有意思了,不是吗?小朋友,你想知道这幅美丽的画,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想:  相似文献   

5.
一、娃娃读画 曹展硕:我看是一块蓝色的布,这真的是一幅画吗? 陈艺天:画上什么都没有呀!就像天空一样蓝. 张馨文:这幅画这么简单呀,简直不像画上去的. 赵煜舒:这幅画看上去很神秘,画的可能是天空吧? 胡翰文:是不是画家不喜欢其他颜色?为什么画家只想要一种颜色呀? 赵中九:那他为什么选择蓝色呢?是不是和他的生活有关呀.  相似文献   

6.
大头回信     
《红领巾》2010,(5):54-55
大头:谢谢你费心创作的小编合影!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因为这幅合影.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欲知详情,请往下看——话说,当这幅合影在编辑部正式亮相,棒子、丁、十一、荷花等大人首先爆发出悲愤之音:“不是合影吗?为什么没有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画上有名的猪、兔、喵天等大人自然窃喜不已,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感受 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观察大师的作品和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熊妈妈把苹果分给小黑熊、小白熊和小棕熊,数一数,它们各分到几个苹果,将数字分别填写在空框内。3只小熊,谁分到的苹果最多?谁分到的苹果最少?小棕熊的苹果比谁的多,比谁的少?分苹果扑克牌上花多的可吃掉花少的,这两张扑克牌各是几?哪一张可以吃掉另一为什么?把被吃掉的牌圈起来。还有哪些牌可以吃掉这张牌,在空白处画出两张大吃小想一想,下边的这张牌可以吃掉哪些牌,在空白处画出3张,说说它们各是几。数宝宝摇船画火车请你按火车头上的数字分别给车厢涂色,把不用涂色的车厢画去。比一比,哪一列火车最长。中间的一列火车…  相似文献   

9.
侦探在路上     
《广东第二课堂》2006,(7):87-90
1.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 2.有个人走独木桥,前面来了一只老虎,后面来了只熊,这个人是怎么过去的? 3.一只候鸟从南方飞到北方要用一个小时,而从北方飞到南方则需二个半小时,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初次看到这幅漫画。觉得这幅画内容矛盾。肩上扛着猎枪的人抓到了一条鱼,而扛着鱼竿的人却逮到了一只鸟。这似乎很不符合逻辑,按理说应该是枪打鸟,竿钓鱼。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启示     
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 ──陶行知 这天早上,我刚推开教室门,发现记录天气预报的挂历前,站着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议论着什么。我怀着好奇心驻足蹲下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李老师,这幅画真有意思,这个人蒙着眼在打算盘。”“李老师,这是什么字?”我一看,是记录天气预报的挂历上写的成语“熟能生巧”。于是我对幼儿说;“你们先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待会儿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晨间讲评时,我把早上…  相似文献   

12.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伏尔加河在俄国。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师:为什么说“俄国”,而不讲“苏联”呢? 生:这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最后一段也点明了。师:大家看出了这幅名画产生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对帮助我们理解这幅画,读懂这篇课文关系很密切。“纤夫”是什么人?“纤”与“夫”在这个词里各是什么意思? 生:纤,是船上的纤绳;纤夫,就是拉船的人,是一种苦力。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幅挂图,然后说说图上画了一些什么?近景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为什么都是曲线?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  相似文献   

14.
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为什么都是曲线?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  相似文献   

15.
先让我们欣赏如下的一个算术题:10^2+11^2+12^2+13^2+14^2/365=?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出现在俄罗斯著名画家波格达若夫·贝尔斯基的一幅画中.画的名字叫《一道难题》.这幅画作于1895年,画中描绘的是当时著名的数学教授拉欣斯基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上面的那个算术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在听课时,觉得两位老师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这一内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就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甲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一条线段,4人小组讨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画一条射线,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射线?并且出了一题:下面哪些线是直线、线段、射线?最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点:·。问学生经过这点能画多少条射线?画出其中的两条射线,看看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画…  相似文献   

17.
做一个画平行线的工具,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平时用的三角尺,只要用三角尺沿着直尺滑动,即可画出平行线.沿着直尺滑动!这句话使我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在一根长木条上做上下两个滑块呢?这样,根据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原理,就可以画出平行线了.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基础训练1》的作文(看图写话),所选的图画《悄悄话》是失去真实的一幅画。这是一幅人物画,其选材、立意是新颖别致的,富有情趣,耐人寻味。小姑娘把自己的秘密,首先告诉老爷爷,表现了祖孙两代人的深情厚意,爷爷的淳朴憨厚,小姑娘的天真烂漫,维妙维肖。说明画家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可是我们仔细观察,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却看出了这幅画的几处矛盾地方:其一,时间概念不清。小姑娘和老爷爷说悄悄话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深秋,是初冬,还是严  相似文献   

19.
一张怪画     
桌上放着这样一幅图画。画纸的正中用黑、红、紫三色画了个六角形的大框架,中间是一个可怕的骷髅和两根骷骨,周围写着“我们的几种杀机:上吊、跳河、吃毒药、砍头、放血、撞墙、五马分尸、绝食、你老子今天给你放放血”等触目惊心、杀气腾腾的字句,并配以简单的图画,中间的标题是“90年杀人大会,我们杀人不眨眼”。这是一个名叫卫卫的男孩在美术课后交上来的作业。这堂课上,美术老师让全班同学为庆祝儿童节大会设计会标,收到这幅画,她着实惊呆了。这张充满仇恨内容的图画转到了班主任手里,卫卫被叫到办公室,但不论老师怎样询问,他硬是低着头…  相似文献   

20.
周欣乐 《辅导员》2009,(11):I0011-I0011
今天的作文课上,我们做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做过的别具一格的游戏——贴鼻子! 我很奇怪,一是因为老师变了,是一位漂亮的新老师,姓原;二是因为我的座位被别人占了。新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的画。原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少了什么吗?”我们看了又看,一个男生大声说:“这幅画少了一个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