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通读 :读出问题 ,使学生自发感知李时珍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 .读通课文(1 )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和读不准字的字音。(2 )以问促读 :学生每次读完一遍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合上书 ,用一两个问题问学生 ,激发学生认真读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时珍。如 :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 .读出问题(1 )自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读 ,尽可能自己读出问题。(2 )自定目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质疑 ,形成…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的教学重点应是吟诵,要多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直至朗诵。难点是抓意象,品味语言,从而体会意境,而难点之突破,应在反复吟读、朗诵中解决,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悟情。调动学生生活的经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体验诗的情感,最终内化升华为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也是时代的呼唤。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呢?一、创设读书情境,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读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尽可能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做到以读为本,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要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意境、读出品位、读出神韵,力求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品析语言,在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受到情感的陶冶。如《五彩池》一课,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五彩池”这一人间奇迹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默读全文,划出生字生词,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3.有选择地朗读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再对典型语句进行对比读或欣赏读,反复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相似文献   

4.
“讲”无罪     
王群 《内蒙古教育》2004,(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和尊重他们对语言材料有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在一些疑难处、甚至关键处.都乐于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意思来,读出体会来.读出韵味来。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5.
付艳丽 《快乐阅读》2011,(13):80-81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1.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就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古人云:"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法便显得有些单调、模式化。学生由浓厚的学习热情变得逐渐淡漠。如何运用教科书中有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体现语文的魅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去做。一、反复品读,读出文章的意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汉语教学不同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点便是要反复吟咏、品读。唯其如此,方能理解“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真谛。古诗文学习要这样,现代文教学也要重视品读。如教学《最后一课》,一读理读课文,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环境、故事情节),理清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读析读课文,重点分…  相似文献   

7.
自读导言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匠心。3.熟读课文,领悟故事中作者寄托的深层含义。4.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受。(解说: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体会作者寄托的深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自读程序1.学生自由读,查工具书,除“自读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词语外,注意下列词语的音形义。飓风飞 崩溃 翱翔引吭高鸣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鹤群翔空的壮丽、鹤鹰之战的壮烈、救助伤鹤的感人。3.学生带着问题读。①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8.
一、如何"读文悟道"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才能达到读文悟道之境界。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正如古人所云:"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寻找朗读规律,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教师指导好小学生的朗读小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扫除知识障碍,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一是指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破句。二是读课文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切不可让学生读上一遍就草草收兵,让读书仅仅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课文之美,读出语言之美,读出生活之美。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一味地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课堂回顾]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尽管是公开课,但咱们也不刻意追求高潮和热闹.我们追求的关键是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那就是: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也就是要与作品产生所谓的"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在欣赏课文的基础上以研究的眼光来读课文,提出问题,质疑课文,质疑作者,质疑老师.  相似文献   

12.
读——语文教学优美动听的旋律语文要读,尤其要诵读——充分而扎实地诵读,读出情感,读出意蕴,读出神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沉浸在文本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才能实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和撞击。我在语文教学上历来重视诵读。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和同学们打开书本,放开喉咙,大声诵读,忘乎所以。读到欢乐处眉飞色舞,读到伤心处泪眼汪汪,甚至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塾师一样“将头拗过去,拗过去”……我给学生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用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陪衬音乐,用舒缓略带伤感的语调朗诵了全文:“这几天心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探究“读、问、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一、在“读”中激发兴趣,发现问题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到实处。一篇课文,必须让学生先反复地阅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重点,读出情感,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读”可以分为课前“读”,课上“读”,课后“读”,尤以课前“读”至为重要。所谓课前“读”,即为预习性自读。预习性自读中,学生要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性感知。通常做到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读、会写、会释);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或让学生感动的语句;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创作作品的背景,提出问题。课上“读”就是教学中要做展示课题引导读,根据兴趣自由读,检查效果汇报读。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相似文献   

14.
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  相似文献   

15.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六篇文章,其中一篇讲读课文是《人类的语言》;两篇课内自读课文是《晋祠》和《从宜宾到重庆》;另外两篇课文三篇文章则是课外自读:《说明文二篇》中的《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美洲“彩蝶王”》及《听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课文选自于沪教版《语文》3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  相似文献   

18.
《从三到万》是篇课内自读课文。阅读帮助积累,点点滴滴,由少到多。不但课本中的讲读课文有利于积累,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材料等都无不从语言材料、写作方法、思想认识等方面提供养料,帮助提高语文水平。《从三到万》可以给我们增加一些什么积累呢? 就说它的题目吧,它很有点特别。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它命名的文章又是写什么的?这在刚翻开课本时,是难以理解的。等到读完课文,才知道作者只是借用明清笔记中的一个故事,论说了有关学习的、普普通通的内容。作者的巧妙在于没有沿袭“谈循序渐进”、“重视积  相似文献   

19.
[教例简述]这是一节教读课。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