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认为:文为情而作。中学生作文也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语言思维过多地依赖情感,所以作文教学必须触动学生情感,"情动"而后才能"辞发"。一.投身社会实践,积贮情感社会本身是由有情感的人构成的,即使自然景物也是风月有意,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比较注重“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由此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亲自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写出华美的文章来。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作文洋溢着情感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身社会感悟生活积贮情感作文教学必须具备大语文观念,将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感悟,去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自然界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4.
陈美花 《辽宁教育》2000,(10):33-34,30
开展作文教学虽是在课堂上,却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放眼世界,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并积极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一切所见所闻只是对生活的“实录”而已。却不是新的、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情感、阐述观点看法的创造活动。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于人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但要付诸文字形成作品,实属不易。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持“本心”,关注身边原汁原味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注重提升阅读能力,以丰富的积星加以充实,多改慢写.最终创作出好文章。一、持“本心”。关注真实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增强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拓展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在本真的生活场合中陶冶性情。更可以有目标、有主题地开展系列活动,将学生的视野延展至广阔的自然社会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和交流方面建议: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实健康”,“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我们发现,“体验”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达19次之多。以新课标为精神指针。寻找一种新的作文教学路径,“体验式作文教学”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事文章。因为那里面有作者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无疑这一切.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体验。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次课改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对“情感体验”一词情有独钟,予以反复强调。特别强调了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情感体验?我结合平时的学习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注生活,让学生感受“趣”从生活中来曾想,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肯定写不出好作文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就要把握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敏感力、审美情感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热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用文字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要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引导和培养学生用笔来表达和抒发情感开始。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家庭与社会环境中,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情感,都会有抒发自己情感、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愿望与冲动。以情激趣,以笔抒情,把作文当成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是激发学生的抒情冲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学生碰到一个题目不好写、不会写,以致文思凝滞,迟迟不能下笔时,日记体、书信体,此时是抒发情感、刻画内心的最佳选择。假定一个能够交流意见和倾诉感情的对象,在回复和表白之中,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就自然表露出来了,这样一篇文章很快就可以完成,并且还会显得构思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书信为媒,可以说益处多多。  相似文献   

12.
刚刚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写作)”里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倡个性作文,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解放学生,卸下套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让学生敢于说真心话,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一、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同时也有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具体表现就是情感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训练学生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相似文献   

14.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有真情实感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我们语文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作文训练,在训练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较好地  相似文献   

16.
一、课例研究背景 写作是展示学生的个性化世界的最佳途径。语文新课标也为初中作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隋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然而,当前的初中学生难有闲暇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似乎没有空间拓展情感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郭检生 《现代语文》2007,(3):112-112
正如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人的精神世界、对万事万物的感受、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初中生尽管年龄很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不甚深刻,以至于写出的作(尤其是议论性体的)显得很平淡、个性化缺失,然而,学生毕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换言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只要敢于放手,引导得当,初中学生是不难写出富于个l生化的章的。这既体现了《语课程标准》中能够写出“有创新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作的要求,又能使学生在考试(尤其是中考)中,达到写作的命题要求,从而避免因写作方面得分不高,影响考生整个语学科的成绩。因此,贯彻新课标,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既重要又任重而道远。以下,是我对初中个性化作教学的一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让学生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分析,以自己的语言积淀和自己感受的真情,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认识。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要留心培养学生不满足于“众说”“他说”趋势,开放思维的途径,“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作文应注重生活化、通俗化,讲究朴实真切,以学生所能有的情感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观点。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正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发掘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颖独特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