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前,听过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印象很深刻,这位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为内容将文章分成五幅图景后,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写了那些花,这些花有哪些特征,春风又有哪些特征,春雨有哪些特征……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春花春风春雨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并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来。整节课把一篇充满春天生机和活力的散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毫无美感,恹恹欲睡。教学  相似文献   

2.
《春》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一共描绘了五幅图。其顺序是:第一幅春草图、第二幅春花图、第三幅春风图,第四幅春雨图,第五幅迎春图。这五幅图是怎么连成一个整体的呢?除了按“形散神聚”的特点(即以赞春这个“神”来串起这五幅图)来理解外,我们还可以从文中的钩连句所起的作用这方面来理解。下面,笔者就以文中的钩连句出现的形式和作用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的感受能力 人们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我们读人家的作品,能理解它的内容,并不一定能体会它所具备的内涵美。对作品的理解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而对作品的美感则更多地表现在情感和想象上。这就是说,美感是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使自己从作品所表现的‘境’中看到‘形’,从‘形’中感到‘美’。比如阅读朱自清的《春》,就要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这篇作品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美好的景物,我们就要从这些美好的景物中看到那一幅幅春光明媚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就是‘形’,从‘形’中使自己感受到自然美,艺术美;再从‘美’中产生出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情’。任何  相似文献   

4.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多年来一直为语文教材编者所看重。说起《春》,我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概括课文重点内容的那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因为《教学参考书》就是这么“图”的。实际教学时,绝大多数教师也是沿用这种概括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的。记得曾有机会在一所学校里听三位教师教这篇课文,都是按着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理清了文章思路,都是按照顺序用五幅图概括绘春部分的具体内容。虽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法几乎完全相同,很难看出哪位教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听完课后,我曾有过一个…  相似文献   

5.
    
角度之一赏图探美全文共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通过五幅图画,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美好的感受。教学过程与方法: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全文充满诗情画意,思考下列问题:1.全文描绘了哪几幅图画?2.每幅图画各抓住了被描写景物的什么特征?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由所描绘的几幅图画进行归纳,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各幅图国描绘的角度有何变化或特点?三、由所描绘的几幅图画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思路。四、仿写。仿照本文写法,选取一景,描绘几幅图画。例如写日出,可以“日出前——日将出——日正出——日出后”为顺序,描绘四幅图:山睡图、朝霞图、日升图、晨曦图。  相似文献   

6.
我们看问题、谈事情,有时候三下五去二,完了,没话说;有时候话又很多,没完没了,收不了场。前者,因为有话没有展开,视野不够宽阔;后者,明显又野马无笼头,能放不能收。都在展开方面欠一把火候;撒得开又收得拢,方是上乘。撒得开(一)先看课内的例子例1.写春天的美,你可以写一个人冒雨站在草地上看花。可是,朱自清他不这么写,《春》可以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而绘春部分,又可以分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迎春等五幅春之图,一幅春图就是一个描述的角度,平面展开。这也只是作者为了表述的方便,并不是说,花与风雨等一点不搭腔。比…  相似文献   

7.
说明:本文内容适用于学写描写景物的作文。一在本刊上一期《〈春〉给我们的构思启迪:画面连缀巧绘景》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文章构思方面给我们的启迪:角度一:总叙—分写—合议角度二:盼春—绘春(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赞春角度三:写时—写景—写人—写意角度四:抒情—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议论抒情上述角度都能表现作者对文章内部层次的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8.
《春》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多年来,它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之一。按照编者的思路,通常我们都是采用盼春绘春赞春这一顺序来教,重点带领学生分析欣赏作者描绘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根据素质教育对语文课...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一、诵读描写春天的古诗,初步感知诗和词的异同1.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大江南北都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迷人画卷。万紫千红、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烟雨潆漾、碧波荡漾……人们把多少美妙的词语,都慷慨地给了春天;不仅如此,又有多少诗人,寄情春光春色春山春水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咏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你能随口吟出一首吗?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散文要放得开,收得拢。古往今来的优秀散文告诉我们:这种“放”,决不意味着毫无目的、漫无边际,而必须合乎一定的法度。惟其如此,才能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达到所谓形散神聚的要求。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由规矩者熟了规矩,能生变化,不由规矩者巧力精到,亦生变化,既有变化,自合规矩。”穴魏际瑞:《伯子论文》雪散文“放”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四面铺陈法。向并列的几个方面平行铺陈。朱自清的《春》的核心部分写春景,先写春草,再写春花,三写春风,四写春雨。这就是典型的四面铺陈法。他的《绿》,在写梅雨潭的绿色时,两…  相似文献   

11.
《春》、《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教材。说起这两篇文章,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春》中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情节(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避于勒)。究其原因,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沿用了教参上的这种概括来引导学生概括的。久而久之,教师都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学生成了装载《教学参考书》的容器。这种教法撇开了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独特处理教材的能力,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春》、《我的叔叔于勒》这两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编入初中教材。说起这两篇文章,我们相信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说出《春》中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情节(盼于勒、夸于勒、遇于勒、避于勒)。究其原因,因为《教学参考书》上就是那么写的。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是沿用了教参上的这种概括来引导学生概括的。久而久之,教师都成了《教学参考书》的代言人,学生成了装载《教学参考书》的容器。这种教法撇开了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独特处理教材的能力,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画卷春天的赞歌———读《春》刘彬荣这是一篇写景状物、以景传情的著名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人们的活动和心情,描绘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日景象,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全文不足千字...  相似文献   

14.
陈斌秀 《湖南教育》2003,(24):54-54
一、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启智增能的基础,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这课时,教师先自制《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图片,上课伊始,先投影一幅幅春景图,吸引学生的目光;再为图片配乐,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课文信息输入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二、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5.
1.写出两句与船有关的古诗句:(1)_。(2)_。2.写出你喜欢的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词:_。3.写出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的送别诗句:_。4.写出一句咏莲的古诗文:_。5.写出两句有关思乡的古诗词:_。6.写出两句与春花有关的古诗句:_。7.写出两句与春风有关的古诗句:_。8.写出两句与春草有关的古诗句:_。9.写出两句与春雨有关的古诗句:_。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应为:通过写景状物表达感情,教学核心点在各篇文章中具体表现为: 一、《春》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五幅春景图,抒发爱春之情 1.通过对五幅春景图的描绘,表现春天生机勃发、温馨灿烂的特点。与众多绘春、颂春的文章相比,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抓住人所熟知的有代表性的春天景物的特点进行描摹、抒写,形成五幅各具有情态的画面,从不同侧面突现春天的特点,从而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春草图抓住春草柔嫩和生命顽强的特点,进行描绘,突出其柔软可人又充满活力的特点。春花图抓住春天花多、艳、甜的特点,突出春天的繁荣似锦和生机盎然,又由此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的情形,展现春天给人带来的美好前景。春风图则通过想象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又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从侧面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赞歌     
课堂上精彩瞬间的鲜活形象常在不经意中浮现眼前。学生得意,教师欣慰,师生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的醉态可掬,是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师:春草图景是绿的世界,春花图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这一节,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学生默读。)生1:繁花似锦。生2:姹紫嫣红。生3:蜂蝶争春。生4:花香扑鼻。……师:你们说的,有的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形象,有的是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这个词哪个诗句里见过?(学生插话)“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有的是通过嗅觉获得。感觉器官全部调动起来,因而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立体的春花图。…  相似文献   

18.
周庄行     
去周庄之前,心底总是藏着一幅画——杏雨江南图。读了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句,我便固执认为那诗中所写的一定是周庄。水乡周庄是个绝对值得去走一走的地  相似文献   

19.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又一个春天     
朱自清先生的《春》曾使学生时代的我第一次领略了春天的绚丽和勃勃生机。如今,同样在课堂上,我却以不同的身份,再次感受了《春》带给我的那份真、那份美。春日的温暖,春水的宁静,春草的生机,春花的争艳,还有那春风的温柔和春雨的缠绵,让人充满了对春天的无限向往。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领略“春天”。在教学到“春雨”这一段时,一位学生举起手。“我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个地方抄袭了古诗的内容。”我一愣,点头示意他说下去。“课文的‘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