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练习册上有一道关于韩愈《送董邵南序》的开放性试题,其内容如下: 后人在评述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家散文的文气或风格时曾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试回味所学过的韩愈的散文,以《送董邵南序》为例,简要谈谈你对韩愈这个作家“文气”或“风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千古传颂的佳作,其行文多迂回曲折,用语宛转含蓄,初中同学读这样的文章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阅读提示”语),会有不小的难度。这是一篇赠序,是韩愈赠给其友董邵南  相似文献   

3.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作者韩愈为朋友离别而写的一篇赠序。韩愈本身是反对朋友董邵南到河北(也就是燕赵之地)去谋职的,但又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因而在这篇文章中只能婉转含蓄地体现出来。特别是最后请董生到燕赵之地后寻访人才到长安来做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别处的人才都到长安来了,董生还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千古传颂的佳作,其行文多迂回曲折,用语宛转含蓄,初中同学读这样的文章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阅读提示”语),会有不小的难度。这是一篇赠序,是韩愈赠给其友董邵南的。为读懂此文,先得了解“序”这种文伴以及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韩愈《送董邵南序》之主旨 ,论者多以为是对董邵南怀才不遇的遭际表示同情 ;表明了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立场。而实际上是韩愈对昏庸君王的辛辣讽刺 ,是对皇上不明、吏治腐败的抨击。韩愈的一腔怨愤 ,全从末尾点睛的结语里喷发出来  相似文献   

6.
唐朝多送别诗,韩愈的《送董邵南序》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本文从诗歌的行文背景出发,探究诗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以求得其诗趣,奇文共析。  相似文献   

7.
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  相似文献   

8.
初中课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全文仅151字,句句意味深长,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感人至深。读罢,让人不由得不佩服此文结构之巧妙和韩愈用心之良苦。金圣叹曰:“送董邵南往燕赵,却反托董邵南谕燕赵归朝廷。命意既自沉重,用笔又极顿折,看他只是百数十余字,凡作几反几覆。”(金圣叹  相似文献   

9.
朝鲜文学家李植在散文创作上深受韩愈影响,其《送权生尚远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有诸多相似之处,即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怀抱为主要内容;两序都有巧设铺陈、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但两序思想旨归有所不同,前者意在"警",后者意在"留";语言风格各异,前者坦诚、直率,褒勉鲜明,后者含蓄委婉,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韩愈为密友董邵南写的一篇赠序(时董邵南将赴河北藩镇处谋职)。赠文虽有留董生之意,然而表意含蓄,且“留”的理由也不充足。因此,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横在韩愈面前的难题,使他即便用尽智慧,极尽雄辩之能事,也无法说服董生留下来。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与韩愈皆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放在一起不是为了比较而分出高下,而是通过辨析以达到更加了解的目的。本文选取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与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两篇赠别序为例,细析柳文之精能、韩文之变化。并从思想内容、写作风格、语言等方面辨析韩柳的异同,以求达到对二人更加深刻的理解层次。  相似文献   

12.
就《韩文阐释献疑》对《韩愈诗文评注》的批评,作者结合《送杨少尹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及送石温二序等文,谈自己的看法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说,当在中唐“宪宗(805—821)之世”(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其时,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河北三镇泸龙、魏博、成德)不受李唐政权节制.为害尤烈。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三镇军阀延揽人才招募豪杰.扩张其独立王国的势力。怀才不遇之士,为谋求出路.应召投身军阀幕府者往往而是。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学语文》2003,(2):8-9
韩愈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起八代之衰”的散文大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是散文,而“序文”又是他散文中别具一格的珍品。韩愈的长文内容丰富,说理透彻,气势捭阖;就是几百字的短文也同样写得曲折多姿。《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以下简称《送董序》)就是一例,全文只有151字,却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有一唱三叹之妙。  相似文献   

15.
《送董邵南序》是一篇著名的优秀散文,出自唐代大文字家韩愈的手笔。这篇序文很能代表韩文的艺术特色。文仅百五十字,却“有无限开阖,无限变化,无限含蓄”,堪称“短章圣手”。 这篇妙文,诚然是有“无限开阖”的。  相似文献   

16.
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人所共认的佳作,今入选人教版新初中《语》第四册。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1.讨论法。(解…  相似文献   

18.
孙文杰 《文教资料》2006,(19):62-63
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的译本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至今,有几十种之多,译文也是众说纷纭,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语法方面对七种不同版本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的译文进行分析比较,评论其得失,探求古文今译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千余年来不可多得的一篇箴规性赠序。理解这篇序中的“感慨悲歌之士”是掌握该序的关键。那  相似文献   

20.
试论韩愈古文与小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与传奇生成于同一文化环境。小说与韩愈古文同其叙事性,证明了二者确有通同之处。韩愈融通古文与小说的创作尝试可分为“小说古文”和“古文小说”两个层面。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是古文与传奇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韩愈“小说古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小说对于韩愈古文的影响还表现在后者对可读性的追求上。韩愈还熔古文与小说于一炉,大胆创新,写出了被人称为“古文小说”的《石鼎联句诗序》和《毛颖传》。中唐时文学审美的大趋势是由雅人俗,时风众势,韩愈不可能遗世独立。小说与古文两种文体间的天然联系对促成韩愈古文与小说的艺术交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