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宕昌羌,历史极为永久,宕昌羌早在远古时就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族团,这与炎帝的直接教化有密切关系。文章从多角度对古羌人领袖的出生、成长地,以及与之有关的族团活动和战事,宕昌羌的生活习俗、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楚辞里的“羌”,自东汉王逸始注后1800多年来,莫衷一是,没有确解。这是由于对王逸《楚辞章句》“羌楚人语词也犹言卿何为也”句读不同所产生的。本文从语言、文学诸方面对其作了综合论析,说明“羌”当释为反语副词,全句当断为:“羌,楚人语词也;犹言卿,何为也。  相似文献   

3.
西汉一代,与羌人关系最密切的要数赵充国,因而研究赵充国的治羌业绩,能更好地认识汉羌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汉书》的记载,详细叙述了赵充国与羌人发生关系的一系列基本史实,指出了赵充国治羌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其治羌的功绩以及其突出贡献的屯田奏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东汉王朝的“三绝三通”西域,虽然是东汉与北匈奴军事较量的结果,然而其与“羌祸”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正是由于河西、湟中、陇右的羌族起义,直接影响了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羌祸”对东汉王朝“三绝三通”西域的影响,深刻揭示了西域与河西、湟中、陇右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5.
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峨眉山月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但诗中所云清溪、三峡、平羌江系指何处?历来就有争议。本从典籍、诗词、历史、地理多方考察论证了古平羌江即今之岷江,平羌三峡即岷江中游的犁头峰、背峨峡、平羌峡。水光山色异常绮丽的岷江三峡为嘉峨风光增添了无数秀色美景,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再不能任其讹传误导,而应还她的历史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汉中是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之地,是氐人的原始分布地和羌人的早期迁入地。夏商之时,汉中西部即成为氐人聚居地。西汉以后,伴随着羌人、氐人的大规模内迁和民族矛盾的加剧,汉中的氐、羌力量逐渐壮大。东汉时,羌人在汉中的人数和势力达到极盛。两晋南北朝,汉中逐渐成为包括氐、羌在内的非华夏族人控制的区域,氐族杨氏还在略阳建立了武兴国政权。隋唐时,民族政策缓和,民族融合加快,氐族慢慢从汉中消失;羌族在汉中虽然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但人数甚少。氐、羌人对汉中的文化习俗影响至深,至今仍可见遗痕斑斑。  相似文献   

7.
古代羌人与楚人、商人乃至中亚的其他民族都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古代羌人被称作是一个往外输血的民族,今天的西南诸多民族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考古、文献、神话、宗教等多重视角去研究先秦时代的羌人,有助于重新理解先秦社会的文化,同时也可能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上限由丝绸之路开通提前到商代甚至更早,给予古代羌文化应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唐代剑南道羌人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部及西北部,包括党项羌、白兰羌、以及西山诸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最开放的时期,统治者摒弃"贵中华,贱戎狄"之观念,胸怀"华夷一家"之心,对周边他族文化兼收并蓄。为了更好地治理边疆地区的边民,唐朝通过武力征服,继而设置都督府、羁縻州对边地实施有效管理,对剑南道的羌人亦不例外。与此同时,还建置军事方镇,戍边镇防,防止吐蕃、南诏对剑南道的蚕食,并与之争夺羌人势力,以此达到交战双方军事力量的平衡,从而巩固唐朝之西南边陲。  相似文献   

9.
一芜人羌人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诗经”里,就有羌入跟商人往来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羌人跟周人一起,打败了暴君商纣王的军队,复灭了商朝。羌人居住在康藏高原的东北部,今天兰州以西祁连山以南黄河上游干支各河沿岸和青海沿岸的平原和草地,都是古代羌人生活的地方。从公元前五世纪起,羌人就开始了农耕和畜牧的生话。羌人居住的地区,大部分是良好的牧场。他们绿山滨水,放牧牛羊。“后汉书”  相似文献   

10.
有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的羌人是在西汉之后才有的。岷江上游的羌人聚居地长期流传《木姐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这两部长诗,其内容不仅与羌族历史有关,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岷江上游自古有羌人的证明。《后汉书·西羌传》《新唐书·吐蕃传》等古代文献及现代考古也证明岷江上游自古就有羌人,这些羌人有相当部分是从西北迁来的。古蜀国也起源于黄帝的子孙,属于古羌人的族系。  相似文献   

11.
夏羌文化在我国史前时期即开始萌芽,并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日臻完善。夏禹王治水的伟绩,《夏书》、《夏小正》的编创,以及在其手工业、冶炼业、制陶业、农田水利建设和建筑等方面的功绩都充分说明夏羌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成为华夏文化的开创者与源流。夏羌文化是祖国文化中的独特奇葩。  相似文献   

12.
羊子以羌族后裔的身份言说羌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汶川羌》书写羌族历史,传承羌族文化,关注羌族的心灵史。羊子以个人的方式进入羌民族的心灵,思考现代文明与羌民族生存的关系,思考时代之波与羌民族生命的关系。羌的生存环境、生活画卷与生存状态,羌的心灵与性格,羌的信仰与习俗构成羌的文化世界。由此《汶川羌》成为羌族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13.
羌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中的一个核心语言。羌语的调查研究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被学术界所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计划为羌族创制文字,于是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羌语大普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大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羌语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羌语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从7个方面简要介绍这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比戏和花灯戏两大类型,“羌戏”的存在及演出以民间性和仪式性为两大基本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中国有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民俗艺术还是作为村寨艺术,羌族戏剧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羌族戏剧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是我们研究中华戏剧共同体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秦统一前后,羌人分布在陇西塞外的黄河与湟水流域,世代生息。西汉建国初,羌人各部相继臣服于匈奴。文景之世,军事战略以防御匈奴为主,对于羌人各部,无暇顾及。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西汉势力进入羌区。西汉王朝对羌人的管理实行郡县属国与护羌校尉并行的双轨制。郡县属国与护羌校尉的设置,是西汉中央政权对河湟羌人行使有效管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羌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对于中华各民族的交流、发展、融合以及西北边疆地区的拓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秦统一前后,羌人分布在陇西塞外的黄河与湟水流域,世代生息。西汉建国初,边疆威胁主要来自匈奴,羌人各部势力弱小相继臣服于匈奴。文景之世,军事战略以防御匈奴为主,对于羌人各部,无暇顾及。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匈奴渐衰,西汉势力进入羌区,笔者从如何对羌人治理的角度论速了西汉王朝创立和实行的若干有别于内地的行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个对外输血的民族 羌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时代,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干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说文·羊部》称之为“西戎牧羊人”。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夏代始祖大禹都是羌人,今天的羌人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18.
广汉三星堆文明来自中原羌夏文明的携带和传播,由史前氐羌大族有缗·蜀族携带入蜀,出土的近千件器物构成一组庞大的傩祭组器,它们是夏文化中的核心神明祭祀文明。令“岷山羌人”就是正宗的有缗·蜀族即三星堆文明开创者的后裔,他们一直承继着汉民族的先祖文明即羌夏文化。  相似文献   

19.
古代羌族被称作是一个往外输血的民族,在中华文明形成的早期阶段,羌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羌人与楚人、商人乃至中亚的其他民族都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因此,从考古、文献、神话、宗教等多重视角去研究先秦时代的羌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先秦社会的文化,同时也可能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上限由丝绸之路开通提前到商代甚至更早,给予古代羌族应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之一。唐代治理边疆民族一直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唐代是羌人活跃在历史舞台的重要时期,主要的羌人部众有党项羌、白兰羌、西山诸羌以及苏毗、羊同等等。面对风俗相异的羌人,唐代沿用前代的民族政策,即实施羁縻政策。笔者试从唐代对羌人的羁縻政策,以解析唐代治理羌人的羁縻政策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