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关于教材】一、内容划分: 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2)写李大钊同志的思想演变的原因和历程,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李大钊同志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3—5)写李大钊同志的必然选择给后人的启示.一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确乎是救中国的真理.二是李大钊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6—7)写李大钊为了真理和正义、祖国和人民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二、论证结构: 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本文先从李大钊思想演变的  相似文献   

2.
早期李大钊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认识真理问题,但他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能够结合历史和现状的实际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们的认识问题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和阐释,表现了他在其早期探索道路上所特有的智识和敏锐,使他能够与时俱进、日臻成熟,最后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转变。本文试图就李大钊早期真理观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创始人,李大钊对近代中国国情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状况、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阶级状况和革命对象与动力、革命前途等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李大钊的国情思想,代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是党在早期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李大钊的国情观虽然是针对近代中国国情而提出的,但是其中"所含真理,历久不渝"。研究李大钊国情思想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国情,进而从特殊国情和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美国先验论哲学家爱默生的哲学思想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强调人的自主自立,建立和把握个体生命的时间观念,以及认识和把握真理的途径等方面。文章揭示了李大钊在反封建的战斗历程中,不断设取西方先进思想追求真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论述了李大钊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创立过程中的杰出贡献 :他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强调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积极领导五四运动 ,号召“反抗侵略主义 ,反抗强盗世界” ,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 ;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是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大导师 ;首倡建党 ,是筹备召开“一大”的实际发起人。李大钊是我党当之无愧的主要创始人 ,人民将永远铭记他。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同志革命史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大钊同志,字守常(1889年10月6日——1927年4月28日),河北省乐亭县黑坨村人。是我国最早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万恶的“四人帮”,为了实现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为了打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然篡改历史。就连英勇牺牲的李大钊同志,也被他们“掘坟鞭尸”,丑化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捏造罪名,栽赃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故居     
1889年,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1958年7月1日,他的故居被辟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并于1988年1月13日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大钊故居位于大黑坨村中央,紧邻穿村而过的公路,占地面积约1010平方米。现在这里陈列着李大钊生平照片、手稿、书刊、遗物及有关资料,房屋院落保存完好,每天接待着慕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这里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这位伟大革命先驱者事迹的课堂。李大钊故居旧貌李大钊夫妇生活过的地方李大钊出生的东厢房李大钊故居中的雕像李大钊故居…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由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深刻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转变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真理并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跨文本对比的方法,本文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承袭”自日本学者河上肇,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努力向全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沸腾的政治生活和卓绝的斗争生涯中,李大钊同志追求真理,身体力行,写下了许多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吊民伐罪,泣血陈词,表达忧愤,抒发抱负,鼓舞民心,唤人觉醒,成为万千革命志士献身革命的动力之一,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而李大钊同志在人生观问题上的深刻论述,便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马克思说过:“……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相似文献   

11.
过去学术界对李大钊的革命理论与对革命的贡献研究甚多,成果丰硕,而对其学术思想研究不够,成果较少,至于李大钊对太平天国的论述则基本无人提及。本文研究李大钊是如何论述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的,以及李大钊论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企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莱布尼茨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所谓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他严格区分了这两种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实际上,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真理的三重划分出发,论述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真理观,并简述、评析了蒯因和克里普克对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攻击。分析真理是必然真理的一个子集,应取消先验真理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的妻子是个不识字的乡下小脚女人,比他大八岁。李大钊上中学、大学,以及留学日本所需的学费,几乎全靠妻子辛勤操劳、典当东西和借债来维持。后来,李大钊到北京大学当教授,把妻子接到了北京。当时李大钊三十刚出头,风华正茂,又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可妻子已年近四十。有些人不相信这个小脚女人就是李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与孙洪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兴办教育的知名人士孙洪伊,在反对袁世凯复辟专制、拥护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及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与李大钊有过深厚的交往,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李大钊都曾得到过孙洪伊的关怀、支持,孙洪伊更得到李大钊的信任、鼓励,俩人结下了互敬互重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故居     
<正>李大钊同志的故居比较著名的有两处,分别位于河北唐山乐享和北京。位于河北省唐山乐享县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茹珍设计、监造的。故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55.5米,东西宽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重视群众、最深刻批判英雄史观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是最着力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他的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观和人民只能自己解放自己的解放观,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毕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而竭尽心力,直至献出年青的生命。生前,他在关心工农革命的同时,始终注意对革命青年的培养,关心北京高等学校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他利用在高等学校任教之便,广泛接触青年,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救  相似文献   

19.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李大钊文集》第5卷,235页,人民出版社,1999)。不幸的早年生活,使李大钊养成了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五岁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十一岁时,义和团运动爆发,冀东各地普遍建立了义和团的组织。很快,八国联军侵略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区。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青年李大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  相似文献   

20.
论真理的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主观性是指在被认定为真理的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与它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属于主观臆想的内容。真理主观性以真理量的存在为前提。真理主观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根源。承认真理在内容上具有主观性,既不违背真理唯物论的原则,又可以加深对真理辩证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