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养生体育是经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选形成的,以保养生命使达更长期限为目的,具有独特理论与方法的体育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如静动、内动及两者结合的气功、导引等,进行精神与肉体的并协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养生体育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养生体育是经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选形成的,以保养生命使达更长期限为目的,其有独特理论与方法的体育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如静动、内动及两者结合的气功、导引等,进行精神与肉体的并协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古代导引发展而来,它是拳术与导引、吐纳有机结合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拳势动作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螺旋缠丝式圆运动;使“劲贯四梢”,运气是“气宜鼓荡”“气遍身躯”的“一气贯串”。说明太极拳核心是“恒动论”。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发源、功用和功法基本相通。太极拳是综合地继承和发展各家拳法,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协调动作,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等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相似文献   

5.
谢远基 《武当》2014,(9):41-44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健身术、养生术和具有极强技击性的武术气功。一、我国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现状太极拳起源于我国古代道家武术,相传由张三丰创立。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建了陈式太极拳。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出有代表性的杨、吴、武、孙等一系列流派。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关于饮食、起居、劳作、房室、情志的调摄、呼吸、导引、按摩等锻炼,以及药物和针灸的使用等记载。随后,汉代张仲景调调养生要重视饮食调理和饮食卫生。东汉华佗则提倡导引术,他在总结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创编“五禽戏”体操,主张通过运动锻炼来保养身体。  相似文献   

7.
五、宋人对导引资料的汇集及对导引术的发展隋唐以后,经过五代到两宋,总的说来导引在医疗上的应用虽不如前,但也有些新的进展,比较突出的是对导引资料的汇集,发展了坐功,简化了导引术,出现了八段锦和小劳术。古代导引经过几代人的应用与发展,已有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太极拳集古代拳术、导引、吐呐和朴素的辩证法而成,它既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古老拳术,又是独特的健身良方。太极拳已遍及我国各个地区。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对太极拳越来越感兴趣,国内外许多体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正在运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已取得很多科研成果。以往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功效。强调意识、呼吸和动作的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的内外统一;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是一种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太极拳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其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的特点,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的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作为吸取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综合继承与发展各家拳法,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推手、散手等运动为基本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它蕴藏着东方文化的深邃内涵,主要可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云海 《健身科学》2009,(9):37-37
婆罗门导引法是收录在明代《遵生八笺》中的一套导引术,据说是在宋代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婆罗门是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本导引术虽冠以婆罗门之名,但从十二套动作和用龙、风、麟等命名来看,也很有可能是我国古人自己创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导引术启发瑞典林格创立医疗体操,对这一从国外流传到国内的观点的研究在我国至今几乎是一片空白。通过阐述林格创立医疗体操时的主要背景,对比导引术与林氏医疗体操的基本特征,并详细地分析了国外相关的论断后,发现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论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导引术启发瑞典林格创立医疗体操,对这一从国外流传到国内的观点的研究在我国至今几乎是一片空白.通过阐述林格创立医疗体操时的主要背景,对比导引术与林氏医疗体操的基本特征,并详细地分析了国外相关的论断后,发现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准确地梳理中国运动养生技术体系,运用历史还原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结论:运动养生技术类型的形成是历史发展与文化不断融合的自然结果.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早期生活实践中获得动与静的身体体验之后在与自然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身体运动的启示;随着社会思想的不断融入以及医学的发展,一系列专门的身体运动技术被逐步创造出来并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4种运动养生技术类型,即肢体活动类、肢体导引类、意念导引类以及静法类,其中,肢体活动类与静法类都是沿袭早期动静体验独立发展而成的,另两类则是动静体验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体操部分     
第一章体操概述一、体操的定义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进行各种身体操练,完成各种类型和不同难度、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单个或成套动作,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一种手段。二、我国古代的健身体操简述健身体操是我国古代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强筋骨防疾病。在古代健身体操发展具有代表意义的有:1、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术”;  相似文献   

16.
邹金利 《健身科学》2012,(12):38-38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7.
《黄庭经》主要分为《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讲道家修炼养生之道,也是国人'气功'养生的功法基础。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了陈氏太极拳,以他发明的'缠丝劲'为统御,协调上、中、下周身关节,把《黄庭经》导引术主张的静态功法,变成了内静外动、动静结合的太极拳运动,使得《黄庭经》导引术等功法由静练变为动静相结合的练;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相关史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对导引与道、释、武、医文化体系下的生命修炼术的联系性做了辨析,对导引发展源流从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进行梳理,对导引概念进行阐释,对由此演化而来的当代使用较频繁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揭示了导引的核心特质,以及近似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导引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从时间角度历经了萌芽期、成长期、高峰期、演变期和模糊期等;从空间角度演化为医学导引、道家修炼、佛教禅定、武术内功等不同文化派系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气功、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以及传统体育养生等当代概念均源自古代导引,其概念属性与演变期的生命修炼技术更为接近,与古代导引存在差异。探究概念属性,辨析概念差异与发展源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教学及科研具有理论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导引术和形体训练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的研究,认为导引术和形体训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结合点,再从两者结合点出发,将导引术的调息方法应用到形体训练的把杆练习中,使得把杆练习具备塑形、健身、养生的作用。通过研究,在理论上设计出导引之调息法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一套试编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古代诸子思想和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形成的4个理论来源,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影响。经历了数千年的检验与优化,我国养生体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方法,其特征是:选用独特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尤重植物神经系统及由其调控的基本生命功能的锻炼,以使两大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全部生命机能向整体协调与优化、延缓衰老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