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魏晋之际,政局动荡,政权频繁交替。司马氏篡魏以后,残酷地镇压亲曹派,“同日杀戮,名士减半”,转而又扯起名教大旗,高唱“仁义礼法”。当时,许多所谓的“礼法之士”趋炎附势,为保全身家性命,投靠司马氏集团,并为他们唱赞歌,粉饰其丑行。而以嵇康、阮籍为首,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追随的这一伙人,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投靠或依附司马氏集团,也不愿因公开反对司马氏父子而带来灾难,他们只有逃避现实,回避现实政治斗争。他们遁入竹林,形成“竹林七贤”。他们又以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玄学作为思想武器,高谈阔论,言语玄远,行为放荡,形成了洒脱自然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貌——七贤风度。  相似文献   

2.
阮籍作为魏晋之际玄学名士的重要代表,其纵酒固然有老庄之徒求得形神超越的一面,但更多的与他的避世相关;阮籍的狂饮避世,既是一种全身的智慧,又包含了弱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痛苦,从而也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并由此典型地展示了魏晋士人人格的分裂,以及封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进退失据的人生二难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表达了鲁迅讴歌个性追求的时代精神。揭示出造成他们背景的社会原因:1.他们生活在旧社会;2.他们自身性格的特点;3.经济上的困顿。最后通过《伤逝》带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深思:1.爱情是否需要理性;2.完成了婚姻以后,爱情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学时代是学生塑造性格的主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性格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成熟,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他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很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更能丰富他们的性格.多向的正常交往,可以使差异性较大的个性互相渗透,个性互补,使他们的个性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就更为坚强.男女生正常交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地对待异性同学的每一个行为,在我们的班集体中,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魏晋名士借琴传达反叛精神、摆脱孤哀之境、寻觅心灵知己、表现脱俗雅趣,赋予琴以深刻独特的文化内涵,使琴成为标榜文人身份和特质的表征。盛唐文士醉心于琴,是把琴视为可以彰显文人特性、寄托文人情怀的文人雅艺,借琴明清高之志、示超逸之趣、显放达之态、寄深切之情,并将其咏之于诗,表现出对魏晋士人所赋予琴的文化意蕴的认同。盛唐士人雅尚琴艺,正彰显其受魏晋风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前后相继,魏晋的鬼神志怪孕育了唐传奇.但志怪只是小说的萌芽状态,而传奇已是成熟的小说.虽然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反映的内容各异,但都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佛教东来,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魏晋隋唐时期释子对儒道思想体系十分了解,把握较准,这表现在此时的僧侣多博涉内外典,富有才学,善于机辩,喜与名士交往,不少人能诗会文,擅画工书,具备深厚的汉文化修养.这使得佛教在走向中国化的进程中,保持了它独到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8.
古老的“魏晋风度”和现代的行为艺术之间有某种相似,其相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行为、身体来表达观念;二、行为具有某种震惊效果;三、行为蕴含着具有启示性的观念、意味。但“魏晋风度”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艺术风度的生活,而行为艺术终究是一种观念艺术,并且,两者是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产物,因而是似又不似的关系。将“魏晋风度”和行为艺术加以深层的比照,对于此两种文化现象,对于生活和艺术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实践,都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晋之前,古人在神秘的水崇拜行为、丰富的典籍记载以及众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中渗透着人水和谐思想;郦道元在继承魏晋前人思想的同时,受特殊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水经注》蕴含了敬水、护水、赏水、用水的人水和谐思想;在环境史视野下重新检视《水经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还有利于认识当前的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界和台湾政界,李敖就像<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倚仗丰厚学养和铁齿铜牙,搅起万丈波澜,引来褒贬不一的热潮.作为一个另类的文人,他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存在:他颇有魏晋名士的狂狷,又有骂遍台岛的勇敢,更有为人所不齿的狡黠和对名利的热衷.但他却以一个特立独行的姿态,在红尘俗世游刃有余,继续着他李敖式的嬉笑怒骂.  相似文献   

11.
在《世说新语》的人物世界里,儿童和少年也获得了独立价值,少年儿童作为一个群体形象第一次大规模出现于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少年儿童形象,作为魏晋名士成长阶段的记录,既有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一贯性的艺术追求,又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思想文化意义。这些少儿形象,既有着少儿特有的自然纯真,又有着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印记。从文化角度阐释这些少年儿童形象,对我们认识《世说新语》一书以及魏晋时代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相继形成于汉末和魏晋易代之际的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两个文人群体,分别代表了汉魏风骨和魏晋风度两种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主体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变化,旨在分析他们的群体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前者主要体现为以学优则仕为导向,积极关注社会和书写民生疾苦,...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阮籍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世说新语》的描述,但其中对阮籍所持政治态度的体现并不全面。文章对《世说新语》、《晋书》、《资治通鉴》以及《咏怀诗》中所记载和表现出的阮籍之政治心态进行比较,讨论作为魏晋名士代表的阮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魏晋时期儒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他徘徊于儒道之间,外达内忧,有悖儒之名而无远儒之实,一方面"越名教而任自然",另一方面又心怀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在个人生命关怀和社会关怀两个价值取向之间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缺乏,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方面的影响,心理障碍问题日渐突出.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引发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始体"代表诗人嵇康、阮籍诗作中的意象世界,依据内容性质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飞翔意象、短暂易逝意象、讽谕意象。魏晋鼎革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正始体"诗人在忧生忧世的情感激荡下,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价值理想的坚守,对内在超越的想望,对个体生命的珍摄,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关怀。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一书以记载魏晋士人的言行逸事为主.此书对魏晋社会政治、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士人之生活风貌、心理状态,莫不有真实记录,堪称"魏晋风度"之生动图画.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为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由此可知魏晋风度这一社会时尚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翻译在跨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本身的局限性却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跨文化信息的传递.武侠小说本身就极具中国文化特色,《鹿鼎记》中更是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物,他们的语言都有各自的特色,尤其是主人公韦小宝.本文将以闵福德《鹿鼎记》英译本中对韦小宝误用语的翻译为例,探讨武侠小说中跨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8.
李岚 《职大学报》2006,(1):137-138
认为高校学生精神病发病的原因,主要在于遗传和内倾性性格、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列举出大学生精神病发病的三个特征,如学习成绩下降、出现各种妄想症状或幻听幻视、性格行为古怪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很有可能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权威型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则更容易有助于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权威型家庭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民主型家庭具有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父母会以较为平等的姿态,用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在这两种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逐渐养成善于社交、乐于合作的性格品质,为他们在大学中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重要文本,它塑造了魏晋众多士人形象.对魏晋士人予以界定,总结其所展现的士人形象,对理解魏晋士人形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