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军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98-101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现象,导致教育竞争过度并诱发“应试教育”现象,使得教育竞争向更加无序和背离教育目的的方向发展。扭转“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用人制度的变革、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举措能配合抑制“应试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三、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实践的发展近几年很多人认真学习了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有关的教育法规,观念上有深化有提高,大家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是一个一般的现象问题。毛主席说:看问题要看事物的本质。有的人天真地认为,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最好办法是取消考试。这只是从现象上看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不是要不要考试这种做法的问题。“应试教育”这种现象,其根源在于教育思想。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的看法和回答。这两个问题是: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比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出现了必修课上看“应试教育”,活动课上看“素质教育”对内搞“应试教育”,对外搞素质教育等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5.
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单纯是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考试制度等教育现象的转变,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社会分层是应试教育的社会根源。“应试”现象是普遍的 ,而非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是社会资源 ,进而是教育资源竞争的问题。在看到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现实前提下 ,如何保证教育平等 ,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乃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应试”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应试”现象的消逝有待于教育的极大普及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一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现象愈演愈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问题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在某些地方和学校,甚至愈演愈烈。有人讲我国基础教育有几个奇怪的现象:一是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二是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转轨;三是学校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  相似文献   

9.
“唯分数”的教育评价体制是导致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死循环的原点,根治“应试教育”的毒瘤必须深入教育评价运行的“内循环”系统中去。从发生论角度看,教育评价的元模型是其三个环节——维度抽取、刻度度量与结果适用等铰链而成的一个闭路循环。当代中小学教育评价变异现象滋生于该模型的各个链环上,一味追求可测化、数量化、社会化是教育评价离心运转、逐步异化的内因。从变异机理上分析,中小学教育评价变异源自维度抽取中的顾此失彼、属性量化中的意义耗散与社会适用中的分数暴力。面向未来,中小学教育评价异化现象的修复路径是:倡导“三个兼顾”,让评价工作在回归评价对象的整体、本体与教育属性的过程中有效应对异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由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应试教育”反弹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还十分严重。怎样才能顶住这种不良倾向、防止这种现象反弹?我认为,从根本上就是要从改变教师开始,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全面素质教育实施提纲(试用稿)本刊摘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对以单纯应试、应赛并片面追求高分数及高升学率为主要指导思想,以死记硬背、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  相似文献   

12.
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的各种教育理念,从春秋时期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德才兼备”到现在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无不体现着教育目的的“素质”内涵。但“应试”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却充斥于历史,并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现实的存在”,“应试教育”也仍为一种令教育者头痛的现象存在着。教育者们痛定思痛:“应试教育”的根源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在哪里?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目的反映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是人们从事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  相似文献   

13.
批判“应试教育”应避免钟摆现象朱利霞目前,教育界、知识界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应试教育,而对素质教育推崇倍至,赞扬有加。的确,应试教育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果再不进行批判纠正,中国的教育将走进死胡同,吊死在高考“指...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教育领域中“死记硬背”等应试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各类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的升学及教学过程的各阶段考试等,都具有“应试”的色彩。成人学习中也存在着背诵和记忆的情况,甚至在某些类型、某些科目的考试中,也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但不能把这种情况一概说成是“应试教育”,它和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要求等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区别。“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但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又是对“应试教育”中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培养和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传统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6.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其结论是把中职教育当高中教育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应再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教育,而应是以升学为最终驱动力的富有竞争性的“应试教育”。持“着重就业论”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试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根本行不通。中职教育应该真正瞄准市场,坚定不移地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在“着重就业”上下功夫。持“同时兼…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斗争性的一面。但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改变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以人事制度、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举措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使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应试教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怎样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解决“面向”问题,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生长点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建国以来一直到“文革”以前,这个时期的教育原则上也是应试教育,“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应试教育”又成为教育的主体模式。可以说,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