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死就像一扇门,不是终点,而是奔向下一程的开始。"这是日本电影《入殓师》中的一句台词。如今很多人对死有着曲解,如果我们能像这句台词所传递的理念一样,以一种正确、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它,是不是能更乐观地面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2.
学校制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俗语至少隐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强调制度是死的,制度一旦制定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这种稳定性和规范性不能随意变  相似文献   

3.
<正>本次的话题看似轻松实则严肃,因为压力小怪兽一直都潜伏在生活的个个角落里时刻准备着伏击我们,要战胜它唯有好心态。面对问题能够轻松说出"这就不是个事儿",是一种赢家的态度。—个人最应该拥有的软实力是什么?到死都不曾消逝的幽默感和对于生活的美的追求。前几天和朋友聚会,—个朋友很感慨地这样说。就在这几日,中国影视界四大将孙羽、路学长、蓝为洁、袁牧女接连去世,他们生前有多部为人称道的代表作,许多同行都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4.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 ,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 ,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 ?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 ,是想告诉我 ,她曾遭遇过一次不幸 :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 ,死时还不到 4岁。没了孩子的维系 ,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 ,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 ,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 ,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 ,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 ,无人留意她的存在 ,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 ,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和红蓝黑水的…  相似文献   

5.
长街短梦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和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儿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信写得…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俗语至少隐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强调“制度是死的”,制度一旦制定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这种稳定性和规范性不能随意变更,是“比较死的”;另一层意思强调“人是活的”,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现实世界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人不可以在灵活多变的现实世界中,被极具稳定性的制度给“憋死”。然而,制度在什么情况下“会死”,  相似文献   

7.
在乡土传统的广阔基础上突兀的城市灯塔使人向往的同时又遭人斥责,这种矛盾的心态一直贯穿着整个20世纪中国文人的内心。在中国知识分子笔下,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奋斗方向,但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迷失,其深层心理还是源于乡村身份与城市文明的酵解后的人性期盼。  相似文献   

8.
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两种生存空间,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生存于这两种空间的主体,又有着各自的文化心态:乡村人的城市情结和城市人的乡土依恋。20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心态更主要的表现为乡土人的城市情结。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城市进军的过程,应该说是与城市文明遭遇冲突和尴尬,异化,边缘化的过程。传统的农耕文明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当下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在“民工”文学中表现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9.
菁灵寻呼台     
珍爱生命笑对人生菁灵姐姐:你好!我被一塌糊涂的成绩击得快要崩溃了,却仍要强装笑颜去面对老师、同学、朋友还有家人!有时候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也想过自杀,可终究没死成。对于我们,能到大城市去的唯一方法就只有好好学习了!可是正是这样,竞争就显得越加激烈,无形中我们的压力变得好大好大……刘志远学习是个苦得其所、乐在其中的事。问题主要出在你们现在学习压力太大,让人感到吃不消,于是心理上有厌倦感。其实大家都有压力,只是有的人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有的人却是一个消极的心态。积极者活得轻松愉快,消极者活得又苦又累。同样是得了爱滋…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决定着这个人的生存状态.良好的心态是内心和谐的标尺.要做到内心和谐,就应有越挫越奋的开阔胸怀、积极的心态、明智的思维方式和乐观向上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由于士人与政治间的密切关系,土人心态必然包括大量的政治内容。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期发生的一起文字狱,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它不仅在当时有重大影响,也为后人研究士人政治心态,特别是苏轼的政治心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人点。苏轼是士人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心态颇具典型性。乌台诗案构成苏轼政治心态演变的转折点。透过苏轼在诗案前、中、后的大量诗文,可以对苏轼政治心态及其变化有较全面的了解。苏轼的政治心态及其演变表明,在道、王夹缝中求生存的士人,其政治心态中存在着难以排解的紧张与焦虑。这是传统社会下,士人无法摆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一考生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内心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却是低俗的趣味。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死,一个冰冷的字眼,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触及的字眼,但是,每一个生命的伊始,亦是死的倒计时。就像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所说的那样:"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就是随时孕育着死。"死,对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言,都是确定不移的事情。当死亡不可逆转,我们该如何面对?虽然死亡确定不移,但我们将如何死去?带你去"找死",不是为了死,而是邀你一起,以一个坦然的心态、幽默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背后的真相。或许,对死亡的沉思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个新的远景,使生活中的琐碎和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更加微不足道,使我们能更好地迎接每一天。诚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已经写在人生的合同里,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该总是刻意想着它,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一个避免死亡随意性的机会,你,会接受吗?走吧,带你一起去"找死"!  相似文献   

14.
<正>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一考生叔本华说过:"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内心云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寞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却是低俗的趣味。要从画框中望这个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好。  相似文献   

15.
“看一个人是否是大师.先看他是怎么死的”,这个说法乍一看,似乎是一种调侃。死是每个个体的选择,充满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就凭一个死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吗?然而再仔细一揣摩,这里颇有意味。生与死,是人的两极。人来到这世上.最初是被动的.所以人们就希望对死能自我把握。那些天才、精英、大师等主动选择它.肯定是经过了严肃的思考的,那么这时的“死”也就是另一种生了。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     
角度之一:“活”与“死”的含义理解。诗人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先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画出徒有躯壳者,只是行尸走肉的可卑、可鄙的丑行: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是对虽死犹生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热情歌颂、接着摆出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里诗人无情鞭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正因为如此,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两种人的人生价值也大相径庭。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角度采用赏析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破题:“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接着提问,这些人怎么样?指名一学生朗诵诗的第一节。然后教师再次发问:为什么诗人说“活”着的“死”了,“死”了的还“活”着?针对“死”、“活”二字。引导学生赏析。  相似文献   

17.
长长爸爸的爸爸妈妈不在这座城市里,每到星期天,爸爸除了睡懒觉,也不到外面串门儿,空闲下来就想下下棋。可是,妈妈只会下象棋,而且是只臭棋篓子,下不了几步就被爸爸将死了。爸爸只好哄着长长学棋,好陪他玩。长长最先学会的是动物棋,然后  相似文献   

18.
战斗在抗“非典”前线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首先,我以一名红领巾的名义在此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连日来,在电视上报道的“非典”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震撼着我这颗稚嫩的心灵。我为那些患“非典”的人悲哀,更为那些因救治病人而被传染的白衣天使流泪。我平生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对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好像长大了许多。妈妈讲过,古代有个叫司马迁的人说过,人本来都会死,但死的意义却不同,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却比鸿毛还轻。在抗“非典”战役中牺牲的白衣战士的死,就比泰山还重!人民心中的纪…  相似文献   

19.
黄仲则以其憯恻苦吟与动情绮语吸引了无数追随者,但究其诗心层面上的根本原因,还是其"感旧情结"与"异客心态"在触发着诗人创作灵感一次次在困苦与泥淖中闪现,本文因此着重分析黄仲则的"感旧情结"与"异客心态"。"感旧情结"的产生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人去也,春何处"的苦闷,着重以其恋情词为突破口进行分析;其二是"春去也,人何处"的寂寥,着重以其亲情、交游类的感旧诗进行分析,兼论其自责心态的产生机制。对"异客心态"的分析则以促使诗人异客心态渐变的三个重要节点为例,剖析其产生因素。最终通过论述这两种心态的触发与时令、场景之关系,更深层次地剖析感旧情结与异客心态。  相似文献   

20.
那个一穷二白却有着梦想的青春,回不去了,可它真好。回想起我的青春岁月,毫无疑问,是卑微的,卑微到流言可以肆无忌惮地飞来中伤,而我,在这陌生的、荒无亲人的城市里,除了独自拭泪疗伤,别无他法,在那么多流完泪的第二天,当阳光莅临这座城市,我又像打不死的小强,昂扬着出门了。那时候很苦,但几乎没人见过我的眼泪。直到今天,我依然很少在人前流泪,哪怕面对最亲密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