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的本质在于“和而不同”,不同事物间的协和一体;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庸之道是取得事物间的平衡、均衡发展的途径。引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教育整体观、以礼育人观、人才差异观、中和教育观、以制立人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狂”范畴在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和”始终被视为最高准则,“狂”通常被当做一种异端的审美风格。作为对“中和”的突破和补充, “狂”在文学及思想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丰富了传统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3.
中和之美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和”的审美观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关学理念,更是哲学思维,并且这种传统的“中和”思想对人生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子》的治国思想以“中和”为纲要,其具体表现为追求和谐、提倡适度、注重公平。如果说和谐是《管子》治国的最高目的,那么适度与公平就是实现和谐的前提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和"即中和,"和谐"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最高境界。儒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研究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对于形成既思想统一、人心凝聚,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罗岚 《今日教育》2006,(6):47-48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美学理论,它始终追求的对象是对于人来说的最为和谐状态与“最高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辩证的和谐关系。而这也是许多思想家渴望的美学境界。从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美与善的相互结合、和谐统一。到老子所说的“音声相和”——音与声的美丑相互对立与协和,再到《乐记》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无不是“中和之美”思想精髓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儒家“中和”理念蕴含着追求宇宙万物平衡有序、普遍和谐的哲学智慧。儒家认为,为了走向身心发展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融相通须对人、对事“执两用中”、“叩两竭中”,同时还应谨守“和而不同”的准则。“中和”理念对于当今学校德育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追求具有独到的启迪作用,这些作用从“欲理并重”、“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方面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和谐”思想在儒家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儒家主张“和谐”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指出任何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坚持“和谐”能够增强组织的整体力量。面对现代社会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儒家“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饮食民俗既是历史传统中约定俗成的,也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得以重构而不断扬弃下沉淀生成的。纳西族饮食民俗按其内容可分为日常饮食、节庆宴席、娱乐休闲饮食等等三个类型,其风味食品以丽江粑粑、丽江黑凉粉、米灌肠为代表。纳西族饮食民俗特征主要有实用性、协调规范性、伦理审美性、发展变迁性。纳西族传统文化中强调 “和合”思想,其传统宗教———东巴教主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表现在饮食文化及思想上,也主张调和五味,兼容并包,这与中华文化的“中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它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从广义的角度看,“和谐世界”应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之所以要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是因为当今世界还远不够和谐;“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愿望的反映;也是为创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外部条件之必需。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是把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推向世界,必将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思想在继承中的发展和创新;高举“和谐世界”旗帜回应了“中国威胁论”,表明了中国负起自己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1.
课程研发既是现代科技发展及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也是革除传统课程弊端的需要。课程研发的本质是课程的创新和创造,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可以通过"革新法"和"倒推法"两种形式组织实施。课程研发工作是高等学校质量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坚持全员参与、学生参与、社会参与、专家主持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的提法内涵丰富,厘清其内涵,澄清相关认知误区,有利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高语文课程的实施质量。第一,“传统”强调文化贯通古今的特征,“古代”则是时间维度的分类结果,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有可能造成育人目标的偏颇并使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受到局限。第二,“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文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第三,“进语文课程”兼具增量、提质两种意思,当务之急是找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重要交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考相关命题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综合化的现实要求出发 ,讨论了综合课程和课程整合等核心概念 ,指出综合课程是课程组织形式发展的基本方向 ,而课程整合是达至综合课程的基本途径。作者主张在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而不宜以静态预设和被动执行方式去开发。文章最后用几个动态生成的课程单元开发实例来印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折射出全球化大背景下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从关注人的主体性出发,强调主主关系,彰显主体间达成"互识"、"共识"的价值所在,实质上构想了人文关怀下教育的理想状态。选择主体间性教育范式实现新课标的价值目标,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且为教育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精简课程设置,调整课时安排,增设校本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等,使学校的课时安排由固定变灵活,课程结构由单一变多元,教学内容由狭窄变丰富,教学手段由传统变现代化,课堂状态由被动变主动。  相似文献   

16.
课程目标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目标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课程目标内容层次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科类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三个层次,课程目标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制定基本上由专家来完成。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制度化的具体要求,除了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之外,它对课程编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平的课程在于能使潜能各异的学生选择适宜的课程以充分发展自己。根据我国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公平性在课程中有着其具体形象。高中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公平性,却也有着“效率原则”的痕迹。要实现此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教育民主的理想,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课程评价理论是价值中立取向的,视课程评价为事实判断活动,将人与物等量齐观,这造成了课程评价实践中的许多弊端。课程评价改革应该从对人的价值重新认识出发,不但要评价人的工具价值,更要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和交往价值。只有这样,课程评价才能促进被评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体现着一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课程价值取向。要构建符合时代精神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新型的、开放的大课程观。新时代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的转向.是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思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年的教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清末大学课程设置。文章主要是分析“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近代(主要是指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清朝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大学课程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