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的造境艺术与写人艺术是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小说文本的意境创造,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策略,而人物性格的显示又是作者造意境的有力支撑。这体现了古典小说环境描写的美学特征。同时,诗赋渗入小说作为主人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亦使小说文本有了一种诗的意境,使小说人物洋溢着诗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2.
许多中国现代作家往往以西方小说理念,对中国古典小说采取简单的批判和否定态度,林语堂则多有肯定、赞赏甚至迷醉,并直言他所受的中国古典小说的深刻影响。林语堂在神秘主义、悲剧的喜剧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艺术上,都与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直接的因缘。当然,除了《红楼梦》,林语堂对其他中国古典小说尚缺乏深入研究,即使对于《红楼梦》也有模仿过重和创新意识较弱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小说叙事艺术重视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精神,即在塑造人物时强调形神兼备,写形传神。而使作品中的人物通向“传神”的彼岸的重要桥梁是白描。它是贯穿于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表现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在结构艺术上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其结构艺术呈现出以事件为中心结构全篇的态势,形成了以顺叙为主的封闲性系统。西方传统小说受神话与史诗的影响,以人物为中心结构全篇,形成开放式格局。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又使中国古典小说在结局的处理上,多以喜剧来结束全篇。而西方传统小说却多是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5.
德育工作中的心理艺术,就是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德育工作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达到使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它的关键是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它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怎样去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相似文献   

7.
如何设置情节,是小说叙事艺术中的一个关键,中国古典小说情节设置上的最重要特点决定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的传奇性,这是传统美学在小说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因而,古典小说重视情节的魅力,在小说发展成熟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追求情节曲折多变,回旋跌宕;故事平中见奇,出奇制胜的特点,从而达到了让故事“好看杀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就达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不仅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魔幻小说、历史演义以及世情小说,而且还涌现出大量经典的民俗小说、英雄演义,譬如《说岳全传》、《醉醒石》等.这些作品为了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按照需要的不同而大量使用民俗语言,十分注重民俗事象的运用,不管是在丰富人物形象还是渲染善恶因果方面都十分具有震慑力.特别是语言民俗巧妙运用,使得小说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完美体现,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烘托、让小说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以及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上.结合中国相关古典小说,本文主要围绕作品中语言的民俗化运用这一话题展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其中有“史”的因素,自是文化传承与变革规律之所在。然而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尤其是文化政策,在中国传统文学诸文体中,小说被视为末流,封建统治者的文化高压政策更是无情地虐杀了文人创作的心理动因与可能性。此外,中国传统的恋“史”审美心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艳春 《天中学刊》2003,18(3):72-74
佛教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深远。佛教典籍在文体形式、叙事模式、审美情趣等三个方面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正是这些相似性为佛教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人艺术,重视通过人物的声音活画出"这一个"精神和灵魂,还喜欢在人物的行动中展示其性格特点,体现出作者刻画人物时注重以声传神、以行传神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文学表现对象从官绅降至平民是社会的进步,小说从叙述情节、表现人物到注意人物内心世界,刻划人物心理,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艺术处理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空白”潜蕴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结果期待意识作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审美心理,它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及大量名续书的出现,都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它还对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章回体形式、宋元话本结构形式、叙述方式及视角、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古典小说不同,中国古典小说从追求情味出发,多采用自然呈现的叙事方式,以共时性的空间场面状态展开,这样就消解了情节之间的因果链,本呈“碎片”式,“碎片”之间千丝万缕的网状联结与超故事情节结构的运用,又将“碎片”整合为一个整体,呈现故事的结构在消解与整合之中,甚至结构自身,都有一种浓厚的情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小说在描写手法具有其独特模式化特点。其描写形态的形式化、描写形象的类型化和虚拟化、人物塑造的间接性和史传性,限制了中国古典小说成为真正意义的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所以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外,那就是在情节的编织上别具匠心、独出机杼,显得新奇有趣,故而引人入胜。其奇之法是:采用“空中落雁”法以显奇特;采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法以显奇特;运用重复手法以显奇特;运用“移花接木”法以显奇特。  相似文献   

17.
学表现对象从官绅降至平民是社会的进步,小说从叙述情节,表现人物到注意人物内心世界,刻划人物心理,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艺术处理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空白”潜蕴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抒情诗的国度,闻一多先生说:“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诗歌在2000多年的学史上一直占据正宗地位。就是在宋以后,出现了戏剧和小说,其成就和地位仍然不能与诗歌相比。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对小说艺术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他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方面 ,杰出的心理描写是他征服欧洲 ,震惊世界的法宝。本文试从《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来领略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精华——“心灵的辩证法”。笔者认为 ,托尔斯泰这位心理描写大师用他那支魔笔直达人物意识的底层。大处 ,人物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小处 ,在特定场合心曲稳秘、微小的波动 ,都被托尔斯泰一一描绘得清晰可辨 ,读来令人有洞若观火之感。托尔斯泰用“心灵的辩证法”环环相扣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合情合理地展现了安娜彷徨迟疑 ,在矛盾中追求 ,继而在绝望中死亡的完整的心理历程 ,这是安娜形象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艺术批评的审美心理结构李满创作与欣赏活动各需不同的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基础和前提。艺术批评是性质上不同于创作和欣赏活动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它须有自身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基础和前提。艺术批评的审美心理结构亦由元素系统、能力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批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