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考复习指导时,应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他们才能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对计算型选择题能找出速解、巧解之法。   〔例一〕 (1998年高考试题第 23题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气体 R和 5L气体 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气 )+ 5Q(气 ) 4X(气 )+ nY(气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87. 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 n值是   (A)2 (B)3 (C)4 (D)5  〔解析〕 反应达平衡后,密闭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压强比原来减小 12. 5%,可知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相似文献   

2.
一、半定量分析法。 所谓半定量分析法是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一种解题方法。下面通过例题具体说明。 例: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_((汽))和2升Y_((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_((气))+3Y_((气))(?)zQ_((气))+nRc_((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________。 A.3 B.4 C.5 D.6 解析:据题意,反应是在一个恒温定容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的,但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却比平衡前增大,这就说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反应前增加了,即在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述关系:z+n>4+3,即n>5。从题目所给出的选项来看,只有n=6才能满足所需条件。  相似文献   

3.
会考后的高考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思维素质(品质)的考查。1998年高考化学试题更突出了这一点。现选析几例如下。一、思维敏捷性的考查1998年高考23题: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  相似文献   

4.
勒夏特列原理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问题的依据 ,但有些化学平衡题在改变外界条件后 ,很难直接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其移动方向。若变通一下思维的角度 ,巧妙地利用一些假设 ,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进行判断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 1 某一温度下 ,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可逆反应A( g) +3B(g) 2C( g)  达到平衡 ,测得平衡时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 =2∶2∶1。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以 2∶2∶1的体积比向此容器中再充入A、B、C气体 ,则 (   )。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平衡不移动C .C的体积分数增大 …  相似文献   

5.
罗功举 《考试》2003,(10):41-42
类型一已知反应前后气体密度的关系,进行计算。①已知反应前后气体的密度之比,确定可逆反应的计量系数。例1(2002年广东)lmolX 气体和 amol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气)+aY(气)≒bZ(气),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X 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高考物理第 18题注重基础 ,紧扣课本 ,联系实际 ,呈现跨学科知识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 ,对今后的物理教学和复习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题目 现有m =0 .90kg的硝酸甘油(C3H5(NO3) 3)被密封于体积V0 =4.0 ×10 - 3m3的容器中 ,在某一时刻被引爆 ,瞬间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反应的产物全是氮、氧……等气体。假设 :反应中每消耗 1kg硝酸甘油释放能量U =6.0 0× 10 6 J/kg ;反应产生的全部混合气体温度升高 1K所需能量Q =1.0 0× 10 3J/k ;这些混合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T =C(恒量 ) ,其中…  相似文献   

7.
高中教材《化学平衡》一节中有这样两段不一致的文字表述:“在500℃、压强为1.01×10~5帕斯卡时,如果把2体积的SO_2和1体积的O_2的混和物,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里,结果能得到含91%(体积组成)SO_3的混和气体。这时候,容器里的反应物SO_2、O_2和生成的SO_3在混和物中的浓度就不再变化”。“如果不是从SO_2和O_2的混和物开始反应,而是使纯净的SO_3,在同样的温度(500℃)、压强(1.01×10~5帕斯卡)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起反应,SO_3分解为SO_2和O_2,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和气体仍然含有91%(体积)的SO_3。”  相似文献   

8.
陈育德 《高中生》2008,(20):33-34
一、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N_A)的概念1.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气体摩尔体积同样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相似文献   

9.
所谓爆鸣气的爆鸣,是指由一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如Cl2)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经点燃或光照后迅速发生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气体冲出容器,振动空气而爆鸣.但爆鸣气与助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道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Cl_2(气) 2H_2O(气)(?)4HCl(气) O_2(气)达成平衡后,下列操作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1)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2)容器体积及其它条件不变,加入惰性气体。有许多中学生对此题是这样解答的:由于减小容器体积或加入惰性气体都能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因此二者都能使平衡向左移动。对问题(1)答平衡左移是对的,但对问题(2)答平衡左移就不对。一下面分析一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找出这一错误的原因。反应mA(气) nB(气)(?)PC(气) qD(气)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平衡,设此时各组分的浓度分别为:[A]=a(M),[B]=b(M),[C]=c(M),[D]=d(M),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p·d~q/a~m·b~n若通过改变容器的体积来改变体系的总压强,则当体积变为原来的1/X倍时,总压强就变为原来的X倍,各组分的浓度也变为原来的X倍,即  相似文献   

11.
题目1:200℃及常压下,将一定量的H2S和O2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度,压强减少25%。求原混合气体中H2S和O2的体积比。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认为,对于气相可逆反应,若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右移动,其结果必然是生成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减小。这种由惯性思维得出的结论果真如此吗?下面以工业上合成氨为例进行剖析。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为:N_2(g) 3H_2(g)2NH_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恒容降低温度,则平衡向右移动,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课改教材高二化学 (Ⅱ )、2 0 0 0年印刷本 (97年 12月第一版 )P .2 80第四题内容如下 :在 10 0mL 1.0 0mol/L盐酸中加入 10 .0mL 2 .0 0mol/LAgNO3 溶液 ,充分反应后洗涤 ,滤液跟足量Mg反应。理论上计算 :(1)得到的AgCl质量是多少 ?(2 )放出的H2 的体积是多少 ?(在标准状况下 )(原答案 :2 .87g ,0 .896L)笔者认为 ,本题第 2问的答案欠妥。具体分析如下 :解析 :据题给条件 ,n(HCl) =0 .10 0mol,n(AgNO3) =0 .0 2 0 0molAgNO3 +HCl =AgCl↓ + HNO31mol 1mol 1mol 1…  相似文献   

14.
[例题]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2NH3(气)+CO2(气)BC(固)+H2O(气)CO()+H2(气)达平衡状态后,若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将如何变化?对此,许多参考书是做如下分析的:可将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各看作一种气体,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后两气体所占的比例变化而判断:如果分子量大的气体所占的比例增大,则平均分子量增大,反之,则减小.用此规律来讨论A、B这两个化学平衡使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A:反应前的气体物是NH3、C()。,且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见中P尘…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讲了"化学平衡移动"复习课后,布置这样一道题:在一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以0.6 mol A、0.3 mol B和1.4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平衡后若缩小容器的体积,C的浓度c(C)、C的体积分数w%、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正反应速率(v正)随压强(p)的变化,一定符合的是:  相似文献   

16.
查理定律是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情况下 ,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表述为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每升高 (或降低 ) 1℃ ,增加 (或减小 )的压强等于它在 0℃时压强的 1 / 2 73.其物理意义非常清楚 ,但要使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却是在剖析和讨论中完成的 .一、公式的原型用 p0 表示 0℃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 ,当温度变化 Δt(℃ )时 ,气体 (体积不变 )的压强的变化量为Δp,查理定律的表达式为Δp=Δt2 73p0 . 1从上式中不能直接知道某状态的压强 ,只能直接知道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压强的变化随温度的…  相似文献   

17.
1 搭桥过渡当题给信息与问题之间存在较大的思维跨度而使思维难以通联时 ,可设定理想而又简单的“思维模型” ,在问题与信息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使思维 (解题 )得以畅通 ,进入“柳暗花明”的解题境界。例 1:(MCE 2 0 0 0 .13)在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aA(气 )bB(气 )达到平衡后 ,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 ,B的浓度是原来的 60 % ,则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 .a >b分析 :解题的关键 ,在于如何依据题给信息 ,判定出平衡移动的方向 ,但“容器体积增…  相似文献   

18.
题型示例一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例 1】 某温度下 ,某气态烃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7L ,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混合物通过浓硫酸 ,气体体积减少至 4L(温度不变 ) ,则该烃不可能是A .甲烷 B .乙烯 C .丙炔 D .1 ,3 -丁二烯解析 :气态烃充分燃烧与燃烧后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 ,都将造成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气态烃(CxHy)充分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如下 :CxHy+ (x+ y4)O2 xCO2 + y2 H2 O  △V  1x + y4x y4+ 1   (说明 :水已被浓硫酸吸收 )以反应过程的体积变化作为计算依据 ,∵剩余的气体中可能有过量的氧气∴建立的方程…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高中物理教材对此进行了讨论。人们很早就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压强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体积变大时压强就会减小,但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直到300多年前才被发现。1661年6月18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玻意耳(Robert Boyle1627-1691)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空气是可以压缩的,并且指出这种可压缩的空气体积与加在气  相似文献   

20.
试题:NH_3和Cl_2可迅速进行下列反应: 2NH_3 3Cl_2=N_2 6HCl 下图为反应后气体总体积(V升)随原混合气体中Cl_2的体积百分含量(x%)而变化的坐标图。试计算: (1)当反应结束如处于A、n两点时,原混合气体中Cl_2的体积百分含量各是多少? (2)当反应结束如处于A、B两点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