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红斌 《语文天地》2010,(11):21-2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见。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达到“意境深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玉红 《现代语文》2014,(2):149-150
意境是文章所描绘的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大凡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停留在对物象的表面描写上,不是摄影似的机械摹仿,而是要透过物象的表面,挖掘其深沉的内涵,使情理相随,人、物、事妙合无垠,以创造浑圆和谐的优美意境。这一点也正是写好作文所要求的。那么如何才能取得作文的深远意境呢?  相似文献   

3.
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给意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他认为,诗、赋、词、曲、小说、散、炳骈等各种学意境。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谢灵运和柳宗元在山水诗创作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着重论述两位诗人山水诗中意境的区别,并分析其产生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5.
陆建平 《现代语文》2005,(11):42-43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反复揣摩、体味,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意境的关键。一、把握意象的“小”和“大”分析诗歌切忌空泛,要抓住其中“小”的典型细节,体会整体的形象和感情,即“大”的意义。例如:杜甫《北征》诗中,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运用这个细节来表现杜甫家人艰难的生活,就很有力。破衣服补上这块颠三倒四的绸子补丁,说明其家人穷得连一块合适的补丁也没有,在“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  相似文献   

6.
陆星 《语文天地》2009,(6):31-32
我们都知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高明的诗人总是能透过或短或长的文字传递无比丰富的内在信息。要知道这些信息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那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意境。意境其实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即“物我两忘”。苏轼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7.
阅读佳作美文或名家经典时,我们常常会深受感染或感动,这是因为作者在文中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渗透一份浓厚的情感,赋予文章很强的感染力。美学家朱光潜说:"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写出感人至深的佳作呢?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中国古典艺术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土生土长的老庄哲学和外来文化中国化了的禅宗思想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意境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与契合交融的关系,显示出主客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和谐、圆融.  相似文献   

9.
【鉴赏指导】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争奇斗艳的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总之,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二、意境的常见类型举例  相似文献   

10.
吕永海 《高中生》2011,(36):14-15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常常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意象或意境,有些考生往往容易将两者混淆,造成失误。那么,考生该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呢?  相似文献   

11.
张金华 《高中生》2009,(12):34-35
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有一个意境是否深远的问题。追求意境的深远,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考生的目标。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一步步地接近这个目标或达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缸中的大脑又作缸中之脑(Braininavat),它是知识论中的一个著名思想实验,颇有些来历,也发人深省。20世纪30年代,14岁詹妮的颅骨被掀开,医生正在尝试通过试验性手术,治疗她的  相似文献   

13.
邵林勇 《现代语文》2007,(9):121-121,120
我国古代诗歌气象恢弘,姿态横生,蕴藉隽永,余味无穷,其名句更是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名句也离不了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如果说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则是构成这座建筑的一些砖石。构成意象的单位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但最基本的是“点”。现就古代诗歌名句中的“点”化艺术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意境的感知(即灵感捕捉)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客观的人、事、景,主观的情、意、理皆是灵感的来源。没有感悟就没有诗,要使感悟转为诗,还须进行开拓和升华,才能使之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15.
章探讨了散意境的本质内涵及其与诗歌意境的区别。同时提出了创构散意境的三条途径:抓住动情之物是意境创构的根本;突出寓意之点是意境创构的核心;展开想象之翼是意境创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散文通过细致逼真、新颖别致的物象审美把握,熔铸主体精神和性情于其中,很好地处理了虚与实、形与神、象与理的关系。同时贾平凹散文心悟物象构建审美意境具有三种形式:情随境生、移情入境、体贴物情,物我为一。  相似文献   

17.
《西厢记》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长亭送别又是该剧的精典一折。其语言除生动活泼口语化外,多具有诗词般的绮丽华美,有十余处融合化用宋词的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18.
借景抒情是写景类文章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绚丽多姿。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枝一叶.时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古人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把景物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意境的创设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故而,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适时地巧设一些意境。巧设意境的方法有多种,现介绍最简单的几种: 一、利用投影仪巧设意境 投影仪的运用可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图案鲜明,故而更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尤其是抽拉式胶片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变难为易,变静为动。比如在上二年级语文《刻舟求剑》一课时,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0.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